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5年考研大纲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里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习的基本理论、具体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3、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4、教学过程的三个侧面: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评价和反思过程虽然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5、教育心理学的作用A、教育心理学作为教育职业的重要科学基础B、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C、教育心理学对课堂实践的指导意义(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是心理科学在教育领域中得以纵深发展2、研究应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一)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1).中国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孔子他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孔子在学习心理方面提出“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辩——时习—笃行”七个学习阶段的思想;《学记》是世界上醉枣的教育专著,在书中提出许多教学原则,如“教学相长”、“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等,体现着教育心理学的思想。2).西方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结合——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是古老的心理学论著,提出三种不同水平的灵魂。从现代的观点看,亚里士多德所讲的灵魂是指生物体的机能。营养灵魂——植物所具有。其功能:通过营养维持个别植物;通过植物维持物种;感觉灵魂——动物所具有。除包含营养灵魂的功能外,具有感觉的功能,可以有快乐和痛苦,感觉的结果可以产生记忆和想像;理性灵魂——人类所具有。除营养和感觉灵魂所具有的功能外,又具有了理性认识和思维的能力。顺应这三种灵魂,亚里士多德提出必须实施三方面教育:人有植物灵魂,对人体进行肉体营养和繁殖————体育锻炼——使肉体不断完善人有动物灵魂,人有按决、愿望、知识——————智育————达到真理的大门人有理性灵魂,————————————————德育————达到完善的境界亚里士多德堪称是把古代西方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结合的典范。他的《灵魂论》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进行提供了哲学心理学的依据。3)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都非常重视在教育中运用心理学,并把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原基础。——捷克的夸美纽斯——‘教育应顺应人的自然本性’——瑞士的裴斯泰洛奇——“教育心理学化”——德国的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二)科学心理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冯特并没有直接研究教育心理学,但他的实验室实验对教育心理学家据此创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有很大影响。在美国,詹姆斯则致力于将心理学引进教育领域。杜威他极力将心理学的研究应用于教育问题。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桑代克(E.L.Thorndike),他是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一)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桑代克为代表二)发展期——从20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发展有如下特点:•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对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三)成熟期——从六十年代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向:•内容趋于集中•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注重学校教育实践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一)在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方面,向纵深方向发展。二)在研究方法上,呈多元化趋势。三)在学习体系上,由庞杂零散逐渐发展为具有系统和完善的体系。四)在研究视角上,向综合化和跨学科方向发展。五)在学习观上,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突出了学习过程的主动加工、高级思维和探究性活动;越来越重视学习者的社会文化互动。六)强调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二、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1、认知发展的—般规律与教育2、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阶段(一)认知发展观认知发展过程是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二)发展阶段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①特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通过探索感知觉与动作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形成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语言和表象尚未形成。②发展成就:客体永恒性;目标定向行为。【2】前运算阶段(2-7岁)①特征:A.具体形象性B.思维的不可逆性和刻板性C.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D.自我中心主义②发展成就:A.动作图式符号化B.语言迅猛发展【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①特征:掌握了一定的抽象运算能力,但运算仍依赖于具体事物的支持。②发展成就:A.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B.去自我中心主义C.进行群集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①特征:A.假设演绎推理B.青春期自我中心C.可逆与补偿D.思维的灵活性②发展成就:接近成人水平(三)影响发展的因素【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2】练习和习得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3】社会性经验:在社会环境中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4】平衡: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四)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A、皮亚杰在认知发展理论中,证实了儿童心智发展的主动性和内发性,也肯定了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环境因素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B、皮亚杰提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适应和建构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的建构主义发展观,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开创者C、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不是按照个体的实际年龄,而是按照其认知发展的差异D、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的发展理论,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年龄差异较大2)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批评A、生物化倾向以及忽视社会文化影响B、缺少积极的教育意义C、低估了儿童的综合能力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A、教育应当适合儿童当前的发展阶段B、教育应当促进儿童内部的积极主动建构过程C、教育应当确定个体的发展水平差异2、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一)文化历史发展论【1】两种工具的理论人类有两种工具:物质工具和精神工具(人类所特有的语言、符号)【2】两种心理机能①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以特定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②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人的高级心理机能起源于社会的交互作用。(二)内化学说【1】内化是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心智动作的转化。【2】高级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从外部的动作开始的,然后才内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3】内化的过程不仅通过教学来实现,也能通过日常的生活、游戏和劳动来实现。【4】内化的过程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教育与认知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1】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2】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依靠他人启发和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3】因此,教育要走在发展前面,要创造最近发展区。3、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一)教学要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小学:具体直接中学:抽象)二教育要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1、艾里克森的心里社会发展理论(一)0-1.5岁:信任对怀疑(二)1.5-3岁:自主对羞怯(三)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四)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五)12-18岁: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六)成年初期:亲密感对孤独感(七)成年中期:繁殖感对停滞感(八)成年晚期:完善感对绝望感总结: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引起心理发展的矛盾和危机。如果个体能够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和冲突,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形成消极的人格。八个阶段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前一阶段冲突的解决,而早期冲突也可能推迟到后期发展阶段中得到解决启示:A防患于未然B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症下药。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一)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二)习俗水平人际协调或好孩子定向阶段;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三)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良心或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启示:A应该首先了解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B儿童发展的顺序性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C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3、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四)心理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1、智能差异与教育【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与教育①智力包括两种因素: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②智商130以上是天才,50-70是轻度智力落后,35-50是中度,35以下是重度。③“超常教育”和“特殊教育”。针对智力落后儿童,更需要遵循个别化、直观化和充分练习的原则。【2】卡特尔的智力理论与教育①流体智力:基本与文化无关,非语言的心智能力,至30岁左右达到顶峰,随后逐渐衰退。②晶体智力:指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社会文化中习得的,人的整个一生中都在增长。【3】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与教育①智力结构从操作、内容和产物三个维度可划分为150多种独特的智力因素。②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内容:即心理加工的信息材料;产物:即心理加工的结果。【4】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①言语-语言智力②逻辑-数理智力③视觉-空间智力④音乐-节奏智力⑤身体-运动智力⑥人际交往智力⑦自我反省智力⑧自然观察者智力⑨存在智力【4】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与教育(亦称成功智力理论)①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②启示:A.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每一学习行为对智力发展的三方面的作用,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智力的全面发展。B.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利用并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C.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学校中进行合理选择,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5】总的启示①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和学业成绩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充分考虑这种差异。②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2、人格差异与教育【1】针对气质差异的教育①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②通过观察法和问卷法,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以因材施教。【2】针对性格差异的教育①三种分类:外向型和内向型;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独立型和顺从型。②启示同上3、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3】针对气质差异的教育③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④通过观察法和问卷法,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以因材施教。【4】针对性格差异的教育③三种分类:外向型和内向型;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独立型和顺从型。④启示同上4、性别差异与教育【1】智力方面【2】动机发展方面【3】归因方面启示:①尊重现实存在的性别差异,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坚持可接受性、可选择性和主体性原则,充分挖掘他们的智慧潜能。②避免性别偏向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三、学习以及理论解释(一)学习的一般概述1、学习的基本含义: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的分类体系学习主体分类;学习水平分类;学习性质分类;学习结果分类;学习主体分类:动物的学习、人的学习、机器的学习学习水平分类:①雷兹兰:反应性学习、联结性学习、综合
本文标题:2015年考研大纲教育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24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