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 2014-2015学年计算机网络段考点题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复习题1.PPP协议是哪一层的协议(数据链路层)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的物理连接形式)3.要将报文交付到主机上的正确的应用程序,必须使用(端口)4.电子商务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工作模式,是实现网上购物、交易和在线支付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5.在实际应用中,如果知道了一个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要找出其相应的物理地址,解决这样的问题应该采用以下(ARP)协议。6.域名与(IP地址)一一对应。7.以下关于局域网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A)覆盖的地理区域比较小(B)误码率低(C)拓扑结构复杂(D)传输率高8.判断下面哪一句话是正确的(C)。(A)Internet中的一台主机只能有一个IP地址(B)一个合法的IP地址在一个时刻只能分配给一台主机(C)Internet中的一台主机只能有一个主机名(D)IP地址与主机名是一一对应的9.在数字通信中,使收发双方在时间基准上保持一致的技术是(同步技术)。10.关于TCP和UDP协议区别的描述,错误的是(D)(A)UDP协议比TCP协议的安全性差(B)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而UDP是无连接的(C)UDP协议要求对方发出的每个数据包都要确认(D)TCP协议可靠性高,UDP则需要应用层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11.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TCP最大段长度为1000字节,(勤思考研)若主机甲的当前拥塞窗口为4000字节,在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2个最大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发送的第一段的确认段,确认段中通告的吸收窗口大小为2000字节,则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1000).12.BGP是在(D)之间传播路由的协议。(A)主机(B)子网(C)区域(area)(D)自治系统13.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C)。(A)每个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独立地选择路由(B)数据报方式在传输数据前不建立电路呼叫(C)同一源节点发出的数据报按发出的顺序到达目的站节点(D)每个数据报的传输是独立的,与其他数据报无关14.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A)。(A)源系统、传输系统和目的系统;15.典型的局域网可以看成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网络服务器、工作站与(通信设备)16.FTP客户和服务器间传递FTP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A)。(A)建立在TCP之上的控制连接17.以太网采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是(CSMA/CD)。解题思路:介质访问方法18.下列网络设备中,能够抑制网络风暴的是(C)I中断器II集线器III网桥IV路由器(C)仅III和IV19.滑动窗口的作用是(流量控制)。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C)(A)网络的层次(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参考答案:C21.标准的URL由3部分组成,它们是(A,B,C).(A)协议类型(B)路径及文件名(C)主机(D)域名22.VLAN不具有的功能是(B,C,D)。(A)分隔网络段,提高网络安全;(B)建立路由表,提高分组转发能力;(C)建立更多网络,阻断网络通信;(D)广播域受限,流量被控制。23.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只使用了协议栈中的三层,分别是(A,B,C)。(A)物理层(B)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24.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将其划分为(A,B,C)。(A)LAN(B)WAN(C)MAN(D)CAN25.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内容应包括(A,B,D)。(A)保密性(B)安全协议的设计(C)计算机运行(D)访问控制26.属于网络层的协议有(A,C,D)。(A)IP(B)TCP(C)ICMP(D)ARP27.以下是关于交换Ethernet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B,D)。(A)Ethernet交换机是利用“端口/MAC地址映射表”进行数据交换的,它是利用“地址学习”方法来动态建立和维护端口/MAC地址映射表(B)Ethernet交换机帧转发方式主要分为直接交换方式、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与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C)使用直接交换方式的交换机首先完整地接收发送帧,并先进行差错检测(D)局域网交换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低交换延迟、支持不同的传输速率和工作模式与支持虚拟网服务28.以下哪种方法可以获得某个节点的MAC地址(A,B)(A)利用ARP协议(B)IPconfig命令(C)PING命令(D)IGMP协议29.一个IP报文在网络传送途中被分片,,生成了3个新的IP包分片,这三个分片中具有相同值的字段是(A,C,D)。(A)标识(Identification)字段(B)标志(MF、DF)字段(C)片偏移字段(D)目的地30.数据通信系统的三大部分是(A,B,C)。(A)发送端(B)传输网络(C)接收方(D)传输媒体31.TCP提供简单的无连接服务,UDP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错误)32.当异种局域网相连时需配置路由器设备。(正确)33.全双工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也不能同时接收。(错误)34.PPP协议中提供了一套方案来解决链路建立、维护、拆除、协商和认证等问题。(正确)35.CSMA/CD是无线局域网中最重要的一个协议。(错误)36.Ping命令主要用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正确)37.前同步码与帧开始定界符主要作用是在帧的传输中为了使接收端迅速实现同步。(正确)38.一个B类的子网掩码255.255.254.0的网络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512个。(正确)39.加密的密钥可以公开,解密的密钥需要保密的加密技术。(正确)0.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P3)1)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2)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层结构的因特网。3)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1.因特网的组成(P8)1)边缘部分(资源子网)2)核心部分(通性子网)2.三种交换方式在数据传送阶段的主要特点(P15)1)电路交换2)报文交换3)分组交换3.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P17)1)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2)不同使用者的网络——公用网、专用网3)用来把用户接入到因特网的网络——接入网AN,也称本地接入网、居民接入网4.网络协议(P25)1)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2)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语法;语义;同步。5.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P27)1)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2)七层协议的体系结构——OSI(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3)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4)四层的体系结构——TCP/IP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6.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网访问点(P30)1)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在许多情况下,实体就是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2)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协议和服务在概念上很不一样:首先,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使用本层服务的实体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实体是透明的。其次,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另外,并非在一个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都称为服务。只有那些能够被高一层实体“看得见”的功能才能称之为“服务”。上层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必须通过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3)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通常称为服务访问点SAP。OSI把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的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它可以与PDU不一样。7.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P36)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原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后两个为核心部分)。8.从通信的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看,有以下三种基本方式:(P38)1)单向通信2)双向交替通信3)双向同时通信9.导向传输媒体(P40)1)双绞线(局域网)2)同轴电缆3)光缆10.信道复用技术(P47)1)频分复用2)时分复用3)统计时分复用最基本的复用就是频分复用FDM和时分复用TDM11.数据链路层使用的心道类型(P63)1)点对点信道(一对一,点对点协议PPP,拨号上网)2)广播信道(一对多)12.数据链路层协议三个基本问题(P65)1)封装成帧2)透明传输3)差错检测(差错控制)ARP:用在局域网,找对方的物理地址。13.差错检测检错技术(P68)目前在数据链路层广泛使用循环冗余检测CRC检错技术。14.点对点协议PPP(P70)15.PPP协议的工作状态(P74)16.传统以太网表示最早流行的10Mb/s速率的以太网。(P77)17.高速以太网表示速率达到或超过100Mb/s的以太网。(P100)18.适配器的作用,即网卡的作用(P78)1)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的连接是通过通信适配器。2)适配器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进行数据串行传输的转换。19.CMSA/CD协议(P79)1)CMSA/CD协议的要的(P83)20.网际协议IP(P110)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1)地址解析协议ARP2)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3)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4)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IP地址现在由ICANN进行分配21.虚拟互联网络(P110)四种中间设备:1)物理层使用的是转发器2)数据链路层的是网桥或桥接器3)网络层的是路由器4)在网络以上使用的是网卡。22.间接交付和直接交付(P112)直接交付:在一个物理网络上把数据报从一台主机直接传输到另一台主机。间接交付:当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分别处于不同的物理网络上时,数据报由源主机通过中间的路由器把数据报间接地传输到目的主机的过程。23.分类的IP地址(P113)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IP地址就是给因特网上的每一个主机(或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32位的标识符。24.IP地址与硬件地址(P117)1)网卡物理地址存储器中存储单元对应实际地址称物理地址,物理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而IP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2)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帧的首部。在网络层和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地址。A类IP地址地址范围1.0.0.1-126.255.255.255;A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0.0.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的3次方-2=16777214台。B类IP地址地址范围128.0.0.1-191.255.255.255;B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的2次方-2=65534台。C类IP地址范围192.0.1.1-223.255.255.255;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2=254台。25.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P119)已知IP地址后,通过ARP协议寻找相应的物理地址。已知物理地址后,通过RARP协议寻找相应的IP地址。26.划分子网的基本思路(P128)1)划分子网纯属一个单位内部的事情。单位对外仍然表现为没有划分子网的网络。2)从主机号借用若干个比特作为子网subnet-id,而主机号host-id也就相应减少了若干个比特。IP地址::={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3)凡是从其他网络发送给本单位某个主机的IP数据报,仍然是根据IP数据报的目的网络号net-id,先找到连接
本文标题:2014-2015学年计算机网络段考点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43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