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历史试题第1页(共10页)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l一4页,第Ⅱ卷5—8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试题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第Ⅰ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3.第Ⅱ卷用蓝、黑色钢笔或中性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第Ⅰ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很多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下面哪一项能够佐证孔子“万世师表”的称号?A.提倡“为政以德”B.主张以“德”教化人民C.主张以“礼”治国D.主张“有教无类”2.陈介祺是清代潍县出现的金石学大师,他收藏的毛公鼎对我们研究哪段时期的历史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3.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认为,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之沿革,认识其变迁进化之因果关系者也”。下列史实,与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存在因果关系的是A.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北魏孝文帝改革D.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4.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学成后在家乡讲学,后来形成一个新的学派郑学,他传授的是A.墨学经典B.儒学经典C.道家经典D.法家经典历史试题第2页(共10页)5.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①纸币的流通②火器的使用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英国学者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参阅过一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并援引有关事例作为其进化论的佐证,这部书是A.《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C.《学书偶成》D.《齐民要术》7.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以下属于“最初的一步”的是A.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C.赔偿白银四亿五千万两D.准许外国军队保护使馆界8.“鲁东明珠”十笏园为我们研究哪个朝代的园林建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9.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了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文中的“他”在近代中国发起了A.国民大革命B.一二·九运动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11.1919年5月24日,潍坊地区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达到高潮。这次高潮的中心是A.寿光B.益都C.高密D.潍县历史试题第3页(共10页)12.当前,中日钓鱼岛之争引人关注。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日本占有钓鱼岛是非法的。19世纪末,日本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的台湾岛和钓鱼岛?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中共公布过度时期的总路线14.“听民声、体民情、顺民意、解民忧”是我党一贯的工作作风,其中最能体现我党顺应右图反映的民意而制定的政策是A.进行土地改革]B.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5.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提到古希腊,就会涌起一种家园之感。”这是因为A.古希腊思想家开创了哲学B.欧洲最早的国家是古希腊C.欧洲联盟始于古希腊时期D.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16.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A.美洲B.非洲C.亚洲D.大洋洲17.《西游记》中多次出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说法,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幻想,在他的理论中却变成了真实的现实。他是A.达尔文B.牛顿C.爱因斯坦D.普朗克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农民签订的保证书历史试题第4页(共10页)18.下表是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国家法国联邦德国比利时美国日本比例20%28%50%7%13%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和日本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创B.欧洲一直得到美国和日本的援助C.欧共体成员国逐步取消关税D.欧元的启用推动了经济一体化19.1972年夏天,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基辛格大骂日本说:“在所有背信弃义的人中,小日本是最坏的一个。”这说明美日之间A.关系恶化B.完全决裂C.对亚洲展开争夺D.既勾结又斗争20.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正确的是①高科技的迅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④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以应对经济全球化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历史试题第5页(共10页)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4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第24小题16分,共60分。21.(14分)政治制度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西周的统治者把统治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委任给属国,属国反过来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纳贡,提供军事支持。(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推行分封制的原因。(4分)材料二若元(元朝),则起逆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一一《元史·地理志》(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2分)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2分)材料三《明史》中记载:(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檐曝杂记》中记载:(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历史试题第6页(共10页)22.(14分)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并将其解释为中华民族复兴之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09年(1840-1949)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经历无数的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1)“1840-1949年”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1分)材料一中1900年、1919年、1949年北京天安门分别见证了什么历史事件?(3分)材料二在中西近代化探素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袁腾飞说中国历史》(2)材料中提到了中国近代前期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它们分别是指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哪些重大事件?(4分)材料三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圆梦之旅。9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辛亥革命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90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走过的奋斗历程。(6分)历史试题第7页(共10页)23.(16分)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说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实行了什么政策?(4分)材料二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分析:“邓小平很现实地认识到,全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因此没有任何两个地区之间能同步发展。他认为要允许一些地区和人民先富裕起来,为其他地区和人民树立榜样。”《邓小平年谱》中指出:“十二亿人口怎么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经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的时候问题就会出来。”(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4分)(4)综合上述材料,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主要反映了邓小平的什么品质?(4分)历史试题第8页(共10页)24.(16分)美苏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两个大国,他们之间既相互学习、合作,又相互对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和国内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1)材料一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回答,为什么说“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4分)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模仿”主要是指什么事件?(2分)该事件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二分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
本文标题: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10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