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2016届高三第一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高三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试卷类型:A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题语文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填涂区将考号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第一大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所谓“方圆相胜”,指的是建筑物在造型上直线与曲线的配合关系,尤其注重对曲线的强调。重庆吊脚楼的外部造型的最典型特征为“出挑”与“悬浮”,这种形式感来自建筑外观设计中对“曲线”的出色运用,而其更深层次的支撑则是中华传统文明中“儒道互补”的审美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居”有着与“生命”同构的意义,是对人身体的保护,也是人精神的传承之处。中华民族的“家国一体”、“家文化”都强调“家”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与教化。住宅作为“家文化”的具体承载场所,其意义乃祖先崇拜、族群文化的延伸,与传统文化对生命层层接续的融贯息息相关。由此,中国民居的意义已经超越建筑实用性的层面,而与个体的“安身”“立命”融洽。儒家作为个体“安身”“立命”的文化宣传者,哲学上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天道观,强调“阳刚”之美,政治学说则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强调整体的秩序和组织的严密性。几千年绵延的儒家思想,浸润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传统建筑方面,强调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结构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和教化性,注重建筑艺术对人伦道德审美内涵的表达,对建筑的规划布局、装饰陈设方面高三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地形气候的限制,重庆吊脚楼民居无法拥有平整广阔的土地,无法形成气势恢弘、空间多变、威严崇高的集中型和井然的秩序性,但从宏观上看,吊脚楼的造型,从屋顶、屋面到台基都是长方形与三角形的组合,这种组合的几何形体稳定庄重,除了保障结构的稳定,在艺术感觉中,端庄挺拔。如果说,儒家美学之“阳刚精神”奠基了重庆吊脚楼民居整体造型的坚固严整,“直线”造型形成了“实”的风格,那么,重庆吊脚楼出挑的飞檐,悬浮的空间感则是道家美学“柔性风范”的赐予。老子的《道德经》将万物根源的“道”特征描述为——柔性,所谓“柔弱胜刚强”中的柔弱之力是胜过所有强壮之物的根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与儒家重视阳刚相反,道家强调一切“显白”背后之“隐喻”——“无”的力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人到地到天到自然,明确的存在形式越来越模糊,力量却越来越强大,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最强大的存在,是最幽深之处的存在。“水”在老子的思想中代表着力量、动感和创造,于是,在中国传统审美中,曲线、流动性、“沉虚感”成为有价值的存在。地理、气候等的共同作用,促生重庆吊脚楼建筑采用“不受形制”构造法则,无“堂屋”“厢房”的主次之分,跟坡靠坎,依曲而行,空间紧凑、开合随意,分割自然、布局灵活,在“道法自然”中千变万化。重庆吊脚楼单体的“出挑”之美,重庆吊脚楼群落的“错落”之美,重庆吊脚楼整体空间的“悬浮跌宕”之美,都在诠释着曲线、柔性之美所给予建筑的动感、韵律与节奏,用具象展示着道家自然观的逍遥虚静、淡薄自由、飘逸浪漫。1.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庆吊脚楼建筑在外部造型上具有“方圆相胜”的特征,从深层原因看,是受儒道互补的审美精神的影响。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住宅注重个体的“安身”“立命”,不讲究实用性。C.重庆吊脚楼的造型,从屋顶、屋面到台基都是长方形与三角形的组合,具有阳刚之美。D.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结构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和教化性。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重庆吊脚楼采用“出挑”与“悬浮”的造型,是地理气候条件和道家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B.重庆吊脚楼外部造型“出挑”与“悬浮”的设计,使其具有柔性之美。C.在作者看来,柔弱胜刚强,柔弱之力是胜过所有强壮之物的根本。D.在老子思想中,“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最强大的存在,是最幽深之处的存在,所以水代表着力量。高三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庆吊脚楼民居无法拥有平整广阔的土地,无法形成恢弘的气势,但由于直线的成功运用,同样具有庄重挺拔之感。B.直线和曲线的配合运用,使重庆吊脚楼既具有坚固严整的实感,又有着灵活多变的动感。C.北京故宫建筑在布局上讲究严格的对称性,秩序性,以显示帝王的威严,是儒家美学观的体现。D.重庆吊脚楼群落的“出挑”之美、“错落”之美和“悬浮跌宕”之美生动地展示着道家自然观的逍遥虚静、淡薄自由、飘逸浪漫。第二大题二、古代诗文阅读(61分)(一)文言文阅读(4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11小题。(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高三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经:在文中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B.迁:指迁移,变更,变动的意思。在古代一般指升官,如“再迁”、“左迁”、“右迁”。C.下车:语出《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指官吏初到任。D.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常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辞职。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B.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C.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D.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描述了张衡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B.张衡“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表现了他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C.文中写张衡花了十年时间来写《二京赋》,而且是模拟班固的《两都赋》来写的,这表明张衡的文学才能要比他的科学才能低很多。D.本文虽重点详写了张衡的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但也写了他敏锐的政治眼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明的政治手腕。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2)汤和,字鼎臣,濠人,与太祖同里闬。幼有奇志,嬉戏尝习骑射,部勒群儿。及长,身长七尺,倜傥多计略。郭子兴初起,和帅壮士十余人归之,以功授千户。从太祖攻大洪山,克滁州,授管军总管。从取和州。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和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从定太平,获马三百。从击陈野先,流矢中左股,拔矢复斗,卒与诸将破擒野先。别下溧水、句容,从定集庆。从徐达取镇江,进统军元师。徇奔牛、吕城,降陈保二。取金坛、常州,以和为枢密院同佥守之。高三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和沉敏多智数,颇有酒过。守常州时,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曰:“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太祖闻而衔.之。平中原师还论功,以和征闽时放遣陈友定余孽,八郡复扰,师还,为秀兰山贼所袭,失二指挥,故不得封公。伐蜀还,面数其逗挠罪。顿首谢,乃已。其封信国公也,犹数其常州时过失,镌之券。于时,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魏国、曹国皆前卒,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和以间从容言:“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悦,立赐钞治.第中都,并为诸公、侯治第。和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媵妾百余,病后悉资遣之。所得赏赐,多分遗乡曲,见布衣时故交遗老,欢如也。当时公、侯诸宿将坐.奸党,先后丽法,稀得免者,而和独享寿考,以功名终。嘉靖间东南苦倭患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致久且不圮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巡按御史请于朝,立庙以祀。(节选自《明史·汤和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祖闻而衔.之衔:怀恨B.帝春秋浸.高浸:逐渐C.立赐钞治.第中都治:治理D.当时公、侯诸宿将坐.奸党坐:因犯……罪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嘉靖间/东南苦倭/患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致/久且不圮/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B.嘉靖间东南/苦倭患/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致/久且不圮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C.嘉靖间/东南苦倭患/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致/久且不圮/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D.嘉靖间东南苦/倭患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致久/且不圮/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汤和与太祖朱元璋是同乡,幼年便有不凡志向。郭子兴起兵时,汤和带领壮士十余人前去归附他。汤和比朱元璋大三岁,但只他能很谨慎地遵守规约。B.汤和沉着、敏捷、有智谋,却经常因酒醉犯错。驻守常州时,他曾因事请示朱元璋,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便借酒醉埋怨自己左右为难。C.平定中原后还师论功时,朱元璋以汤和征闽时释放陈友定的余孽,使八郡重受骚扰,还军途中,又被秀兰山贼寇袭击,失去二名指挥为由,不予封公。D.汤和晚年为人更加谦逊谨慎。入朝闻知有关国事的计议,他一句也不敢外泄。所得朝廷赏赐,也大都分送乡里乡亲。和其他功臣比,他可以独享高寿并以功名而终,与此不无关系。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1)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2)伐蜀还,面数其逗挠罪。顿首谢,乃已。高三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3)和以间从容言:“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11分)登快阁①黄庭坚痴
本文标题:2016届高三第一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01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