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2013~2014学年上期体育单招语文模拟试卷下(含答案)
河北省保定七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体育单招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12分)1.下列各项语音与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A.雇佣.(yōng)空.白(kōng)估量.(liànɡ)开诚部公大相背弛B.芜.杂(wú)渐.(jiān)车帷裳相勖.(xù)责无旁贷浅尝辄止C.诽谤.(pàng)赍(..lài...)钱禊.(xì)事共商国是规行矩步D.诬蔑.(miè)东渐(jiàn)于海诅.咒(jǔ)雕虫小计游目聘怀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忱、坚忍不拨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B.由于发扬光大....了这种精神,这种了解,经过几百年就产生了近代科学。C.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D.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霸王”本是令许多人讨厌的一个词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提高,语言王国的“霸王”类词语逐渐兴盛起来,如浴霸、彩霸等。B.如果说,是历史造就了一个民族,那么必然是苦难在营造着国民之性格和公民之精神。一些重大的灾难正是以一种更加惨烈的方式,让我们看清一个国家的公民性格的养成。C.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D.2008年,奥林匹克的精神将随着“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火炬传遍世界,中国的古老文明也将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史册上写下浓重的一笔。4.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死生亦大矣③仰观宇宙之大④固一世之雄也⑤而今安在哉?⑥月出于东山之上⑦客有吹洞箫者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⑩然力足以至焉A.①⑥/②④⑧⑨/③⑤/⑦/⑩B.①⑥/②④⑤⑨/③⑦/⑧/⑩C.①⑥/②④⑦⑨/③/⑤/⑧/⑩D.①⑥/②④⑨/③⑦/⑤/⑧/⑩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⑤白露..横江,水光接天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⑦所以..游目骋怀⑧望美人..兮天一方⑨仰观宇宙..之大⑩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A.①②③④⑨B.⑤⑥⑦⑧⑩C.①③⑥⑦⑨D.②④⑤⑥⑧6.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建筑是凝固的诗:________;________。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________,________。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伫立(zhù)伉丽(kàng)无的放矢(shǐ)B.洞穴(xué)诠释(quán)应运而生(yìng)C.哂笺(shěn)杜撰(zhuàn)大模大样(mú)D.裁判(cái)埋怨(mái)家喻户晓(yù)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借代的一项是【】A.你们杀死了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B.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凡家能够?C.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D.无非是怕说错了丢乌纱帽。9.下面几副对联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①草堂留后世,诗圣薯千秋。②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③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A.杜牧林则徐辛弃疾B.杜甫岳飞李白C.杜牧岳飞李白D.杜甫林则徐辛弃疾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B.《论语》是语录体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思想。C.《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唐代乐府民歌的“双璧’’。D.《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二现代文阅读(每题4分,共32分)阅读下文,完成ll一13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11.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中“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弥留之际B.欲盖弥彰C.弥天大谎D.弥补过失12.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叶给人的感受()A.翠绿欲滴B.轻盈飘逸C.舒然展放D.高高耸立13.这一段描写荷塘,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下面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色多样化。B.因微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C.因微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D.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才引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个精彩的比喻。阅读下文,完成l4一17题。月光如流水一般,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①虽然是满月,②天上却有一层的云,③所以不能朗照;④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着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却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14.文中标有横线的地方都是叠音词,应依次填入的正确的一组是()A.轻轻薄薄淡淡弯弯B.静静淡淡薄薄柔柔C.轻轻淡淡薄薄柔柔D.静静薄薄淡淡弯弯15.文中加点的“这”指代的是()A.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B.不能朗照C.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不能朗照D.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16.“虽然是满月”,却“不能朗照”,作者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A.作者感到生活惬意,别有风味。B.它使作者摆脱了惆怅与烦恼。C.它与作者淡淡的哀愁和片刻的逍遥的喜悦感受相合拍。D.它与作者孤寂冷落的感受相一致。17.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主要是()A.月下的荷塘B.月的光和影C.荷塘上的月色D.月下的荷塘及月色三、古诗文阅读(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文,完成18一21题。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18、下面划线词解释正确的是()A、秦王还柱而走同“环”,绕着B、愿大王少假借之宽恕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攻击D、轲自知事不就成功1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捧着B.右手持匕首揕之揕:刺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谢D.图穷而匕首见穷:穷尽20.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A.图穷而匕首见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D.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21、判断下面论断哪个符合客观事实()A、荆轲之所以没有行刺成功,是刺杀秦王是逆历史潮流的做法,注定要失败。B、荆轲之所以追着秦王在大殿内跑,是秦王身边的大臣侍卫胆小怕事,自私自利。C、荆轲之所没有行刺成功,是荆轲想劫持秦王作为人质,然后跟秦国订立互不侵犯的和平条约。D、荆轲之所以没有成功,一是自己武功不够高超,谋事不周;二是缺乏得力助手。阅读下文,完成22一25题。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22.下面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诞(dàn)癸(kuí)殊(shú)峻(jùn)B.殇(shāng)稽(jī)骸(hái)晤(wù)C,悼(dǎo)禊(xì)骋(chěng)契(qì)D.嗟(jiē)觞(shāng)湍(tuān)曲(qǔ)水23.下列词语中加黑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全)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清流急湍(急流的水)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人之相与(交好)崇山峻岭(高)暂得于己(短暂,一时)C.感既系之(附着)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至,及)向之所欣(过去,从前)D.喻之于怀(比喻)其致一也(情趣)列坐其次(排列)列叙时人(一个个地)2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5.下列句中加黑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B.列坐其次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D.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26.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文)原先兴盛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27.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28.判断下列各句对错,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语段内容突出了
本文标题:2013~2014学年上期体育单招语文模拟试卷下(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3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