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6届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第二部分专题二(一)爱国主义
(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第二部分专题二(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含解析)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包含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并通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1)战国时期屈原热爱祖国,其作品《离骚》抒发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感。(2)两宋时期,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岳飞把杀敌报国的壮志写入诗词;辛弃疾投笔从戎。(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选择了共产主义理想。2.维护统一,反对分裂(1)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并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而维护了国家统一。(2)1945年8月,为了“和平民主”,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进行谈判。(3)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4)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3.同仇敌忾,抗御外侮(1)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2)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的消息传出后,台湾军民反对割台的斗争此起彼伏。(3)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4)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2)魏源《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3)甲午战争失败后,面对民族生存危机,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4)甲午战争后,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5)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出后,中国人民掀起了一场抵制日货的大规模运动。(6)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青年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爱国情绪高涨;出现“三罢斗争”。5.民族精神,薪火相传(1)革命与建设中: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求知意识、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增强。1.(2015·安康校际检测)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②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③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④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①②③④2.(2015·雅安校际交流卷)世纪之交,中国许多著名大学、中学纷纷举行“百年校庆”活动。一百年前,“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政治救国”等合流形成“救国热潮”。当时,“救国”成为中国社会关键词的外来诱因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抗日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3.(2015·枣庄适应性检测)晚清小说《痴人说梦记》结尾是一场梦:梦见上海不再有“红头(外国人)巡捕”,街道两旁建筑没了洋字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一“痴人梦”深刻反映了中国人希望()A.民族独立,国家富强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扶清灭洋,振兴国家D.停止内战,和平建国4.(2015·虹口联考)《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2015·济宁五校联考)近代中国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C.引入的国家来源相对单一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6.(2015·合肥调研)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都不相同。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近代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历史发展到近代,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义和团时期的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面前表现了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比痛恨,不能说不是一种爱国主义。……但是,义和团民众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请以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史实为主,论证说明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答案精析专题二高考命题追寻的历史价值观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针对训练1.C[梁启超的思想是资产阶级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探索,C项正确。]2.D[从2000年倒回100年即是1900年以前,“救国热潮”在中国兴起的外因是甲午中日战争。]3.A[依据材料“上海不再有‘红头(外国人)巡捕’”反映的是民族独立的希望;材料“街道两旁建筑没了洋字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体现的是国家繁荣富强。故应选A。]4.C[从材料中“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些有效信息可以看出这是指的日本大规模侵华,即抗日战争。A项并非全民族的抗战;B、D项体现不出亡国灭种的危机。]5.B[材料关键信息:“近代中国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反映了由于民族危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与救亡图存紧密相关,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A、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6.首先,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中华民族遇到亡国灭种的危机时,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是一种爱国行为。关天培、邓世昌及抗战时期抵御外侮,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就是爱国英雄。其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而义和团运动却盲目排外,仇视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守护已经陈腐的旧观念、旧制度,其“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所以,近代爱国主义还要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综上,只有将反抗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与学习西方先进工业文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反抗西方侵略和学习西方先进事物的统一”,这才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任意割裂两者,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爱国主义。解析解答本题,要做到以下步骤:第一,要对材料中表述的观点准确概括、归纳,言简意赅;第二,对提炼出来的观点,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要充分;第三,在论证完后,要有总结性的,点评性的结论;第四,评论的过程,要言之成文。
本文标题:2016届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第二部分专题二(一)爱国主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0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