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16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复习
2016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课复习参考资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与实践意义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事物中的各种矛盾和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是不平衡的。这实际上也是矛盾特殊性的一种表现。事物中各种矛盾发展不平衡是指在复杂事物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矛盾,其余矛盾则为次要矛盾,或叫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决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发展起主要作用;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也产生作用,不可忽视。另外,矛盾的主次地位不是僵死固定的,条件的变化也会促使主次矛盾之间的转化。事物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在每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中,有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所起作用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同样,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相互转化。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的实践意义在于:第一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分清主次,要集中主要力量去解决主要矛盾,切忌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第二我们在工作中要坚持“两点论”,既坚持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又要坚持“重点论”,即要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既要坚持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又要在矛盾分析中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点;反对均衡论和折衷主义。第三我们要学会弹钢琴,即在工作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同时,要注意次要矛盾的解决和矛盾次要方面情况的发展,要特别注意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2、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因就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外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外部条件,亦即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矛盾。内因和外因对事物的发展都起作用,但它们作用的性质、地位是不一样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源泉。它不仅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而且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外因不过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它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是说外因不能直接地决定事物的发展,它只能通过加强或削弱事物内部矛盾一方的力量,转化为事物的内部因素,才能对事物的变化起作用。外因作用的性质有二重性:或是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或是延缓、阻碍事物的发展。内因和外因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内因和外因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第一,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事物自己运动的观点,即着眼于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反对形而上学的外因论。第二,在注重内因的同时,又要注意充分利用外部一切有利因素。具体到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来说,就是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又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3、辩证否定的原理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则把否定看作是由外力所引起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方面的对立和斗争,斗争的结果,否定方面逐渐强大,最终取得了支配地位,这就是事物的否定。所以,否定的实质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是“自我否定”。而形而上学把否定看作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歪曲了否定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一,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是说任何新事物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是从特定的旧事物发展而来的,作为对旧事物否定而出现的新事物,在其对旧事物否定的同时就肯定和保留了旧事物中的某些积极成果。新事物正是在这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而反映了某新事物与特定旧事物之间的联系。其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说任何事物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必须经历一个否定的过程方能实现,不否定旧事物,新事物就不能产生。任何事物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从前的存在形式。形而上学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是不承认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这与它不了解事物的联系是矛盾的联系,不懂得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分不开的。因此,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在表现形式上一定是“扬弃”。所谓“扬弃”是指新事物在克服旧事物的同时,又保留、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成分。新事物对旧事物这种既有克服又有保留,既变革、批判又吸收和继承的关系,就是“扬弃”。形而上学不能把克服和保留、批判和继承统一起来,认为二者是不相容的,否定就是事物绝对的不存在,完全被抛弃。辩证的否定观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因为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即一切事物在其产生之时即已孕育了否定自己的因素,所以,在实践中,辩证法要求,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就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因此,新事物战胜和取代旧事物,是不可抗拒的规律。第二,既然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明确任何新事物并非突然而至,它总是与某一特定的旧事物相关联,一定是该特定旧事物的一次质变。因为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所以,在作第一个否定时,必须使得第二个否定可能发生或将有可能发生。第三,对事物要采取一分为二的分析态度,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都是不可取的。例如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即既要克服、批判糟粕,又要保留、继承精华。因此,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完全否定、抱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或者全盘肯定、抱兼收并蓄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4、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原理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必然的联系。本质同规律、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事物的本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现特征,是事物的本质在外部的表现。现象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事物本质直接的、正面的表现;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颠倒地表现本质的现象。真象和假象都是客观的,都是属于本质的,是本质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假象会引起人的错觉,但假象并非就是错觉,后者是主观认识上发生的错误,是属主观的东西。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它们之间的对立表现在:第一,现象表露于事物之外,可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本质则存在于事物内部,不能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只能借助于抽象的思维方能把握。第二,现象是丰富的、生动的、易变的;本质则是深层的、单纯的、相对稳定的。第三,现象属于事物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方面;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的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则表现在:第一,它们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第二,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总之,现象和本质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本质与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由于现象与本质的对立和不同,即不能把现象当作事物的本质,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本质和现象存在着同一性,即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一切科学研究,就在于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分析而达到事物本质的认识。因此,我们在实践中,不仅要善于通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尤其要善于识破假象,不为假象所迷惑。在特定条件下,又要善于利用假象,以迷惑敌人。5、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必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它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出现的趋势。偶然性不是没有原因的,它是由事物非根本的矛盾和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所决定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对立表现在:第一,二者产生的根据不同。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根本矛盾所决定的;偶然性则是由事物非根本的、次要的矛盾和外部条件所决定的。第二,二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与规律一样,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方向起决定作用,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的地位。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只能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在事物发展中只处于从属的地位。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它具体表现在:第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来表现和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也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偶然性受必然性的制约,在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第二,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过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第一,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要努力掌握事物的必然性,这样就可以获得主动和自由,减少盲目性。第二,由于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偶然性的研究,善于通过偶然性去揭示、把握必然性。第三,在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片面性:一是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和作用,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只能是必然的,都是预先完全精确地规定了的。这是机械决定论在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上的表现,它将导致宿命论,它的根本错误在于把偶然性与无原因等同起来。另一种是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的存在和作用,认为没有一种现象和事物是确定的,它们都是偶然的,不可捉摸的。这种观点会导致非决定论。非决定论否认事物发展中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是现代西方很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中有些代表人物公开用这种理论攻击马克思主义哲学,鼓吹社会历史发展纯粹是偶然的,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这是根本错误的。6、认识运动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获得。这是因为:第一,认识必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一是受客观所能提供的认识手段的限制;二是受客观对象(尤其是它的本质)有个表现和发展过程的限制。第二,认识必然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一是受认识主体(人)的肉体和精神状况的制约;二是受认识主体的能力和主观努力程度的影响。正是由于上述两个原因,决定了认识发展的规律只能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认识每循环一次就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或深一层的地步。客观世界是无限的,人的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整个人类的认识过程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每一认识主体及其所能获得的认识是有限的,但整个人类及其所或能获得的认识实际上是无限的;每一认识主体就其对客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的认识的可能而言是有限的,但整个人类的认识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都是无限的。所以,认识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认识的无限就存在于一个一个有限的、具体的认识之中,并通过有限的、具体的认识去实现认识的无限,但不是完全、最终、绝对的实现。7、真理的客观性原理真理是同客观对象相一致的认识。这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既包括对事物的现象也包括对事物本质的正确的反映。真理是客观的,即真理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第一,认识的对象只能是、也必然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第二,认识的内容只能是、也必然是来自客观的物质世界。第三,真理只能是、必然是认识和客观对象的一致。正是基于以上三点,才保证了作为主体对客体正确反映的真理具有客观性,即包含不依赖于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也就是说,真理的客观性是指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又与客观世界相一致。但是,不能把客观真理等同于客观世界或客观事物本身,因为既然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那末它就不能脱离反映主体。客观真理强调的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并不排除真理有其主观形式,真理应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一致。唯心主义真理论的根本错误在于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主观唯心主义断言真理只存在自我心中,只有通过自我反省,才能认识真理,把真理完全看作是主观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有两种主要的表现:第一,认为真理纯粹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真理就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凡社会普遍承认的就是真理。这是完全错误的,其要害在于抹煞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终究会被社会普遍承认,但社会普遍承认的未必就是真理。例如宗教就曾在某些时候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但它并非真理。第二,现代西方社会普遍流行、在我国亦深有影响的实用主义哲学的真理观,其最主要、最基本的命题是“有用即真理”
本文标题:2016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68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