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5年高一地理反思训练题(二)答案
12015年高一地理反思训练题答案(二)(2015.9.28)一、选择题1.A【解析】试题分析:有线电视信号传播依靠线路,而不受大气的影响;而太阳活动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离子与大气发生碰撞,形成极光;太阳活动与气候有关,影响旱涝灾害。故选A。考点:太阳活动2.A【解析】试题分析: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产生引力,可以吸引地球大气不向外扩散;而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地球自转周期适中等与地球上温度有关,与大气层存在无关。故选A。考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3.C【解析】试题分析:八大行星轨道按距太阳由近及远排序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故选C。考点:八大行星4.C5.A【解析】试题分析:4.根据图文资料,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是耀斑,A、B错。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是太阳风,C对,D错。5.在太阳剧烈活动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有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①对。尽量减少室外的活动,②对。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不实际,③错。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不现实,④错。A对。考点:太阳活动类型及对地球的影响。26.C【解析】试题分析:仅考虑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情况,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最合适推销的应是太阳辐射值高的一组城市。读图,根据图中等值线,贵阳、重庆、成都的太阳辐射值低,不适宜,A、B、D错。C对。考点:等值线图判读,我国年太阳辐射分布特征。7.A8.D【解析】试题分析:7.题目中描述的现象应该是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的表现,B、C、D都不属于太阳活动,所以都不正确。当太阳耀斑爆发时,可能会引起电网停电,A正确。8.当太阳耀斑爆发时,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造成中断;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产生磁暴;信鸽是靠磁场变化来确定方向的,因而也会受到影响;只有地球公转运动与太阳活动无关。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9.C10.D【解析】试题分析:9.卫星发射需要达到一定的速度,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和其他基地相比,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发射负载大,成本低,C对。文昌降水多,晴天少,风速大,A错。海南文昌人口密集,安全性较差,B错。地势平坦开阔,多阴雨,不利于跟踪观测,D错。10.人造卫星在大气圈顶部绕地球运行,A错。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转的角速度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不一定相同,只有同步卫星角速度相同,B错。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转的线速度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相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快。人造卫星此时处于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层次中,即地月系中,D对。考点:卫星发射基地的条件,地球运动的特征,天体系统等级。311.C【解析】试题分析:在12月22日至3月21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故选C。考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12.A【解析】试题分析:日地距离越近,地球公转越快,相同距离用时越少;图示四段中,丁—甲段日地距离最近,所以用时最少。故选A。考点:地球公转13.C【解析】试题分析:因黄赤交角大小的关系,所以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回归运动。故选C。考点:地球公转14.B15.C【解析】试题分析:14.读图,根据地轴北极倾向判断,A是夏至日,C是冬至日,图示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是从春分到夏至,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荡秋千,踏青插柳,B对。吃月饼,共庆团圆是中秋节,A错。放鞭炮,守岁迎春是春节,C错。望双星,鹊桥相会是七夕,D错。15.地球公转由B向D运动过程中,是从秋分-冬至-春分,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状况的是由赤道向南到南回归线,再向北回到赤道,只有C对。考点:地球公转的特征,不同时间的文化现象差异,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16.A【解析】试题分析:元旦时间是1月1日,1月初,地球公转位置在近日点附近,A对。7月初,在远日点附近,B、C、D错。考点:地球公转的位置,近日点远日点,二分二至日。417.B【解析】试题分析: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特点是从赤道向两极速度递减,B对。南北两极线速度最小,A错。南北纬60度处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C错。南纬30度和北纬30度的线速度相等,D错。考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特征。18.A19.B【解析】试题分析:18.北极星的视角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图中北极星的高度角很小,说明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低纬地区,A对。19.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根据地球自转速度,每小时转过15°,据此计算出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3个多小时,B对。考点:北极星高度与地理纬度的关系,地球自转的特征。20.C21.D【解析】试题分析:20.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图中线速度数值越向南越小,说明越向南纬度越高,所以该地在南半球;赤道的线速度为1670千米/小时,30°纬线的线速度为1447千米/小时,图中线速度数值介于二者之间,位于低纬度。21.纬度和海拔高度是影响地球表面线速度的两大因素。同样海拔高度,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R比同纬度的T处线速度小说明该地地势较低,地形类型应为地势较低的盆地。考点:地球自转线速度22.C523.D【解析】试题分析:22.由于静止轨道卫星定位在赤道某地上空35786千米的高度,故其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角速度相同,由于其距地心较地面远,故其线速度大于赤道上的对应点。23.为节省燃料,卫星发射应该选择线速度大的低纬度地区,故海南文昌最有利。考点:地球自转速度24.D【解析】试题分析: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S表示南极,N表示北极,A、B错。根据经度划分,从0°经线开始,向东是东经,向西是西经,根据图中经度,C错,D对。考点:地球自转方向,经度划分。25.C【解析】试题分析:太阳日是从太阳位于正午最大高度时开始,到下一次达到最大高度所用的时间,约24小时。恒星日是相对于某个遥远恒星,地球自转一周360°所用的时间,约23时56分4秒。图中表示太阳日的是a+b,C对。考点:恒星日,太阳日。26.D【解析】试题分析:随着卫星的不断变轨,公转轨道的长度发生巨大变化,卫星公转周期也不断缩短,故可判断在此期间卫星公转的线速度依次减小,角速度依次增大。D正确。考点:公转运动的速度27.A【解析】6试题分析:地球在公转时,由于黄赤交角和地轴空间指向不变,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五一劳动节一般介于“3月21日至6月22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所以本题C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8.C29.D【解析】试题分析:28.地球自转线速度赤道最大,约1670km/h;地球各纬度的线速度=赤道线速度*当地纬度的余弦值图中的M点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纬度大约是60°;乙图中地球公转的速度是一年中最小,是在远日点7月初。选C正确。29.低纬度地区适宜卫星发射,线速度大,利于进入太空轨道,利于节省燃料;四个基地中,海南文昌的纬度最低,利于卫星发射。选D正确。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30.C31.B【解析】试题分析:30.国庆是10.1,所以,我国每年国庆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C.③。31.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所以,图中地球公转速度①到②先变慢后变快,②到③逐渐加快,③到④先加快后变慢,④到①逐渐变慢。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光照图的综合判读。32.A33.A734.C【解析】试题分析:32.黄赤交角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所以选A。33.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并不总在赤道上,而是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BCD都是自转结果。34.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均变大,温带变小。选C。考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35.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周年变化,故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最南和最北界线。考点:该题考查黄赤交角的大小。二、综合题36.(1)①青藏高原②四川盆地(2)太阳辐射量与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太阳高度越大,大气透明度越好,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就越少,太阳辐射总量就越多。青藏高原海拔高,太阳辐射穿过的路程少,削弱少;晴朗天气多,云层薄,大气透明度好,故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四川盆地地势低,水汽不宜扩散,多云、雨、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3)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便渐次减少,极小值出现在极点。(4)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在同归线附近的纬度带上,由此向极点和赤道方向逐渐减少,最小值在极点。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赤道,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量也迅速递减,到极点时为零。夏半年与冬半年的辐射量差值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增大。【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可知,根据图中等值线的数值规律可知,图中①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而该地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图中②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而该地区位于我国四川盆地。(2)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地方位于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太阳辐射穿过的路径短,大气稀薄,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晴天多,云层少,大气透明度高,被削弱的少,故年太阳辐射总量高。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小的地方位于四川盆地,由于地势低,且盛行上升气流,空气中水汽多,湿度大,降水量多,8云层多,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因此年太阳辐射少。(3)根据图乙可知,全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方是赤道,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逐渐升高,太阳辐射量在随之递减,最小值出现在极地点。(4)根据图乙可知,图中夏半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方是回归线附近,从此处向两侧逐渐递减,最小值在极点地区。冬半年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方时赤道,从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少,极点处为零。考点:该题考查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及原因。37.(1)66°34'黄道平面(2分)(2)BD(2分)(3)画图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画在DA段的中点处)(2分)(4)夏(1分)因为夏半年公转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2分)【解析】试题分析:(1)图中平面③是黄道平面,即地球公转轨道面,角②是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和黄赤交角互余,为66°34′。(2)F位于赤道以北23°26′即23°26′N,太阳直射F时为6月22日前后;H位于赤道以南23°26′即23°26′S,太阳直射F时为12月22日前后。(3)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和地轴倾斜方向可以判断公转轨道图中的A、B、C、D分别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因此11月10日,地球位于其公转轨道上的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的位置。(4)从B到D位置,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因每年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地球公转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夏半年时间较东半年长。考点: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本文标题:2015年高一地理反思训练题(二)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36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