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4年初一历史下册13--23同步复习题答案
六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纲(13——23课)13课-16课:一、列举问答:1、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p72-743条)①北宋时,毕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②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③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2、明朝前期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太祖的措施P90-914条、明成祖的措施P933条)①在地方,废除行省,设立三司。②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③设立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④科举采用八股取士。⑤迁都北京。⑥削藩。⑦增设东厂。二、填空题:第13课1.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是宋元时期。(1)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5世纪欧洲才出现,比中国晚400年。(2)指南针:世界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制成的“司南”;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由阿拉伯人人传到了欧洲。(3)火药:记载火药配方的书藉出现在唐朝中期时期,唐朝末年时期火药开始用于战争,宋元时期火药广泛用于战争。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是:印刷术、指南针。第14课1、史学:北宋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体例)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2、宋词:词是一种新体诗歌,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杰出的代表人物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宋词中豪放派的开创者是苏轼,代表作品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南宋的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___李清照___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3、元曲:元曲是由杂剧和元曲组成。元朝时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4、绘画:宋朝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是两宋绘画的一大特色,杰出的代表是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元代著名的画家是赵孟頫,当时人称他的画属于“神品”。5、书法:宋元书法盛行行书。宋朝著名的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称“宋四家”,元朝赵孟頫的书法劲秀雄健。既是元代的画家又是书法家的是赵孟頫;既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又是著名的书法家的是苏轼第16课1、元的灭亡:时间:1368年。原因是政治腐败。明朝的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京师,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2、明朝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的答卷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目的是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迁到北京。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是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其中。明太祖设立了三司,明成祖设立了东厂。三、选择:1、要了解唐朝和五代的历史,需查阅: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后汉书》2、“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其中在北宋时候发明或制成的是()A造纸术和火药B指南针和造纸术C指南针和火药D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3、明朝的地方行政机构是:A中书省B行中书省C三司D六部4、下列哪一项不利于君权的加强:A废除丞相B设立东厂C分封藩王D迁都北京5、明朝加强封建专制的措施中,最据特色的是:A废行省,设三司B废除丞相,权分六部C设殿阁大学士D设厂卫特务机构6、作为开国皇帝,与朱元璋一样通过农民起义而当上皇帝是:A汉高祖刘邦B隋文帝C宋太祖D唐高祖7、明朝对科举考试做出许多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完善科举考试B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C选拔所需的合格人才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17——19课:一、列举问答: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在位皇帝、起止时间、概况(次数、出发地、最远到达的地区)、成功的根本原因、意义2条。P95-97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在位皇帝:明成祖起止时间:1405年—1433年次数:7次出发地:刘家港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成功的根本原因:国力强盛意义:①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②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2、列举努尔哈赤的贡献3条①统一了女真各部。②建立后金。③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皇太极的贡献3条。(p101_102)①重视发展生产,改革内政,并注意选拔人才。②改女真族为满洲。③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3、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措施(P102-103,3条)①雍正帝设立军机处。②乾隆帝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③大兴文字狱。4、文字狱的危害。P103①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②禁锢了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5、《尼布楚条约》签订的目的、时间、地点、签订双方、地位、意义?(P108)目的: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时间:1689年地点:尼布楚签订双方:中俄地位:第一个边界条约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二、填空题:第17课1、郑和下西洋:1405年到1433年,明成祖_派郑和先后七下西洋,出发点是刘家港,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其下西洋的目的是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郑和成功远航的根本原因是:国力强盛。2、戚继光抗倭:明朝中后期,民族英雄戚继光组织抗倭队伍,人称“戚家军”,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封侯非我意,但愿平海波”中的“我”指的是:__戚继光____。3、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_澳门___的居住权。第18课1、明朝灭亡: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推翻明朝。2、女真的兴起:女真明朝前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其杰出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迁都沈阳改称盛京;在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满洲是从女珍族发展而来的,皇太极在位时,改名为满洲。3、清朝君权的加强:雍正帝时设立的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从此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同时随着它的设立,清初掌握军政大权的权力机关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被废除。明朝和清朝都加强思想控制,明朝的措施是八股取士;清朝则大兴文字狱,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为严重。第19课1、收复台湾: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并在台湾城和赤嵌楼建立据点,侵略头目是揆一。台湾于1662年被台湾收复。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作用:加强了祖国与内地之间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_。2、抗击沙俄: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建立据点。侵略头目是托尔布津。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战役,之后中俄于1689年签订了第一个平等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三、选择:1、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明朝前期,我国国力强盛B郑和从小吃苦耐劳C我国的造船业发达D明成祖的支持2、“封侯非我意,但愿平海波”中的“我”指的是:A郑和B岳飞C戚继光D文天祥3、下列不属于皇太极的功绩的是:A改女真为满族B1636年在盛京称帝C改国号为清D统一女真各部4、清代的文字狱与下列哪一项最为相似: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八股取士D科举制度5、下列人物,可以被称为民族英雄的是:①岳飞②文天祥③戚继光④郑成功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6、根据《尼布楚条约》,下列哪一地区不是我国的领土:A黑龙江流域B外兴安岭以北C乌苏里江流域D库页岛20——22课:一、列举问答:1、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措施?对内:3条;对外:2条P111——114或P110纸条对内:①顺治帝册封达赖;康熙帝册封班禅;1727年设驻藏大臣。②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③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对外:④1684年,设台湾府,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巩固东南海防。⑤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遏制沙俄对东北的侵略。2、清朝前期的疆域。(p114)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3、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P120)原因:①清朝推行“重本抑末”政策。②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③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①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②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4、明清科技成就?(P123-1254条)①明成祖时,修建了北京城。②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③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④宋应星写了《天工开物》。二、填空题:第20课1、西藏: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顺治帝正式册封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并修建西黄寺供他居住。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2、清朝时新疆天山以南的维吾尔族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一地区被称为“回部”。乾隆帝(皇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3、乾隆帝时,渥巴锡率领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这个部落属于蒙古族的一支,明朝末年西迁,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第21课1、经济:(1)明代从南美洲引进的高产作物是玉米和甘薯,此外还引进了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农作物。(2)棉纺织业在明代已经从南方推向北方,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苏州,南京的丝织业后来居上。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3)明清时期,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4)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明朝中期(时间)。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它的典型特征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到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2、清朝时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是闭关锁国,这种政策推行了近200年,最初清政府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后来下令只开放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第22课1、明成祖时候,修建了北京城,城中心的紫禁城是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在今天被称为故宫。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蜿蜒六千多公里。2、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30多个生产部门,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三、选择:1、班禅在西藏宗教和政治上的地位得到中央政府的正式确认,是在下列哪个皇帝在位时期?A皇太极B顺治帝C康熙帝D乾隆帝2、18世纪发动叛乱的大小和卓兄弟属于:A回族B维吾尔族C藏族D满族3、下列不是乾隆在位期间发生的是:A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B设置伊犁将军C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众D设驻藏大臣4、清朝初年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作用是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B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C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D使中国未能适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5、明清文化最鲜明的时代特点是:A辉煌B总结性C繁盛一时D灿烂23课、单元拓展(一)(二)(三):一、列举问答:1、明清时期四大古典小说名称、作者、生活年代、地位。(p129-130)①元末明初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②元末明初施耐庵写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③明朝中期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④清朝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二、填空题:第23课1、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1)我
本文标题:2014年初一历史下册13--23同步复习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80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