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数学与理科互动课程的教学设计一、汽车刹车中的数学问题
1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参考答案一、解:设玻璃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为h,大气压强为p0,管内空气的压强为p,水银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由图4知p+(l-h)ρg=p0,①根据题给的数据,可知p0=lρg,得p=ρgh,②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则管内空气的体积为V=Sh,③由②、③式,得p=(V/S)ρg,④即管内空气的压强与其体积成正比,由克拉珀龙方程pV=nRT,得ρg(V2/S)=nRT,⑤由⑤式可知,随着温度降低,管内空气的体积变小,根据④式可知管内空气的压强也变小,压强随体积的变化关系为p-V图上过原点的直线,如图5所示.在管内气体的温度由T1降到T2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由V1变到V2,体积缩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功的数值可用图中划有斜线的梯形面积来表示,即有图4图5W=(1/2)ρg((V1/S)+(V2/S))(V1-V2)=ρg(V12-V22)/2S,⑥管内空气内能的变化为ΔU=nCV(T2-T1),⑦设Q为外界传给气体的热量,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有Q=ΔU-W,⑧由⑤、⑥、⑦、⑧式代入得Q=n(T2-T1)(CV+(1/2)R),⑨代入有关数据得Q=-0.247J,Q<0,表示管内空气放出热量,故空气放出的热量为Q′=-Q=0.247J.(10)二、解:在由直线BC与小球球心O所确定的平面中,激光光束两次折射的光路BCDE如图6所示,图中入射光线BC与出射光线DE的延长线交于点G,按照光的折射定律有2图6n0sinα=nsinβ,①式中α与β分别是相应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由几何关系还可知sinα=l/r.②激光光束经两次折射,频率ν保持不变,故在两次折射前后,光束中一个光子的动量的大小p和p′相等,即p=hν/c=p′,③式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h为普朗克常量.因射入小球的光束中光子的动量p沿BC方向,射出小球的光束中光子的动量p′沿DE方向,光子动量的方向由于光束的折射而偏转了一个角度2θ,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2θ=2(α-β).④若取线段GN1的长度正比于光子动量p,GN2的长度正比于光子动量p′,则线段N1N2的长度正比于光子动量的改变量Δp,由几何关系得Δp=2psinθ=2(hν/c)sinθ,⑤△GN1N2为等腰三角形,其底边上的高GH与CD平行,故光子动量的改变量Δp的方向沿垂直CD的方向,且由G指向球心O.光子与小球作用的时间可认为是光束在小球内的传播时间,即Δt=2rcosβ/(cn0/n),⑥式中cn0/n是光在小球内的传播速率,按照牛顿第二定律,光子所受小球平均作用力的大小为f=Δp/Δt=n0hνsinθ/nrcosβ,⑦按照牛顿第三定律,光子对小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F=f,即F=n0hνsinθ/nrcosβ,⑧力的方向由点O指向点G.由①、②、④及⑧式,经过三角函数关系运算,最后可得F=(n0lhν/nr2)(1-).⑨三、解:1.相距为r的电量为Q1与Q2的两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FQ与电势能UQ公式为FQ=k(Q1Q2/r2),UQ=-k(Q1Q2/r),①现在已知正反顶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势能为U(r)=-k(4as/3r),根据直接类比可知,正反顶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为F(r)=-k(4as/3r2),②设正反顶夸克绕其连线的中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为v,因二者相距r0,二者所受的向心力均为F(r0),二者的运动方程均为m1v2/(r0/2)=k(4as/3r02).③由题给的量子化条件,粒子处于基态时,取量子数n=1,得2m1v(r0/2)=h/2π.④由③与④两式,解得3r0=3h2/8π2m1ask,⑤代入数据得r0=1.4×10-17m.⑥2.由③、④两式,可得v=(π/h)(k4as/3),⑦由v和r0可算出正反顶夸克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为T=2π(r0/2)/v=h3/2π2m1(k4as/3)2,⑧代入数值得T=1.8×10-24s,⑨由此可知τ/T=0.22.(10)因正反顶夸克的寿命只有它们组成的束缚系统的周期的1/5,故正反顶夸克的束缚态通常是不存在的.四、解:1.设太阳的质量为M0,飞行器的质量为m,飞行器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根据所设计的方案,可知飞行器是从其原来的圆轨道上某处出发,沿着半个椭圆轨道到达小行星轨道上的,该椭圆既与飞行器原来的圆轨道相切,又与小行星的圆轨道相切.要使飞行器沿此椭圆轨道运动,应点燃发动机使飞行器的速度在极短的时间内,由v0变为某一值u0.设飞行器椭圆轨道达小行星轨道到时的速度为u,因大小为u0和u的这两个速度的方向都与椭圆的长轴垂直,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得u0R=6uR,①由能量关系,有(1/2)mu02-G(M0m/R)=(1/2)mu2-G(M0m/6R),②由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有G(M0m/R2)=m(v02/R),或v0=.③解①、②、③式,得u0=v0,④u=v0.⑤设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速度为v,小行星的质量M,由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有GM0M/(6R)2=Mv2/6R,得v=v0,⑥可以看出v>u.⑦由此可见,只要选择好飞行器在圆轨道上合适的位置离开圆轨道,使得它到达小行星轨道外时,小行星的前缘也正好运动到该处,则飞行器就能被小行星撞击.可以把小行星看做是相对静止的,飞行器以相对速度为v-u射向小行星,由于小行星的质量比飞行器的质量大得多,碰撞后,飞行器以同样的4速率v-u弹离,即碰撞后,飞行器相对小行星的速度的大小为v-u,方向与小行星的速度的方向相同,故飞行器相对太阳的速度为u1=v+v-u=2v-u,或将⑤、⑥式代入得u1=(v0.⑧如果飞行器能从小行星的轨道上直接飞出太阳系,它应具有的最小速度为u2,则有(1/2)mu22-G(M0m/6R)=0,得u2=v0,⑨可以看出u1=v0=u2.(10)飞行器被小行星撞击后具有的速度足以保证它能飞出太阳系.2.为使飞行器能进入椭圆轨道,发动机应使飞行器的速度由v0增加到u0,飞行器从发动机取得的能量E1=(1/2)mu02-(1/2)mv02=(1/2)m(12/7)v02-(1/2)mv02=(5/14)mv02.(11)若飞行器从其圆周轨道上直接飞出太阳系,飞行器应具有的最小速度为u3,则有(1/2)mu32-G(M0m/R)=0,由此得u3=v0.(12)飞行器的速度由v0增加到u3,应从发动机获取的能量为E2=(1/2)mu32-(1/2)mv02=(1/2)mv02,(13)所以E1/E2=(5/14)mv22/(1/2)mv22=0.71.(14)五、解法一:带电质点静止释放时,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它到达坐标原点时,速度为v1==2.0m·s-1,①方向竖直向下.带电质点进入磁场后,除受重力作用外,还受到洛伦兹力作用,质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将变化,洛伦兹力的大小和方向亦随之变化.我们可以设想,在带电质点到达原点时,给质点附加上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两个大小都是v0的初速度,由于这两个方向相反的速度的合速度为零,因而不影响带电质点以后的运动.在t=0时刻,带电质点因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0而受洛伦兹力f1的作用,即f1=qv0B,②其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适当选择v0的大小,使f1等于重力,即qv0B=mg,③v0=g/(q/m)B=2.0m·s-1,④5只要带电质点保持④式决定的v0沿x轴正方向运动,f1与重力的合力永远等于零.但此时,位于坐标原点的带电质点还具有竖直向下的速度v1和沿x轴负方向的速度v0,二者的合成速度大小为v==2.8m·s-1,⑤方向指向左下方,设它与x轴的负方向的夹角为α,如图7所示,则tgα=v1/v0=1,α=π/4,⑥图7因而带电质点从t=0时刻起的运动可以看做是速率为v0,沿x轴的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在xOy平面内速率为v的匀速圆周运动的合成.圆周半径为R=mv/qB=0.56m.⑦带电质点进入磁场瞬间所对应的圆周运动的圆心O′位于垂直于质点此时速度v的直线上,由图7可知,其坐标为xO′=Rsinα=0.40m,⑧yO′=Rcosα=0.40m.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v/R=5.0rad·s-1.⑨由图7可知,在带电质点离开磁场区域前的任何时刻t,质点位置的坐标为x=v0t-[Rsin(ωt+α)-xO′],(10)y=yO′-Rcos(ωt+α),(11)式中v0、R、ω、α、xO′、yO′已分别由④、⑦、⑨、⑥、⑧各式给出.带电质点到达磁场区域下边界时,y=L=0.80m,代入(11)式,再代入有关数值,解得t=0.31s,(12)将(12)式代入(10)式,再代入有关数值,得x=0.63m,(13)所以带电质点离开磁场下边界时的位置的坐标为x=0.63m,y=0.80m,z=0.(14)带电质点在磁场内的运动可分解成一个速率为v的匀速圆周运动和一个速率为v0的沿x轴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任何时刻t,带电质点的速度v′便是匀速圆周运动速度v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0的合速度.若圆周运动的速度在x方向和y方向的分量为vx′、vy′,则质点合速度在x方向的分速度分别为vx′=vx+v0,(15)vy′=vy.(16)6虽然=v,v由⑤式决定,其大小是恒定不变的,v0由④式决定,也是恒定不变的,但在质点运动过程中因v的方向不断变化,它在x方向和y方向的分量vx和vy都随时间变化,因此vx′和vy′也随时间变化,取决于所考察时刻质点做圆周运动速度的方向,由于圆周运动的圆心的y坐标恰为磁场区域宽度的一半,由对称性可知,带电质点离开磁场下边缘时,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应指向右下方,与x轴正方向夹角α′=π/4,故代入数值得vx=vcosα′=2.0m·s-1,vy=vsinα′=2.0m·s-1,将以上两式及⑤式代入(15)、(16)式,便得带电质点刚离开磁场区域时的速度分量,它们分别为vx′=4.0m·s-1,(17)vy′=2.0m·s-1,(18)速度大小为v′==4.5m·s-1,(19)设v′的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β,如图8所示,则tgβ=vy′/vx′=1/2,得β=27°.(20)图8解法二:若以带电质点到达坐标原点O的时刻作为起始时刻(t=0),则质点的初速度为v1==2.0m·s-1,①方向沿y轴正方向.进入磁场区后,带电质点将受到洛伦兹力作用,洛伦兹力在x方向的分力取决于质点在y方向的分速度,因此质点动量在x方向的分量的增量为mΔvx=qvyBΔt=qΔyB,②Δy是带电质点在Δt时间内沿y方向的位移,质点在磁场中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此式对每一段Δt时间都成立,所以在t=0到t=t时间内x方向的分量的改变为mvx-mv0x=qB(y-y0),因初始时刻(t=0),带电质点在x轴方向的动量mv0x为零,其位置在原点,y0=0,因而得mvx=qyB,即vx=(qB/m)y.③当带电质点具有x方向的速度后,便立即受到沿y负方向的洛伦兹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y方向上有加速度ay,则may=mg-qvxB,④将③式代入④式,得may=-[(qB)2/m](y-(m2/q2B2)g),⑤令y′=y-D,⑥式中D=m2g/(qB)2=g/(q/m)2B2=0.40m,⑦7即在y方向作用于带电质点的合力Fy=-ky′,其中k=q2B2/m,Fy是准弹性力,在Fy作用下,带电质点在y′方向的运动是简谐运动,其振动的圆频率为ω==5.0rad·s-1,⑧y′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y′=Acos(ωt+φ0),⑨或y=Acos(ωt+φ0)+D,(10)图9A与φ0是待求的常量,质点的简谐运动可以用参考圆来描写,以所考察的简谐运动的振幅A为半径作一圆,过圆心O1作一直角坐标x′O1y′.若有质点M沿此圆周做匀速率圆周运动,运动的角速度等于所考察简谐运动的角频率ω,且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在t=0时刻,点M的在圆周上的位置恰使连线O1M与y′轴的夹角等于⑨式中的常量φ0,则在任意时刻t,点O1与点M的连线与y′轴的夹角等于ωt+φ0,于是连线O1M在y′轴上的投影即为⑨式所示的简谐运动
本文标题:数学与理科互动课程的教学设计一、汽车刹车中的数学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9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