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评析(修订稿)
广州卓越教育培训机构2020-01-13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评析第1页(共8页)稳中有新,平中见奇——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评析卓越教育集团教学中心语文学科第一部分:试卷综述一、试卷结构1、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保持了2007年(广东新课改后高考第一年)以来的试卷结构,全卷6道大题,24小题,选择题32分,非选择题118分,满分150分,现代文阅读分为必考与选考题,试卷模式稳定。2、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具体内容、题量、分值、题型见下表:题号考查内容题量分值题型类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必考选考一语言基础412√√二古诗文阅读文言文622√√√古诗鉴赏17√√名句名篇16√√三论述类文章阅读416√√√四文学类文本阅读315√√实用类文本阅读315√√五语言运用212√√六作文160√√二、整体难度整体来看,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延续了一贯的稳定——试卷结构基本不变,题型基本不变,赋分基本不变,容量基本不变,考点基本不变。文言文依旧为浅显的人物传记类本文阅读,尽管出现了创新题型(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断句,并将一个翻译的小题改为3分的简答题),形式新颖,但难度不大。诗歌鉴赏2012年考查的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一位元代诗人的非常陌生的诗歌,第一问映衬、列锦的表现手法以及第二问从意象上进行分析解答,都是学生比较畏惧的,故而2012年诗歌鉴赏题广东省的均分只有2.61分,难度系数0.37,分数偏低,难度偏大,今年在文本选取、题目设置上有所调整,有意降低了难度。名句默写自2012年8月起各校已获知变更之后的考查范围,且篇数减少,绝大部分为高中教材中需要背诵的篇目,且此次命题所选语句多为名篇中的名句,难度不大。现代文阅读所选文本中规中矩,基本没有太大的阅读障碍。作文坚持了2012年的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材料紧扣现实生活,且材料本身观点明确,通过一年的适应性训练,考生在审题立意上没有多大难度。综上所述,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难度较2012年有所降低,可以预计,今年全省高考语文平均分会较2012年均分(91.29)有所提高,但会低于2011年均分(100.72),估计在95—98分之间。三、试题特点广州卓越教育培训机构2020-01-13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评析第2页(共8页)1、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微”创新。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考试内容和题型结构保持基本稳定,试题稳中求新。试卷稳定有利于考生的正常发挥,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稳定;同时,试题稳中求新,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利于成绩的区分。另外,试题形式的适当变化也是提醒和鼓励中学教学和备考不拘泥于固定的考查模式,而是要真正培养考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2013年的作文题,延续了2012年新材料作文的形式,但以往的考查比较注重给考生有效提示,但今年的作文题完全开放,没有任何提示语,可谓史无前例,是在2012年基础上的创“新”出“奇”。同时,文言文阅读自2012年有所调整之后,今年又有新的变化,变主观断句题为选择题,增加一道简答题,抢人眼球。断句本来是很好的考查方式,限于阅卷的难度及评分的公平性,2012年被取消了,但今年华丽变身杀个回马枪,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2、文本选择的价值取向鲜明。广东高考一向注重文本的选择,其背后所体现的价值取向鲜明,体现出了命题人对广大学子平时阅读内容及范围的引导。整体而言,2013年的文本选择延续了2012年的一些特点。首先,文质兼美,可读性强,且注重文理融合,适合文理科考生阅读,如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山水画中的地址学》,科学与艺术结合。其次,所选文本不仅中国传统意味浓厚,而且不乏当代的科学思想、理性认知,显示出命题人对材料取舍的导向,意即引导学生既尊重传统,又应注重当代西方理性思想对健全人格塑造的巨大作用。第三,有非常鲜明的“交叉融合“的特点。2013年的文本,文学类文本阅读《过岭》,是散文,又像小说;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山水画中的地址学》,是科学小品,却也可以当作议论性散文阅读。文体不作严格区分,注重本身的内容,这是2013年阅读文本的一大特点。这种文本选择的鲜明价值取向,今年来可谓一以贯之(2011年本土化特点鲜明),是一种引导,也是一种平稳的体现。3、注重“双基”,强调学以致用。毫无疑问,广东高考在考点上的设置,尤其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从近几年的考试试题来看,考点基本一致,并且是常考点,如“语句理解”、“句段作用”、“信息筛选与归纳”等,基本上是近年来考查的重点。但在这个基础之上,却又“稳中有新,平中见奇”,从而又体现出学以致用的特点,例如第15小题,运用文本中的原理来分析具体问题;如第23小题的续写题,表面续写,实则考查的是内容概括,新瓶装旧酒;再如诗歌鉴赏,很多意象为课内所学,但考查文本却是课外的,强调学以致用,活学活用。4、难与不难的轮番变化。诚如广东省考试院尹小平老师在《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评价与命题思考》文中所言:“如何准确预估试卷整体难度和每道试题的难度,防止试卷难度起伏过大,这在命题考查上仍然是个难题。”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均分较高,2012年均分较低,由此推测,今年的试题在命制时应该会考虑降低难度。同时,就今年的具体题目而言:诗歌鉴赏今年回归到宋词,文本理解难度不大,会较去年均分有所提高;作文题延续新材料作文形式,内容更贴近现实,学生易于写作,较之去年的“选择生活的时代”,从审题立意来说应该更容易;语言运用,去年的第23小题花卉展的前言写作是学生所不熟悉的,故而得分较低(3.31分),今年的题目属于比较传统的考法,属于基本能力的考查,应该会有所好转。总而言之,从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来看,无论是整体上,还是就一些具体题目而言,存在明显的“难与不难轮番变化”的特点。第二部分:板块分析一、语言基础1、近五年“语言基础”考试统计200920102011201220131字音字音字音字音字音2成语(词语)成语(词语)成语(词语)成语(词语)成语(词语)3病句病句病句病句病句4排序(连贯)排序(连贯)排序(连贯)排序(连贯)排序(连贯)题号年份考点广州卓越教育培训机构2020-01-13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评析第3页(共8页)2、2013年“语言基础”题目分析语言基础题(1—4题),选择题题型,坚持考查语言基础知识的原则,题干、考点与近几年的情况基本相同。第1题字音题为选出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每对词语考查音近、形近、多音、同音等情况;第2题词语题在语境内考查,选出使用正确的一项,两个成语两个词语,主要陷阱为望文生义;语病题为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考查到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不合逻辑、结构混乱;排序题(语言连贯)为嵌入式排序,议论性的文段。二、古诗文阅读1、近五年“古诗文阅读”考试统计200920102011201220135—9来源文言文阅读《宋史·李迪传》文言文阅读明·谢黄《后登陆》文言文阅读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文言文阅读《清史稿·陶澍传》文言文阅读《宋史·张咏传》类型人物传记记人叙事记人叙事人物传记人物传记考点实词、虚词、人物性格分析、文意理解、断句、翻译实词、虚词、人物性格分析、文意理解、断句、翻译3、考点:实词、虚词、人物性格分析、文意理解、断句、翻译实词、虚词、人物性格分析、文意理解、断句、翻译实词、虚词、断句、文意理解、翻译、内容概括10内容古诗鉴赏唐诗:杜甫《月》古诗鉴赏宋词:黄庭坚《望江东》古诗鉴赏宋词:苏轼《减字木兰花》古诗鉴赏元诗:白珽《余杭四月》古诗鉴赏宋词:张炎《鹧鸪天》考点语言、情感语言、情感、手法语言、情感、手法语言、情感、手法手法、情感、语言11内容默写《诗经·氓》《出师表》)《蜀道难》《山坡羊·潼关怀古》默写《孟子·告子上》《登高》《渔家傲》《赤壁赋》默写《论语》《琵琶行》《阿房宫赋》《浣溪沙》默写《论语》《师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送东阳马生序》默写《论语》《陈情表》《春江花月夜》《念奴娇·赤壁怀古》2、2013“古诗文阅读”题目分析文言文阅读(5—9题),延续记人叙事类文章的选材特点,难度适中,第5—8题为选择题题型,题干、考点与往年相同,依次为实词、虚词、人物性格分析、对文意的理解,第9题为翻译题,3句,6分,与2012年一致,考点有重点实词解释、文言句式(主要为省略及倒装句)、虚词理解等。古诗鉴赏(10题),广东的高考试题在选材上偏好于宋代诗词,且不回避著名诗人著名篇目的考法,但2012年考查的元代诗歌,诗人及诗歌都是学生非常陌生的,今年又回归对宋词的考查,考点涉及情感、手法、语言。读懂古诗是鉴赏古诗的关键,《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吹》虽然是课外古诗,但“玉笛”“燕子”“柳”等意象,“修禊”等词语无不是课内所学的,所以,要读懂这首宋词,能活学课内古诗并知识迁题号内容年份广州卓越教育培训机构2020-01-13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评析第4页(共8页)移,自然就不是难事。可见,古诗考查的文本是课外的,知识点却是课内的,这对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及古诗鉴赏的备考是一个极好的启示。默写(11题),2013年的默写范围与以往的相比有重大改变,由原来的60篇(高中14篇,初中46篇)改为33篇(高中32篇,其中必修24篇,选修8篇,文言文10篇,诗歌22篇;初中1篇,即《论语》;2013年新增加文言文6篇,诗歌15篇),回归高中,开始重视选修的默写,以富有哲理、语言优美、句式整齐的语句为主,诗、词(曲)、文结合,必修、选修结合。附录:《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吹》分析张炎(1248—约1320)字叔夏,号玉田,晚号乐笑翁。先世风翔(今属陕西),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初大将张俊后裔。1290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曾北游元都谋宫,后失意南归。落魄而终。其早年生活优裕,日以文酒自误,词作多欢愉明畅。宋亡后,家道中落,多追怀往昔之作,格调悲凉凄婉。其词意度超远,语言清丽,善以清空之笔,状沦落之悲,堪为姜夔后劲。曾从事词论研究,对词的音律,技巧、风格,皆有论述。著有《山中白云词》及《词源》。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这是一首明写客中思家实则蕴含作者故国之思的小令。上片侧重写景,景中含情。起首写因笛声撩人心魄而引起思乡之情——“楼上谁将玉笛吹”。李白有《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小令从一开始便定下深沉的思念故乡、故友的感情基调。次句“山前水阔暝云低”,写作者因闻笛而起故乡之思,不禁引颈往故乡方向眺望,然而却是茫茫的一片春水和低垂的暝云,这一画面在缕缕凄侧的笛声中推出,更给人一种压抑、低沉的感觉。所谓景语亦即情语。在这两个画面的背后。读者似亦可窥见作者此时的心境。“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三四句继续写眼前所见之景。“劳劳”,忙碌貌。此句渭春天的燕子正忙着觅食、筑巢安家,而自己却流落千里,有如断梗漂萍,随波逐浪。“落落梨花雨一枝”。“落落”,孤独貌。白居易《长恨歌》中形容在仙界的杨贵妃的孤寂形象:“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张词显然是由此化出。并在前冠之以“落落”,更显雨中梨花之孤寂了。中国古代诗人似总喜以雨与黄昏为背景来寄托其愁绪,如“丁香空结雨中愁”等等,那么雨中梨花亦可作为寄托愁绪之意象了。上片侧重写眼前之景,景中含清,不言愁而愁自现。下片侧重抒情,将上片压抑在画面背后的愁绪直抒而出。下片前三句写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修禊”,为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已日(魏以后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游采兰。以驱除不祥,称为修禊。王羲之《兰亭序》中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卖饧时”,亦古代之风俗。寒食节这一天要食饧(糖)粥。此句谓寒食节将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将两个节日名列出,我们似可看到飘零异乡的游子正扳着手指算着临近的故乡节日。“故乡唯有梦相随”,一个“唯有”道尽了作者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深深苦衷。
本文标题: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评析(修订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35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