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4年山东高考文科综合政治备考及教学建议
12014年山东高考文科综合政治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高三复习的任务和复习的流程并不陌生,但常有几个困惑的问题:1.如何研究课标、考纲和高考题,定准复习的方向?(导向性)2.如何处理好课本、教辅资料和导学案的关系?(实用性)3.课堂如何分配学生背诵和老师讲解的时间?(高效性)4.如何筛选定准高频考点,用好热点材料?(针对性)要想以上问题能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必须树立“科学备考”的核心理念,定好复习的位,做好高效的事。复习的实质说白了就是得分训练,得高分才是硬道理,一切工作必须紧扣这个主题,非分勿扰!因此,备考必须明确三件事:考什么?(主干知识)怎么考?(高考真题)怎么教?(讲透记准用活)一、明确复习目标(考什么?)熟悉课标、考纲要求,筛选出高频考点。只有明确课标和考纲的要求,定准高频考点,才能有效避免无用功,复习一定要目标明确。集体备课要研透至少近5年的山东卷,参看全国卷和各省卷,筛选出高频考点。比如,经济生活中的“宏观调控的手段”(2013年山东卷18、全国卷12、北京卷38、天津卷36、上海卷33、广东卷36、、、、、、)这样的就是高频考点,如何筛选高频考点?小窍门:可以用Excel表格,按照山东高考的年份和模块筛选出高频考点。复习建议:一轮复习要深入研究课标、考纲和考试说明,重点落实高频考点、热门考点、新增考点、调整考点。在找准、找全考点的前提下,认真构思科学高效的复习流程,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二、研究命题规律(怎么考?)研究考题、找出规律,提高复习效率要专心研究最近5年的山东高考试题,准确把握高考的特点和趋势,认真研究试卷结构、命题特点、考点变化、新增题型、设问技巧等一般规律,做到有的放矢。高考考查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三、设计复习流程(怎么教?)夯实基础、讲透主干,热点评述、真题演练①梳理教材、夯实基础②讲透主干、前挂后连|③热点聚焦、真题训练④方法指导、变式训练2013年山东文综卷(政治部分)试题分析和建议总体概述:稳字当头,难度适中;稳中有变,适度创新;关注社会热点,彰显时代性和思想性;精心设问,实现考查目标;考查主干知识,分外眼熟;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没有考查。(一)题型、题量和分值全卷政治试题分︱卷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题型题量分值比重选择题9小题3642.8%非选择题必做2题3845.2%选做1题1012%试题各模块的分值分别为:经济生活分值22分,政治生活分值16分,文化生活分值16分,生活与哲学分值20分,选修模块10分。从各模块分值比例看,经济生活模块分值有所增加,哲学与生活模块分值有所减少,总体来看,各模块分值比例比较合理。(二)总体评价:2013年高考山东卷政治试题总体而言稳中求新。一方面,在试题风格、试卷结构、试题难度等方面与往年保持了相对一致。另一方面,在材料逻辑结构、情景设置、设问类型等方面进行了适度创新。试题分为必做与选做两部分,考点分布较广。选择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材料比较鲜活,有较好地区分度;[如:17.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财政作用)18.宏观调控目标和手段19.政府职能23.实践与认识24.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鲜活材料:“三农”“互联网”“幸福、活力”“生态”“科技”]非选择题能力立意明显,设问角度独特,关注了社会热点,具有较好的地方特色、贴近实际,较好地反映了近年来山东高考的命题特点。1.稳字当头,难度适中(1)稳字当头:考查内容都是主干知识点,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道理,主张用教材主干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考生答起来比较顺手,但要得高分并不容易。因为,高考题不是简单考查基础知识,而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引用、变通、整合与创新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没有现成的答案可搬,考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依据情景材料的信息联系教材知识才能组织出答案。对应的高考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复习建议:夯实基础知识,注重能力培养,做到“宏观把握,微观落实,细化训练”。宏观把握就是要抓住各单元的主题和主干知识,构建单元知识体系;微观落实就是要以“主题”的形式将分散在各单元、各框题中最重要的主干知识综合起来,形成主题知识集成块(按照课内/单元内/单元间/整个模块的顺序)。如《经济生活》以“生产”为主题可以集成知识块:(根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动力: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载体:企业—公司经营—就业---价值规律---科学发展观—对外开放等等);细化训练就是要在完成主题知识集成块的前提下,利用高考真题进行应用训练,提升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细化训练案例:企业经营与发展是一个高频考点,采用“主题知识集成块”整合以后,用(2013.课标全国卷38题)H剧团材料题加以训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考什么和怎么考是怎么结合的?整合的主题知识集成块是得分的给力保障!在这里,还给大家建议一本不错的教辅资料《试题调研》,里边有个栏目叫“答题必备”高频考点总结的非常好,对提升学生的答题得分能力很有帮助。3另外,今年政治试题在题型、分值、考核目标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没有偏题、怪题。没有出现新题型,常规题型基本都有所涉及,如:主观题方面涉及到的题型有图表类、原因类、意义类、认识类、措施类、填充类,没有涉及到体现类、辨析类等少数题型。复习建议:以5年山东高考题为载体,研究做好以下几点:①选择题:哪些高频考点易出选择题?鲜活材料选择的规律?区分度高的是那种选择题型?②主观题:从材料立意特点、设问角度、审题要领、答案组织等方面解析高考题,分类总结出各类题型一般的解题步骤和技巧,让学生今后遇到此类题型有一个基本的抓手。③2014年主观题会不会涉及到体现类、辨析类题型?看看全国卷及其他省市2013年体现类和辨析类题型是怎么考的?针对性的训练一下这两类题型,有备无患。(2)难度适中:文综考卷所考察内容虽然都是主干知识点,考生答起来比较顺手,与以往试题相比,2013年变化较大的是:客观题方面,取消了图像题、漫画题;经济生活难度较大的第一单元一题未出,这些都体现了难度适中的特点。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图像类●●●●漫画类●●●名言诗词类●●逆向选择类●●图表类●常规文字材料类●●●●●●●复习建议:2014年客观题图像类、漫画类、名言诗词类是不是会涉及到?2013年经济生活第一单元一题未出,这不太正常,2014年图像、漫画、诗词(全国卷2013年考了降低难度的图像题,2014年山东很有可能出经济学第一单元降低难度的图像题,也有可能结合山东的“破城、拆墙”或“食安山东”出道漫画题)。4例如:(2013年全国卷)12.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大增.但市场没有相应扩大.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图5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B)A.①B.②C.③D.④另外,要注意山东招生考试院有关高考的政策说明,特别是基本能力取消以后,试卷结构和分值的变化必然引起考点调整和题型变化,2014年考试说明出来后要特别关注一下样题的结构和出现的新题型。仔细观察对比就会发现当年样题未出现的题型,高考卷一般不会出现。2.稳中有变,适度创新今年试题在材料逻辑结构、情景设置、设问类型等方面进行了适度创新。例如第30题,围绕科技创新这一主题,以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发展措施--影响”为线索,分别从经济、政治角度设置了三个问题,体现了学科内综合试题的整体性和融合性。尤其是第(3)小题对政治生活的考查,摆脱了传统的“显性主体”的材料呈现方式,创新设问角度,参考答案设计新颖、简洁、准确,真正做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30(3)材料三:科技发展丰富了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使表达和倾听更加贴近;科技发展振奋了国人的精神,航母入列,“神九”飞天、“蛟龙”入海……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加自信。根据材料三,说明科技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8分)答案:①科技发展拓宽了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②科技发展有利于政府更好听取民意,提高决策水平;③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政务公开,接受人民监督;④科技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31题关于文化遗产的材料淡雅隽永,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那一句“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激起了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设问不落俗套,考查不再教条,真正考出了文化味,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复习建议:①在复习过程中,老师可以用往年的高考题材料,隐去设问,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结合材料确定立意,设计问题,组织答案;而后把原汁原味的设问和答案呈现给学生加以对照,这样的模仿训练多了,会大大提升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考分的能力。5②从模仿到自创,老师时刻关注山东省的大事情,抓住核心关键词,把富有地方特色的、鲜活的、又能反映国家当前重大政策的热点材料(如山东的金融改革、一圈一带、西部隆起),先模仿高考题材料呈现方式初步加工,然后再让学生针对材料自定模块考点,模仿各种常见题型的设问方式,自问+自答+自评!③师生合作“选材自创式”要比传统“复印机式”效果要好,既培养了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3.关注社会热点,彰显时代性和思想性试题既注重从宏观层面的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入题,例如国务院机构改革(19题)、创新驱动战略(30题)、和平发展道路(38题)、公民道德建设(21题)等;也注重从中观、微观层面上的问题切入,例如互联网(21题)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科技发展与公民政治生活(30题)等,体现了“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实现了考纲考点、教材重点、社会热点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引导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复习建议:一份有鲜活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试卷,必然是关心社会生活、贴近生活的试卷。在复习的过程要关注热点,围绕热点话题,调动相关的主干知识进行评述,提升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例如山东金融改革“十大亮点”、收编城商行、食安山东、西部隆起带、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等。4.精心设问,实现考查目标⑴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设问注重结合材料,不是直接考查单一知识点,而是有一定的知识含量,对知识的跨度要求比较高。⑵设问对思维的品质和质量具有较高的要求,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和方法。全卷试题的材料简练、要素清晰、表述准确,解答要求指向精准无误,问题与选项(或答案)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度高。(2013山东文综卷)30(2)此题与全国卷第38题H剧团公司经营都具有考查跨度的特点。料二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8分)答案:(2)①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③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以企业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6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优化人财物的配置。复习建议:一方面一定要利用好“主题知识集成模块”做好前挂后连,实现主干知识的跨度整合;另一方面做好解题技巧规律的指导,比如“标点符号法”就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在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时逗号、分号、句号特别要注意,往往一个符号就对应着一个答案要点。5.考查主干知识,分外眼熟(1)客观题部分:17.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财政作用)18.宏观调控目标和手段19.政府职能及权力行使、政企关系20.中国共产党地位、执政方式、政府职能21.文化生活现状与文化建设(国家、个人)22.文化创新、文化
本文标题:2014年山东高考文科综合政治备考及教学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9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