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20151教师的专业发展研修日志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只有充分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使教师的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因此,必须抱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寻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资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书籍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特别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坚持全新理念,坚持量变与质变。坚持德育为先的理念。教育是国家的公益性事业,它关乎到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教师必须以正确的理论教育人、塑造人,才能推动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积极进步。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实现成功教育的关键。如何提升教育教学技能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精通电脑是教师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功;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观条件;不断学习充电是教师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源泉;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是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必经之路;爱岗敬业是教师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硬道理;教师保持健康,是提升教育技术水平的根本。三、教师的以身作则方面的表率“以身作则”这个教育原则最早是我国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以后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也提出“行高于知”的观点,意思是说,言教不如身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那双双纯洁无瑕的眼睛,既包含有对老师知识的渴求,也包含有模仿老师一言一行的愿望。教师对于自己的言行更应注意严格要求。身教还包括对教学的负责精神。教师对自己所担任的课程,要做到讲课认真,板书工整,批改仔细,辅导耐心。教师教学态度上所表现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学生也会像老师那样在听课和完成作业时,做到严肃认真。以身作则还要做到不要忽略生活细节。学校内外、课堂内外、不管有无学生在场,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时时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并且把自己的生活习惯约束在道德范围之内。教师切忌“不拘小节”,以免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以身作则还表现在教师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一旦发现自己错责了学生,就要实事求是地纠正过来,不文过饰非,不强词夺理。教师只有严于解剖自己,才能对学生实行严格要求,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在学习与践行中升华师德黄志龙有人这样描述他心中的每个教师和教师的工作:“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育就是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的神圣事业。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教师的工作对面对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一个教师若师德修养不够,纵然他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师德高尚的教师的物质生活即使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他们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他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他们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并驾齐驱为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育人”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拥有良好的师德,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优雅的语言、规范的行为和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启迪、塑造、感染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学生,那我们的学生将沐浴在师德无限魅力的阳光雨露中健康地、快乐地成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理论知识掌握的多么丰富出色,如果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其理论的说服力是苍白无力的;或者说,在实践过程中,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反思与感悟,势必会多走弯路。因此,参加社会实践,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才能有效地提高师德修养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和复杂人际的红尘俗世里的教师,他的灵魂是不是天底下最健康的灵魂呢?教师也是凡人,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一个洁净的灵魂,需要自身通过不断的自省和学习。只有不断地完善、提高自我修养,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的领路人。一要坚定科学的社会理想和信念,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激发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理想、信念是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人们的社会理想和信念,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及其文化需要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思想品德教师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都接受了系统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教育,对此有较深刻的认识,基础较其它课程的教师要扎实,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坚定社会理想和信念的意义。在我国现实社会中,最高社会理想和信念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社会理想和信念是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每个教师的社会理想和信念,都应当以此为依据,都要为人民谋福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商品交换原则渗透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必然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出现了一部分人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动摇、道德滑坡、人生价值观错位、羡慕以至追求腐朽生活方式等客观事实,出现了国家意识、集体意识、互助精神、奉献精神的弱化现象。作为有着较高文化素养和深刻分析力的人民教师,有着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就能正确对待理想和信念与现实的矛盾。教师所肩负的培养下一代的特殊使命,决定了教师确立远大的科学的社会理想和信念,有着独特的示范意义。新世纪的人民教师,要自觉加强学习,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为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是教师,其表现和作为可能会有很大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各自的职业理想和信念追求不同。有的热爱和专注于教育事业,锐意追求职业理想和信念目标,从而激发出无穷的内驱力和创造力而有所成就;有的缺乏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不安心和专注于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也有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致使其创造力处于抑制状态,很难有所作为或事业有成。著名的老一辈教育家吴玉章先生,桃李满天下,功德载口碑。他把自己的一生心血都倾注到教育事业上,“春蚕到死丝方尽,人到期颐亦不休”。这种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和献身的精神,是他建立丰功伟业的强大动力。魏书生老师的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集中在“教书育人”的教学观念上。正是在这种深层次心里动力推动下,魏书生才能用真善美的高标准规范自己和教育学生。确实,只有那些具有崇高教育理想和远大抱负,并能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工作的教师,才能享受到事业成功的喜悦。教师对教育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决定着其一生事业的成败。当然,“安贫乐道”不再是当代人民教师人生价值衡量标准。教师的生活理想和追求是实现社会和职业理想的生活基础,提升生命价值,丰富生命意义是教师实现生活理想信念的最高形式。教师如果只求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满足,忽视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那么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应该追求物质生活幸福和精神生活幸福的统一。二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学生观和教育观。1树立正确的教师发展观,从教育目标上看,有以下三层含义。首先,发展观强调教育为未来培养人才。新世纪教师应进一步体会邓小平倡导的教育“要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未来培养人才。这就要求教师纠正那种认为教育就是为现实培养人才的传统观念,确立教育不仅是为现实培养人,更重要的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观念。其次,发展的主体既有学生,也有教师,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应该充分认识“反哺文化”现象,即看到学生在许多新知识、新观念、新行为方式等方面常常是成人的教师。许多教师承认,学生的电脑知识比自己的丰富,学生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比自己强,学生的思想观念更开放。因此,发展不再是学生单主体的发展,而是师生双主体的发展。第三,确立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在教育经费投放和教师智力资源使用的时候,要自觉考虑到未来的教育教学质量的保持与提高,并形成良性循环。强调教师的终身学习,使教师边工作边发展,从而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2、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就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仅仅是教育的对象和客体的传统观念,确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处处体现其主体性,使之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首先,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有思想情感的人。当学生的思想情感得不到教师的尊重时在内心深处会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只有当他的思想情感受到教师尊重的时候,他才会刻苦努力地学习。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第三,有个性的学生,更有创造性。研究发现,越是有个性的学生,越是有创造性。在历史上,那些让教师感到奇异的学生,后来往往做出了惊人的发明创造。3新世纪的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第一,确立新的教育本质观。新的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不仅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而且是文化改造和创新的社会活动。教育不仅要传递人类已有的文化知识,还要为变革社会服务,不断创造新文化。第二,确立生活教育观。这里的生活概念是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生活世界是基础性的、本源的,同时也是真实的。生活世界具有无限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教育应当回归生活,回归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因此,教育应该关注、指导和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用新生活。第三,理解学生的生命世界。教心必先知心。教师就必须先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而要理解学生,则必须理解学生完整的生命世界。在学生的生命世界中,情感的需要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在父母都忙碌不已的当今时代,学生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和理解。第四,教师要树立团结协作观。新世纪中国的人民教师,从职业领域来看应当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榜样和模范集体。在社会主义师德修养中,教师应自觉展现“发展性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师德修养的先进性,也才能真正起到师德修养的激励、引导作用。三要优化智能结构,终身学习,加强施教能力。建立合理的智能结构,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现代教师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教师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积极钻研和精通业务,用人类创造的知识武装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对学生和家长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表现。这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师德修养价值。教师优化自身的智能结构,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热爱科学,提高科学素养。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想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当成为爱科学、学科学的楷模,不断学习最新科技成果,把不断发展的科学知识随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充分发挥科学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2、不断更新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吸取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状况对学生影响很大。一个教师如果孤陋寡闻,学疏才浅,或者以落后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教育学生,传授陈旧的知识,那都是失职。是不道德的行
本文标题:20151教师的专业发展研修日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2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