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5年安全质量总结
2015年度安全质量生产总结汇报材料一、2015年度施工完成情况二、安全质量体系及落实1、在总监的指导下,组织监理人员依据图纸、规范、标准、合同及监理程序,对在施工前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分部验收阶段的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全面的监控,履行现场质量、进度、安全、古墓、治污减霾相关监理责任。组织监理人员和新入职见习大学生,依据图纸、规范、标准、合同及监理程序,在施工前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分部验收阶段的质量安全控制和内业资料台账的管理,达到施工管理规范、工程资料齐全,积极完善工程技术资料,档案管理、质量安全隐患平台、项目管理信息平台相关工作,同时,协调监理组内部管理、外部协调以及各参建方的关系。2、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安全生产责任管理要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印发地铁土建工程信誉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和施工合同要求成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项目部共配备管理人员36人,现场各工种作业人员346人,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4名,质检工程师2名,落实《施工技术交底制度》、《图纸会审制度》、《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检查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班前交底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安全、环境及消防管理奖罚办法》、《应急管理》等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3、截止2015年底,项目部组织入场教育、常规性教育、专业教育共计41次,教育人数866人次,组织质量检查39次,发现问题126项,全部整改闭合。监理部召开监理例会17次、样板工程验收1次、验槽会议3次,施工前条件验收3次、三方碰头会25次,文物保护会议2次,迎接住建部检查会议3次,迎接监理协会检查会议2次,土方回填会议1次,管线保护会议2次,应急管理会议1次,安全生产月活动会议2次,质量创建活动12次,图纸协调会议2次,治污减霾会议3次,防汛会议3次,冬季防火检查会议3次,土方倒运协调会4次,共解决施工问题38项,参加专家论证会3次、参加地铁培训3次、信誉考核4次,技术巡检会议4次、观摩及参观会议2次、检测频率会议2次,参加临时用电培训2次,隐患排查治理与管控系统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2次,环境风险源调查报告讨论分析会议1次,参加演练培训会议2次,参加班前讲话9次,迎接监理公司检查5次,测量监测会议3次,质监站质量安全监督交底会议1次、设计图纸交底会2次、图纸会审2次,解决了施工阶段的相关问题,有力推动了施工进展和质量、进度、安全控制。4、针对工程管理特点主要从设计技术交底、图纸会审、条件验收、监控量测、甲乙控材料、治污减霾、隐患排查系统等进行细化,并下发监理人员,定期进行考核,提高了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同时,要求及时编制监理细则,促使监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过程中严格贯彻落实《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新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图集11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楼面;图集11G101-2板式楼梯、图集11G101-3筏板基础、GB50715-2011《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建质发【2015】1号《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分责任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建市[2014]130号)、《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等各项规范、标准,分部、分项等工程工序质量检查验收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均符合要求。5、人员培训和信息管理:组织监理学习《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地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管办法》、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土建工程)(试行)、冬季质量安全、施工前条件验收、工艺、控制要点、主体结构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脚手架施工、城市轨道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隐患排查管理系统以及监理质量安全控制要点、工程质量创建、地铁风险控制及管理各种培训学习16次,制定新员工培养计划,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6、督促施工单位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执行国家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登录地铁隐患排查系统,及时处理安全问题,做好安全风险管控和安全专业技术范围内问题的整改及落实,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落实班前讲话、治污减霾和日巡、周检、月检。7、依据车辆段场地规划、围挡、土方倒运、古墓开挖、民房拆迁、主体结构施工等施工进展和业主要求,专业监理人员及时进场,满足现场管控要求,明确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岗位责任制、工作内容及要求、制定新员工培养计划,定期组织培训,落实监理值班制度,确保施工监理过程中,能够全员、全工地、全过程的进行监督管理工程质量与安全,全面服务施工第一现场,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能及时反馈与处理,有效控制了工程的质量、安全,无任何安全、质量和管线事故,质量、安全处于可控状态。三、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及处理1、施工过程中,在主体施工的同时计划进行负一层(深基坑)外防水及土方回填,存在交叉作业,项目部与驻地监理协商在二层搭设双层隔离挑网,有效的防止了交叉作业中出现的高空落物,似的防水的施工安全顺利进行。2、主体钢筋绑扎存在不规范现象,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对分包队伍下发质量通知单,主管工程师监督落实整改到位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3、主体个别存在混凝土表观质量不美观,要求劳务队伍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进行整体打磨修补,待二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4、基坑周边材料堆放、机具、半成品堆放距离基坑较近,存在集中堆载过大,影响基坑稳定,存在安全隐患。要求及时转移堆载,严格控制基坑周边堆载。5、试桩技术交底不到位,现场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对土料、石灰、桩轴线和水准、桩施工顺序、桩孔填料、钻孔深度、夯击次数等控制施工工艺不熟练,不能有效地指导施工。要求施工前应对灰土的质量,桩孔放样位置等做检查准备工作,并对成孔阶段、夯填阶段等施工工艺进行控制,确保成桩孔的垂直度、桩孔直径,桩孔深度,夯击次数、总填料量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对于施工完毕的桩号、排号、桩数逐个与施工图对照检查。6、农民厨房液化气瓶未放置通风处、个别液化气瓶无检测合格证书。厨房煤气罐属于压力容器,内装液化气属于易燃,易爆品,必须有检测合格证明,且应放置在通风处或专门储藏室,确保有效的安全使用距离,采购燃气,必须从有资质的零售部门购买合格的液化气罐,并安排专人对液化气罐、压力表、检测合格证书、煤气管线等进行定期检查,防止液化气罐等老化发生安全事故。7、局部混合料颗粒偏大,筛子保护维修不及时、个别孔内落土量较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混合料拌合质量,严格控制土颗粒和石灰颗粒大小,及时维护筛土筛子,要做到随筛、随拌、随用,确保灰土挤密桩施工质量,同时要求认真组织施工,合理铲运土方,避免孔内落土,严格验孔,对落土不符合要求的进行重新钻孔验收。8、架体搭设立杆基础支垫不牢固,抛撑滞后、个别管件材质存在锈蚀、裂缝等缺陷。要求及时清理不合格杆件,按照设计计算高度和荷载大小设计进行搭设,立杆间距、剪刀撑、抛撑、扫地杆、外立面防护等按照规范及专项方案进行搭设,搭设前需对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及时组织安全检查和架体验收。四、治污减霾工作情况项目部把治污减霾工作纳入日常安全教育中,提倡项目部人员上班多乘车,少开车,教育作业人员,禁止在现场焚烧各种施工垃圾,作业中制造扬尘。将“治污减霾”工作列入每天工程例会议程,及时传达市、区及业主相关“治污减霾”要求,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预警措施落实。继续积极响应治污减霾应急管理,按照空气质量级别要求停止相关涉土、混凝土浇筑、灰土桩等作业,并投入有效的治污减霾设备,适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喷湿,防止工地内扬尘污染,确保冬季治污减霾效果,及时上报各种信息。五、对项目部工作评价2015年开工至今,安全质量整体工作平稳有序,从原材料进场验收、测量放线复测,到技术把控,项目部统筹安排,分工明确,能够贯彻落实各项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劳务队伍安全、质量培训学习,对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整改,全年无任何安全事故。六、2016年度安全质量工作管控重点1、常态化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持双证上岗问题。2、积极培训监理人员技术素质、业务素质、管理水平,加大监理人员资料文字水平的提高,重视内业资料管理。3、新规范、新标准、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掌握与学习。4、关注路基工后沉降控制、砼质量、地下结构防渗漏、房屋防水内大跨度及多联跨生产性库、棚类螺栓球型钢网架屋盖的制作与安装。5、重点关注涉及钢结构、大型构件吊装、大量砌筑工程等诸多危险作业以及装修安装施工阶段场地内同时有多家承包商交叉施工。
本文标题:2015年安全质量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61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