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2016年《邓小平教育思想》函授考试答案
-1-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W16102600660000姓名:000000层次:专升本类别:网教专业:公共课2016年05月课程名称【编号】:邓小平教育思想【0001】A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卷人得分(横线以下为答题区)一、简答题1.简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内涵。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内涵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方针,是实现“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个全党工作大局的一个基本保证,是支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是党的宣传思想战线和理论战线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其基本内涵是: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治;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2.简述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科学内涵。答: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科学内涵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在1983年9月邓小平为景山学校的题词。(1)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求教育工作必须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这一指导思想的立足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强调的是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依托关系,即教育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基础。教育既要适应国际科学技术与现代知识经济时代迅速发展的潮流,还要根据自身的现代化教育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2)教育要“面向世界”,要求教育工作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对外开放,扩大对外交流的需要。“教育要面向世界”是这一指导思想广度上的延伸。教育要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积极吸取和借鉴外国一切有益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技术和文明成果,尤其是各国教育发展及管理上的成功经验,才能造就出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同时也要注意在学习外来经验时应立足实际,不要一味的照抄照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对生拉硬套。(3)教育要“面向未来”,要求教育工作必须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社会和经济未来发展的需要。“教育要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对教育的前瞻性。各国综合实力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归其根本就是发展教育。因此,发展教育不仅要着眼于今天,而且还要放眼于未来。邓小平对我国教育的未来寄予了厚望。4.简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答:“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对爱国主义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的本质概括。在当代中国,“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荣辱观是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际紧密相连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不仅要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利益,而且要投身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思想——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精辟总结。在当代中国,以服务人民为荣,就是要提倡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倡导尊重人民、理解人民、热爱人民、关心人民,为人民多做事、做好事、做实事,也就是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把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放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坚持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要坚持以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判别一切思想和实践或荣或辱的标准。这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责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对待科学问题的基本要求。当前,树立和坚持崇尚科学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提倡科学,宣扬真理,反对愚昧无知、迷信落后”,关键是要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树立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培育出“学科学、爱科学、重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和文明气象。“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概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关于人的本质活动——社会劳动的看法,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观的核心精神和根本要求。树立和坚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勤劳精神的褒奖和弘扬,也是对好逸恶劳思想的批判,它要求人们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劳动和从事劳动,发挥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为社会多作贡献。“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是对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所应当具备的集体主义思想的揭示,也是对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人际关系的概括。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要求人们要懂得关心、帮助、尊重和爱护他人,以他人利益为先,以集体利益为重,消除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观念和行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对社会主义诚信道德的主体内容和基本原则的概括与发挥。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社会的道德支柱,是人们之间相互信任的道德凭借。“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要求人们固守诚实守信的良好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鄙除金钱至上、见利忘义、重利轻德、趋利薄德的不良道德和社会风气。“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公民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的要求。以遵纪守法为荣就是要倡导人们培育法律精神,加强法制观念,树立守法意识,养成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概括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是对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艰苦奋斗精神的发扬和光大。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面前,我们更应该树立和坚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荣辱观,戒除骄奢淫逸之风,秉承和保持不畏艰辛的道德本色,传续奋进不辍的精神之气。-2-二、论述题1.试述依法执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何重要作用?答:(1)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教育是兴国之基础,强国之支柱。教师从事教育工作,首先要依法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依法行使教书育人的权力,履行教师法定的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以实现依法管理教育事务,保证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依法进行,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教育的使命是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功能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师职业劳动任务是教书育人,对人进行素质教育。教师只有做到了依法执教,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依法治国的人才,才能迅速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2)依法执教的重点是各个教育部门都要按照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要求来治理教育,依法指挥、组织、管理、实施、监督、参与教育活动。为此,教师在从教过程中,必须做到依法执教,否则,依法治教就不完善,就不能实施。因为依法执教要求教师要求认真地学法、知法、懂法和守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行使教书育人的权利,履行法定的教育义务和教育责任,模范执行国家的政策法律对学生进行教育。(3)依法执教是人民教师之必需。有些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还较淡薄,必须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将教师的工资挪用去买小汽车、建楼堂,随意拖欠教师的工资,还有的随意拆占学校场地,甚至还有个别学生家长殴打辱骂教师,这更需要教师们拿起法律武器,依法保护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2.论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答: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当今,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水平。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紧紧抓住两条主线:一是师德,激励教师敬业爱岗。一是师能,抓在岗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一)抓师德教育“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德是师之本,教师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新课程需要全新的教师,但更需要“师德高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师。1.铸造“师魂”“师魂”是教师的政治灵魂,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是既教书又育人。教师的立场观点、政治态度、思想境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和发展。因此,始终要把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放在首要的位臵,多途径、多渠道地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让教师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增强教师的工作与祖国的未来和命运息息相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培养“德师”师德建设的核心是提升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进行师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教师培养成为“德师”。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德师”。具体做法是“学规范”、“重养成”、“树典型”。“学规范”就是学习国家正式颁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省、市教育局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让教师在学习中提高认识,明确要求;“重养成”就是开展以“铸师魂、树形象”系列师德教育活动,以改革师生关系为切入点,让教师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如每年都要开展的师生关系讲座,“三育人”经验交流活动等,让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亲历亲为,感悟体会;“树典型”就是要树立身边的活生生的典型的人和事。(二)抓在岗培训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和平等的社会、推进民主与法制的社会、社会变迁和社会流动日益加速的社会、需要竞争与合作的社会。它除了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外,还需培养的人具有理性精神,具有广博深厚的基础文明的教养,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有效的表达自我的能力,具有自我延伸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具有自由与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概括地讲就是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并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社群的人。因此,要完成这一任务,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显然是不行的。1.抓教育思想的“刷新”。新课程培训,首先就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教师对教育的认识与观点,它的外延十分丰富,其核心内涵包括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教育思想决定了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式,影响着教师活动的水平和效果。2.建立健全机制,强化教师主人翁责任感,建立有效的教育引导机制。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形势任务、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以学校发展大局为重。同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强化“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识,努力争当爱岗敬业、爱生勤业、爱教精业的模范。(三)营造学习氛围,倡导终身学习理念现代教育呼唤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建学习型团队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开展“校本培训”,创设“促学”氛围。学校要发挥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让他们上好观摩课、探讨课,做好教案设计、教材分析示范,以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取长补短。第二,鼓励“自学”,号召教师全程学习,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通过教师自学弥补自己在知识、能力、观念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积极提高自己,把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外化为能力。第三,积极搭台子、铺路子,尽可能多提供走出去开阔眼界、学习提高的机会。(四)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高层进修要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厚积薄发,仅有表层的专业知识还不够,还必需了解和熟悉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等一般知识,这样就有利于教师在学科对比中,相互渗透,促进学生各学科的整体发展,并使教师能适应教育教学特别是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五)创设和谐环境,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一个团体如果离心离德,各自为政,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失去战斗力。要把“以人为本”贯穿每项工作的始终,坚持轻“管”重“理”,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形成良好的干群关系;通过文体活动、意见交流等形式,让教师之间加强了解、促进团结、增进友谊,创设和谐的工作环境,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广大教师的集体观念,做到心中有人、心中有整体、心中有大局,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本文标题:2016年《邓小平教育思想》函授考试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28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