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与点评
1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与点评胡征善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7道化学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方法B.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C.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D.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答案】B【解析】蔗糖、淀粉及其水解产物(葡萄糖或果糖)、油脂及其水解产物甘油都是非电解质,但油脂的水解产物高级脂肪酸及其钠盐是电解质(高级脂肪酸是弱电解质,高级脂肪钠是强电解质)。【点评】本题涉及化学基本概念(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绿色化学方法(太阳能光解水);波谱分析法确定分子结构、石油裂化和裂解的生产主要目的。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镀锌铁皮的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待产生氢气的速率突然减小,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B.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C.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D.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答案】A【解析】B选项:安全火柴的火柴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物质硫化锑和氯酸钾,火柴盒的侧皮主要成分是红磷、二氧化锰和增加摩擦作用的玻璃粉。将火柴头浸入水中,硫化锑不溶于水,氯酸钾可溶于水,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是用来检验氯离子的,不能用来检验氯酸根(氯酸银可溶于水)。C选项:小火加热蒸发硫酸亚铁铵溶液,当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冷却析出硫酸亚铁铵晶体,抽滤并用少量酒精洗涤即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D选项:如果不小心皮肤上沾上强酸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即使沾上少量浓硫酸也不必用布擦),再用碳酸氢钠溶液洗;不小心皮肤上沾上强碱,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点评】本题以课本中的实验和实验中常见事故的处理为载体,考查金属活动性的利用、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蒸发操作和化学灼伤的处理方法。9.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Z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C.Ca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2只作氧化剂D.CaX2、CaY2和CaZ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答案】B【解析】根据“短周期元素”和“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2定电子层结构”可判断X和Z为F、Cl或H。且X、Y、Z“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8(Ca2+的核外有18个电子),若X和Z为F和Cl或Cl和H,即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分别为26和18,这是不可能的,只能是X为H、Z为F,那么Y为O。A选项:原子半径:O>F>H(O、F原子半径之比较用同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H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B选项:HF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其沸点比HCl、HBr和HI都高。C选项:CaO2水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a(OH)2和O2,Ca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选项:CaH2和CaF2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但在CaO2中Ca2+和O22—个数比均为1︰1。【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表)、原子结构、原子半径的比较、卤化氢沸点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物质组成等知识。10.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阴极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B.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H+浓度增大,使平衡224CrO+2H+227CrO+H2O向右移动C.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O4+4H2O通电2K2Cr2O7+4KOH+2H2↑+O2↑D.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1-2d【答案】D【解析】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阴极(不锈钢)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阳极(惰性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产生的H+使平衡224CrO+2H+227CrO+H2O向右移动,即生成K2Cr2O7,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阳极室中的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移向阴极室,平衡两室中的电荷。电解过程中实质是电解水,一段时间以后,阴极室KOH溶液浓度增大。D选项:在阳极室中,电解前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电解后若完全转化为K2Cr2O7,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1≤d≤2(准确地说这里的d是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值而不是比),铬酸钾的转化率α为100%≤α≤0。设1molK2CrO4有xmol转化为K2Cr2O7,即生成x/2molK2Cr2O7,还余(1mol—xmol)K2CrO4,故有:解得x=2—dmol即铬酸钾的转化率α=100(2—d)%【点评】本题以电解法制备重铬酸钾工业生产实际为背景材料,考查电化学知识和转化率的简单计算。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CH2CHCH2CH(CH3)2CH3CH2CH(CH3)2的名称为2,6-二甲基-5-乙基庚烷B.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最多可生成3种二肽|阳离子交换膜KOH稀溶液不锈钢惰性电极24KCrO溶液n(K)2(1mol—xmol)+xmoln(Cr)(1mol—xmol)+xmol==d3C.化合物是苯的同系物D.三硝酸甘油酯的分子式为C3H5N3O9【答案】D【解析】A选项:正确命名为2,6-二甲基-3-乙基庚烷B选项:最多可生成4种二肽:A-A、B-B、A-B、B-A(设丙氨酸为A、苯丙氨酸为B)C选项:苯及其同系物的分子通式为CnHn+6(n≥6),而题给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14,不符合苯及其同系物的分子通式。【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氨基酸失水形成肽、苯及其同系物的概念和由三硝酸甘油酯结构确定分子式。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C.用0.20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mol/L),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mol/L盐酸、③0.1mol/L氯化镁溶液、④0.1mol/L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①>④=②>③【答案】C【解析】A选项:常温下,将pH=3的盐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但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3+0.5B选项:NaHA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HA—的水解与电离(实际上HSO4—也能发生微弱水解),HA—的电离大于水解,溶液呈酸性,若HA—的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碱性。例如:NaHSO3溶液的pH<7,但H2SO3是弱酸C选项:不断滴加NaOH溶液,NaOH优先与HCl反应,而后再与CH3COOH反应,当CH3COOH完全反应时,生成CH3COONa,其溶液pH>7。而题给条件溶液呈中性,说明CH3COOH没有被完全中和。本题考查了反应的先后次序和水解知识。D选项: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及其移动,若只考虑AgCl溶解产生的Ag+,即c(Ag+)大小的排序是①>④=②>③,但因为题给的条件是指溶液中Ag+浓度,将AgCl放入0.1mol/L硝酸银溶液中,溶液中c(Ag+)稍大于0.1mol/L,故其中c(Ag+)最大——这是命题人设置的“陷阱”。【解析】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的知识,涉及了弱酸的稀释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由酸式盐溶液的pH是否可作酸的酸性强弱判断依据、碱中和混合酸的反应次序及其完全反应的判断、沉淀溶解平衡及其移动。13.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2AlO、23SiO、23SO、23CO、24SO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溶液X过量氨水气体甲沉淀甲无色溶液甲溶液乙白色沉淀乙过量稀盐酸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C.K+、2AlO和23SiO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D.23CO和24SO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答案】C【解析】X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体放出,可判断溶液中有23SO或23CO(一种或两种),4溶液中有23SO或23CO存在必没有Mg2+、Al3+存在;沉淀甲为H2SiO3(或H4SiO4),即溶液中有23SiO,无色溶液甲中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乙),说明甲溶液中有Al3+存在(乙为氢氧化铝沉淀),即原溶液中有2AlO,在过量盐酸中转化为Al3+。所以可作出如下判断气体甲可能是CO2或SO2中的一种或两种;沉淀甲只能是H2SiO3(或H4SiO4);溶液X中一定存在K+、2AlO和23SiO,可能存在23CO和24SO。【点评】本题要求根据实验流程图推断出某些离子的存在,进而判断其它离子的存在,并对相关的判断正误作出正确的评价。非选择题,共58分。26.[14分]已知:I2+2223SO=246SO+2I-。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物质Cu(OH)2Fe(OH)3CuClCuIKsp2.2×10-202.6×10-391.7×10-71.3×10-12(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加入________,调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_____________。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晶体。(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2,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____。(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mL。①可选用___________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②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uO、Cu(OH)2或Cu2(OH)2CO3;2.6×10-9mol/L;(2)2CuCl2•2H2O△Cu(OH)2•CuCl2+2HCl+2H2O(主要产物写成Cu(OH)2、Cu(OH)Cl、CuO均可)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水;(3)①淀粉溶液;蓝色褪去,放置一定时间后不恢复原色;②2Cu2++4I―2CuI↓+I2③95%。【解析】第(1)题:Fe3+在只有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存在,根据题给Cu(OH)2和Fe(OH)3的溶度积可知,Fe3+很容易形成Fe(OH)3沉淀而被除去,欲除去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3+,而又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应该加入CuO、Cu(OH)2或Cu2
本文标题: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与点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9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