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2西城区高三一模文综主观题解(老蔺版)
西城区2012年高三一模文科主观题解法(老蔺版)(育新学校2013届文科班一模前试卷讲评主观题解法2013.2)37.(36分)人类社会在流动中不断地发展变化。主题1人才流动①据统计,从秦武王(秦孝公之孙)到秦王赢政,秦国先后任命21人为丞相。//②其中来自秦国的1人,来自楚国的7人,来自魏国的3人,来自齐国、赵国、燕国的各1人,另有7人不明国籍。//(1)根据材料,概括秦国丞相构成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和条件。(6分)第一步,确定时间和空间。时间:题干:秦国(战国)。材料:秦武王(秦孝公之孙);秦王赢政。空间:秦国。第二步,审题干,明确设问。关键词:根据材料;概括;秦国丞相构成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条件。疑问词:“什么特点”;“什么原因”“什么条件”?设问:1.根据材料,概括秦国丞相的构成,有什么特点?2.结合所学,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什么?3.结合所学,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条件是什么?第三步,材料分段,归纳大意。分段:本材料共2个独立语句。重复词:秦王;来自X国X人。归纳大意:①从秦武王(秦孝公之孙)到秦王赢政,秦国先后任命过21个丞相。②其中只有1人来自秦国本国,20人都来自其他诸侯国。第四步,结合所学(回归教材)。结合题干和材料回忆所学相关知识(历史名词),即使题干设问不要求结合所学,也应做为外围知识辅助理解题干和材料。教材中有秦孝公时的“商鞅变法”,与材料中“秦武王(秦孝公之孙)”相关内容。有“秦王赢政灭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内容。原因即背景,即以前发生的事情(根据因果关系论),因此应与秦孝公时的“商鞅变法”有关,必修+选修。教材中时代背景提到的有“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富国强兵”“任用贤能”“商鞅自魏来秦”“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等。“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游说各国,追求建功立业。”(文化氛围)“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秦国已确立中央集权”(政治背景)等。“背景”,是指对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条件”是指制约、影响事物发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因素。“背景”、“原因”、“条件”三者有时可以通用。但严格说来“背景”所包含的内容又比“条件”和“原因”更广泛。结合时间(秦武王(秦孝公之孙))分析。涉及选修教材内容较多。第五步,规范答案。特点:以外国人为主。(“外国人”说法似有不妥,其他诸侯国的人)原因: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秦国文化落后,为富国强兵统一中国而求贤若渴。商鞅自魏来秦,通过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这让秦国统治者看到了引进外国人才的好处。(2分。择一)条件:战国时期学术繁荣,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游说各国,追求建功立业。秦国君主权力集中,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为不拘一格引进外国人才创造了条件。(2分。择一)主题2城乡流动①15世纪晚期,英国失地农民纷纷涌入城市。//②1563年,英国议会制定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在没有书面许可的情况下离开其住地,否则将被逮捕和遣送。//③1795年,英国颁布《贫民迁移法》,允许居民在规定的教区内迁移。//④1846年,英国修改《贫民迁移法》,禁止对在某一教区居住5年以上者遣返原籍。//⑤至此,限制农村人口进城定居的政策名存实亡。//(2)结合所学,指出导致15世纪晚期英国失地农民纷纷涌入城市的事件;(2分)并分析18世纪晚期以来英国逐步放宽对人口流动限制的原因及影响。(6分)第一步,确定时间和空间。时间:题干:15世纪晚期(14xx年);18世纪晚期以来。材料:15世纪晚期;1563年;1795年;1846年。空间:英国。第二步,审题干,明确设问。关键词:结合所学;导致;15世纪晚期;英国;失地农民;涌入城市;事件。分析;18世纪晚期以来;英国;逐步放宽;对人口流动限制;原因;影响。疑问词:“什么事件”;“什么原因”“什么影响”?设问:1.结合所学,指出导致15世纪晚期英国失地农民纷纷涌入城市的事件是什么事件?2.结合所学,分析18世纪晚期以来英国逐步放宽对人口流动限制的原因是什么?3.结合所学,分析18世纪晚期以来英国逐步放宽对人口流动限制的影响是什么?第三步,材料分段,归纳大意。分段:本材料共5个独立语句。重复词:英国;农民(农村人口);法律(《xx法》政策);规定;迁移;教区;遣送(遣返)。归纳大意:①15世纪晚期,英国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②1563年,英国议会制定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得离开其住地。③1795年,英国颁布《贫民迁移法》,允许居民在教区内迁移。④⑤1846年,英国修改《贫民迁移法》,禁止遣返原籍。至此(1864年即19c中期),限制农村人口进城定居的政策名存实亡。第四步,结合所学(回归教材)。15世纪,欧洲很多国家都出现圈地运动,尤其英国在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后,进一步推动圈地运动,导致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此外教材中没有其他事件可能导致农民涌入城市。15世纪晚期,英国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手工业和海外贸易发展。毛纺织发达,圈地运动导致农民失去土地,失去生活来源,被迫进入城市。1563年,英国议会制定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得离开其住地。教材中没有对应内容。当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手工工场和城市的规模都不大,无法接受大量的无地农民,禁止法令应为了维持社会稳定。1795年,英国颁布《贫民迁移法》,允许居民在教区内迁移。教材中没有对应内容。但是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后,“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放松居民迁移应与其有关。1846年,英国修改《贫民迁移法》,禁止遣返原籍。教材中没有对应内容。但是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基本结束后,1846年英国允许居民迁移的影响,应涉及到自由劳动力、工业化、工厂化和城市化等内容。对应时间分析,非常必要。第五步,规范答案。事件:圈地运动(2分)原因:工业革命开始后,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工厂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2分)影响:大量人口涌入工厂和城市,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4分)主题3思想流动①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②该学说很快流传到世界各地,衍生出社会达尔文主义。//③英国人斯宾塞最早将进化论推广到人类社会,他认为竞争能够创造出最优秀的社会和最优夯的人,穷人是无法适应竞争环境的人,最好任其死掉。//④德国学者认为,不同种族为生存空间而斗争,成功的种族必将扩大其生存空间。//⑤美国学者认为,达尔文的新方法解释了现实世界中“合适”的白种人自然地凌驾于其他“退化”了的有色人种之上的现象。//⑥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人类同样适用“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⑦1912年,中国工业建设会认为“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⑧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进化论。(12分)第一步,确定时间和空间。时间:题干:无。材料:1859年;1895年;1912年;1916年。空间:世界各地;英国;德国;美国;中国。第二步,审题干,明确设问。关键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评价,进化论。疑问词:无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进化论。第三步,材料分段,归纳大意。分段:材料共3段,8个独立语句。重复词:评价题型与重复词无直接关系。归纳大意:①②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后很快流传到世界各地,并衍生出社会达尔文主义。③英国人斯宾塞最早将进化论推广到人类社会,他认为人类社会也是优胜劣汰。---为英国的殖民扩张侵略寻找依据。④德国学者认为,成功优秀的民族应该拥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为德意志(民族)扩张寻求理论支持。⑤美国学者认为,为白种人优于有色人种的种族歧视政策辩解。⑥⑦⑧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以社会进化论思想为理论依据,提出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学习西方民主科学的主张。⑥1895年,严复“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社会制度变革的思想(严复维新思想)。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面临民族危机,维新变革(君主立宪)的思想开始传播。⑦1912年,中国工业建设会认为“产业革命的竞胜争存”。---中华民国建立,“实业救国”思潮,推动“短暂春天”的出现(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⑧1916年,陈独秀认为:“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新文化运动中学习西方“民主科学”。第四步,结合所学(回归教材)。1859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改变了人类对生物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1859年之后的英国工业革命率先结束,处于殖民霸主地位,英国人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也是优胜劣汰是为当时为英国的殖民扩张侵略寻找依据。1859年之后的德国完成统一,二次工业革命后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夺取更多的殖民地,同英国发生矛盾。德国学者认为,成功优秀的民族应该拥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为德意志(民族)扩张寻求理论支持。1859年之后的在独立之后仍保留了奴隶制,1865年南北战争后,废除奴隶制,种族歧视至今仍然存在。美国学者认为,为白种人优于有色人种的种族歧视政策辩解。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面临民族危机,维新变革的思想开始传播。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实业救国”思潮,推动“短暂春天”的出现,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15年新文化运动中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学习西方的近代工业、资本主义制度和启蒙思想。注意时间,对应各个国家的时代背景,中国则是阶段特征。第五步,规范答案。注: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按照思维层次给分。第一层次,从一个角度用一个材料或所学来论述(3分)第二层次,从一个角度用多个材料或所学来论述(6分)第三层次,利用材料和所学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9分)第四层次,利用材料和所学综合不同角度进行论述(12分)积极影响的角度:达尔文进化论改变了人类对生命起源与发展的看法,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达尔文进化论演变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后,传播到中国,成为中国人进行政治变革、发展实业、引进文化的理论依据,消极影响的角度;达尔文进化论从自然世界推广到人类社会,成为统治阶级剥削弱势群体、推行种族歧视的工具;成为西方列强进行殖民扩张的理论依据,自然科学的角度:作为自然科学,达尔文进化论改变了人类对生命起源与发展的看法,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社会科学的角度:达尔文进化论被机械引入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不是科学地解释人类社会进步的理论,但在实践中产生了复杂的社会影响.综合不同角度来论述:如,达尔文进化论之所以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主要取决于人们自身所处的时代与立场。反对封建神学的人、为统治秩序辩护的人、为殖民扩张辩护的人,落后国家中为民族崛起而奋斗的人,都从进化论中各取所需.评价题:评价类主观题通常是通过“评价”、“评述”、“评析”、“认识”、“看法”等引导词来提问,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的分析和评价关键在于要与历史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特征相结合,揭示那些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影响。第一步,判断。正确,或者错误。(积极影响或者消极影响。)评价标准:1.结合时代背景(条件)评价,不应以现代标准。评价人物要看阶级属性,阶级属性决定了思想和行为(历史唯物主义观).评价洋务运动;新政,(封建地主阶级);维新运动(资产阶级);评价孔子、老子(没落奴隶主贵族);罗斯福新政(资产阶级)等。2.一分为二,正反两面分析(利或弊;主观和客观),同时要有重点,有主次之分。3.动态,发展的标准评价,避免孤立,静止地看待问题。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计划经济。第二步,论据。分析原因,一方面或多方面。表面现象或者内在因素(原因)。第三步,结论。归纳综合,提升到规律或理论(体系)层面。关于开放题:以近两年来的北京试卷最有特点。与外省市(上海广东)试卷相比,北京卷开放的不是史观,即不要求考生独立阐释自己的观点,而是以课本的历史观点为依托,以开放式的答案、
本文标题:2012西城区高三一模文综主观题解(老蔺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6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