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2013年思想品德中考复习经验谈杨长俊)
12013年思想品德中考复习经验谈黔东民族寄宿制中学杨长俊第一:中考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根据近几年的中考特点和2013年的中考走向,就搞好考前总复习,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认识到位转观念。面对开卷考试,首先要澄清学生一个错误的认识,有些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允许带课本和资料,可以不用听课、看书了。开卷考试作为一种全新的考试形式,相对于闭卷考试而言,对单纯识记的内容要求少了,更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总体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所以,看书、听课很必要,一定要多看书、看好书。开卷考试的试题答案不可能在书上原封不动地找到,需要动一番脑筋,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就很难有完整的解答。况且,开卷考试有时间限制,要形成正确的答案,需要有思考时间,绝不能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查找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上。因此,必须要确保对基础知识的有效记忆。中考思想品德实行“开卷”考试是为了克服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它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更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认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这不是对学习要求的降低,而是学习要求侧重点的改变。没有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没有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理解,没有能力的切实提高,只靠翻书、抄书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因此忽视对政治课本的学习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所以,学生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一步一个脚印、从点滴做起夯实基本功。在复习过程中尤其要发挥主动性,克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就会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二.注重基础找联系。中考思想品德虽然是考查学科的重点知识和主干内容,但具体到某个试题,其考查的范围不会停留在某个具体知识点的考查上,而是突出知识的生活意义和现实价值,强调知识间的相关、相通、相连性,强调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融会贯通,最后落实到知识的综合运用上。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机械的记忆知识点,而要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找联系,找线索,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具体地讲就是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使之系统化、网络化,从而达到宏观上把握教材,微观上融会贯通。三、学以致用重实践。2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在夯实基础知识、把握知识之间联系的基础上,体会知识的现实意义,要结合时政和自身的生活实际多层次、多角度的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中考增加的活动探究类试题,就说明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意识,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生活,关心自我成长,让课本的知识和理论进入实际的生活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要善于运用教材知识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能认识、分析、评价社会生活,增强生活体验,丰富生活经历,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交融。尤其要注意教材中活动课的内容和《课程标准》中活动层次的要求,这些内容和要求往往是命题的重点,有条件做到的一定要亲自实践,暂时没有条件的也要模拟实践,将活动的目的、主题、思路、方法等内容一一列出,体会生活的意义和过程,以增强解题的能力。四.把握热点搞专题训练反映、体现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是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一贯原则,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试题时代性、教育性的要求。近几年中考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非选择题全部取材于时政热点,这就启示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尽量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定期归纳重大时政,抓住重大热点问题,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找出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联系点,形成专题具体做法是:在复习时,用教材知识去分析、解读时政热点,使教材知识活起来;在学习时政热点时,要分析其体现或包含的教材观点和原理,将时政热点落实到教材中。专题性复习既能系统归纳教材知识,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国内时事热点话题:1.中国与日本由于日本政府的钓鱼岛国有化政策使两国外交关系降到建交以来的冰点,两国执法力量在钓鱼岛的对峙空前,随时有擦枪走火的危险。2.由于日本钓鱼岛有化导致中国国内爆发空前反日,抵制日货的游行示威的浪潮。3.中国沈飞进行了歼31试飞,它是除成飞歼20外的第二款5代战机,中国是美国以外第二个同时拥有两款5代战机的国家。4.中国18大胜利召开,产生了以习总为首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完成领导人的新老交替。5.中国的航母舰载机顺利完成着舰我起飞测试,标志中国海军结束没有没有航母的时代。6.中国成功发射第十六颗北斗导行卫星,开始为亚太在区免费提供导行服务。7.中国1月17日成功进行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正好与美国同一天进行。8、地球毁灭论()2012.12.21)、醉驾等9、两会召开(民生、房价、医改、反腐、节俭)国际时事热点话题:1.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成功连任美国下一任总统。2.朝鲜进行“光明星三号”卫星发射,取得成功,安理会出台决议,加强了一系列加强制裁的措施3.日本极右翼人士安倍晋三当选日本新任首相,标志东北亚从此进入多事之秋。4.韩国选举产生了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虽然她本人曾经对中国非常友好,会说流利汉语,但在美国的大战略中,个人的态度是很难改变国家的战略的。5.菲律宾将南海黄岩岛争端将中国告上国际法庭,但中国表示不应述,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改变中国对南海的主权,这才有了点大国的霸道表现,中国终于不用只看列强脸色行事了。6.法国出兵马里,帮助政府军进攻极端势力控制的反政府武装。37.韩国第三次发射“落了好”终于取得了成功,韩国表示自己成了“宇宙强国”不过它的火箭第二节是由俄罗斯制造的。8.由于安理会的制裁以及在发射卫星上面美国对朝鲜和韩国的双重标准激怒了朝鲜,朝鲜宣布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当然作为老师要注意分析每年的中考热点,(构建和谐社会\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科技),2013年时政热点专题复习:(12月21日,“汉语盘点2012”揭晓仪式在京举行,经网民推荐、专家评审、网络票选等环节,“梦”、“钓鱼岛”分列年度国内字、国内词第一。据介绍,在票选阶段,“梦”作为年度国内字便一路领跑。南方日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该活动公布年度国内字结果时对“梦”字的解说是: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GDP赶英超法,一一兑现,“可见,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热点专题一、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风格)热点专题二、“中国梦”一定能实现(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全面小康)热点专题三、太空梦、航母梦与科教兴国热点专题四、维护国家安全(关乎钓鱼岛问题)热点专题五、弘扬雷锋精神(3.5学习日)热点专题六、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雾霾、沙尘暴、雪灾)热点专题七、现行宪法实施30周年热点专题八、“幸福”话题与创建幸福村居(城镇化)热点专题九、谣言止于智者,邪教定当铲除(法轮功、地球毁灭论(2012.12.21))热点专题十、未成年人保护(校园安全、营养餐)热点专题十一、食品安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点专题十二、民族团结(台湾问题)热点专题十三、“正能量”(最美现象):“参与”改变中国热点专题十四、做高素质的中国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热点专题十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五.举一反三善总结。在复习过程中,一方面要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要适当做一些训练题,两者结合才能取得好的复习效果。不论是学习基础知识,还是做练习,都不能机械死板,要能举一反三,做到学“活”,练“活”。学“活”,就是要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找出教材主干知识,抓住有运用价值,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如科技、人才、教育、环境、未成年人保护、公民权利与义务、基本路线、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练“活”就是面对大量的练习题、模拟题和各种复习资料,要善于选择,定期从内容与题型两方面归纳总结。从内容上分类,就是对相同或相近内容的题放在一起比较,总结答题角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涉及的内容范围等;从题型上分类,就是对同一题型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共同点。总结答题的规律。六.加强训练学方法。通过对近几年考生试卷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丢分,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而是没有正确把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突出表现为:审题能力差,答非所问;表达能力差,答案言不及义,不能正确使用政治概念恰当表述;考虑问题不全面,答案不完整;归纳、概括能力差,答案照抄照搬教材。要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4就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和有效信息,找准答题角度。(2)注意把握解题思路,对于同一材料、同一知识点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除了试题本身的设问角度外,还可以尝试从其他角度设问,并自己回答。(3)对重点题和典型题进行练后评析,分析失误之处,进行纠错,完善答案。(4)对往年中考试题进行分析也是必要的,自己先试着作答,然后对照原答案调整自己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第二:教学生学会如何在中考时(快速寻找答案)黔东民族寄宿制中学杨长俊中考政治是开卷考试,考试范围广(包括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的课本及时事政治),学生携带的资料多(除教材外,还可以携带各种复习资料,如《2013中考说明》、《中考模拟试题》、各种试卷等),而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只有60分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考场上于有限的时间内,更有效地利用教材和各种学习资料呢?换言之,如何尽快地找到考题的准确答案呢?是全体考生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在平常的政治课测试和复习当中,我们多数老师只是将试卷考后讲完答案就完事,很少教学生如何快速寻找答案,这是开卷考试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这要求我们老师每次考试后都要教学生如何快速寻找答案。一、从教材的(目录)中直接寻找答案目录是一本书的纲,是内容的高度浓缩,是内容中精华的精华,最简洁也最醒目。在政治中考中,一些考题的答案通过翻阅目录就可以找到。二、从课题下的“说明提示”中寻找答案政治教材每课下面都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说明提示”(也就是引言部分),简要地叙述本课的内容要点、学习的意义或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以及青少年学生应怎么做等问题。这些提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发展,重视价值引导,注重道德践行,恰好与中考的命题导向不谋而合。也正因为此,一些考题的答案就潜藏在课题下的“说明提示”中。三、从“活动课”中寻找答案中考政治一向重视考查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分析题”和“活动与探究题”是其具体的体现。这些题的答案往往就在一些“活动课”中。如“台湾问题”的有关答案要点与初三《思想政治》第二课第二节中的活动课《“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联系紧密;再如“环保问题”的有关答案要点与初三《思想政治》第三课第一节中的活动课《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密切相关。四、从资料中寻找答案(1)首先将中考说明的纲要知识点后(或老师整理好打印给学生,特别是好多学生没教材,)要求注明页码(在哪册教材上),这是考试的范围也是知识点出现的地方,一般选择题将考查这一问题.。在这里基本上能寻找到答案,(2)资料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扩展,有些时政热点问题教材上没有,而资料上有。这类试题的答案应从相关资料中寻找。当然,充分利用好资料的前提是筛选资料、熟悉资料内容,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只有这样,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大海捞针”的情形。这要求5第三:教会学生(常见题型解题方法与技巧)黔东民族寄宿制中学杨长俊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政治试题,联系政治重点、热点紧密,灵活性增强,答题形式往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与过去靠死记硬背相比,难度明显增大,很多考生感到很难适从,很多学生因不会解答而失分,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而是没有正确把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是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要求老师要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思品中考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下面我就以2012年中考试卷的内容谈各种题型的具体解题技巧:一、选择题选择题是中考的主要题型之一,目的是检验
本文标题:2013年思想品德中考复习经验谈杨长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4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