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3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生物答案及解析
2013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生物答案及解析细胞的组成成分1.(2013重庆卷)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答案】A【解析】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因此人体活细胞内数量最多的元素是氢,A正确;DNA是脱氧核糖核酸,含氮碱基有A、G、C、T四种。RNA是核糖核酸,含氮碱基有A、G、C、U四种,所以DNA和RNA的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B错;在细胞的表面,具有细胞识别、信息传递功能的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C错;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还有少量的P、S。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某些脂质如磷脂还有N、P,D错。答案选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2.(2013重庆卷)题2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淋巴细胞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C.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D.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答案】D【解析】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体内获得的效应B细胞,A错;②过程中使用胰蛋白酶,主要是用于获得单个的动物细胞,B错;③是融合的细胞,如果只考虑两两融合,则包括浆细胞自身的融合,骨髓瘤细胞的自身融合,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三种情况,C错;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它不仅具有浆细胞的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特点,同时又具有骨髓瘤细胞无限增殖的特点,D正确。答案选D。实验3.(2013重庆卷)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D.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答案】C【解析】酵母菌不管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会产生CO2,所以不可以根据其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了CO2来判断它的呼吸方式,C错。答案选C。免疫调节——过敏反应4.(2013重庆卷)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答案】B【解析】过敏反应不是因为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而是因为免疫失调,把不是抗原的物质当成了抗原,A错;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是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正确;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抗体,吸附在了某些细胞的表面,C错;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而不是自身免疫性疾病,D错。答案选B。植物细胞的组织培养5.(2013重庆卷)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答案】B【解析】在植物体细胞杂交中,要先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以除去细胞壁,再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才能得到融合的细胞,B错;答案选B。光合作用6.(2013重庆卷)题6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答案】D【解析】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而不是叶绿体基质中,A错;暗反应已经限制了光合作用,所以光合作用速率不可能再提高,B错;由图可知,t3—t4,是因为加入了CO2,所以光合速率才提高的,C错,t4后的短暂时间内,由于叶绿体基质中累积有一定量的ATP和[H],没有了光反应,但是暗反应还在进行,所以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增加,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D正确。答案选D。神经体液调节、群落生态系统7.(2013重庆卷)Ⅰ.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超强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运动员出发后心跳加快,是________调节的结果;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的特点。(2)出发后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上维持相对稳定,这是____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途中运动员大量出汗,造成血浆的升高,故应及时补充水分。(3)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运动员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是。Ⅱ.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题7-Ⅱ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图中,0→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__________;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型将是。(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7.【答案】Ⅰ.(1)神经和体液作用时间较长(2)产热和散热渗透压(3)大脑皮层Ⅱ.(1)样方法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弱光乔木(2)碳元素(CO2)【解析】Ⅰ(1)在马拉松长跑中运动员出发后心跳加快是由于交感神经释放的肾上腺素递质能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使血循环加快,以提供更多的O2和能量,这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结果;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作用时间较长的特点。(2)出发后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作用下,肌肉细胞新陈代谢增强,物质氧化分解速率加快,产热增多,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上维持相对稳定,这是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途中运动员大量出汗,水分丢失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造成血浆的渗透压升高,故应及时补充水分。(3)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运动员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是大脑皮层。Ⅱ.(1)对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O→a,物种①密度上升,远远是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密度在增大;由题可知,该陡坡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灌木三个阶段,植物在不断的在更替,影响其更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阳光,所以,b→c,之所以能够逐渐降低到最后稳定下来,是因为其对于弱光有一定的耐受性;随着物种的更替,最终在改陡坡占主导地位的将是乔木。(2)植被的覆盖面积增大,而植物的最大作用就是将空气中的CO2固定成有机物,供其他生物利用。人类遗传病8.(2013重庆卷)某一单基因遗传病家庭,女儿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现型均正常。(1)根据家族病史,该病的遗传方式是;母亲的基因型是(用A,a表示);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患病的概率是(假设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是1/10。结果用分数表示)。在人群中男女患该病的概率相等,原因是男性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自由组合。(2)检测发现,正常人体中一条多肽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在患者体内为仅含前45个氨基酸的异常多肽链。异常多肽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此导致正常mRNA第位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3)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其基本过程是用标记的DNA单链探针与进行杂交。若一种探针能直接检测一种基因,对上述疾病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时,需要种探针。若该致病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为“┄ACUUAG┄”,则基因探针序列为;为制备大量探针,可利用技术。8.【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a1/33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2)基因突变46(3)目的基因(待测基因)2ACTTAG(TGAATC)PCR【解析】这是一个单基因遗传病,且女儿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现型均正常,那么这只能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母亲的基因型为Aa;弟弟的基因型可能是AA(1/3),也可能是Aa(2/3)。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1/10,那么A的频率为9/10,则AA的概率为99811010100,Aa的概率为191821010100,aa的概率为1111010100,那么该女子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81/99,为Aa的概率为18/99,其子女患病的概率为21811399433。在减Ⅰ中,发生基因重组,染色体自由组合。(2)基因控制性状的表达,所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发生了基因突变,造成编码该多肽的基因序列发生了改变;只编码45个就停止了,那么就是在46个密码子的时候变成了终止密码子。(3)DNA探针技术又称分子杂交技术,是利用DNA分子的变性、复性以及碱基互补配对的高度精确性,对某一特异性DNA序列进行探查的新技术。其基本过程就是用标记的DNA单链探针与目的基因(待测基因)进行杂交;需要两种探针,A和a的探针;对应的mRNA的逆转录DNA序列的互补链(探针)序列为ACTTAG(TGAATC);DNA的大量制备可采用PCR技术。酶、免疫调节、蛋白质9.(2013重庆卷)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实验步骤:A.分组实验组:培养基+L—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对照组: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____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分组生长状况L—天冬酰胺含量培养液细胞内实验组①缺乏缺乏对照组正常缺乏正常结果分析:该实验利用了酶的_____特性;表中①应为;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答案】(1)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专一性抑制能合成L—天冬酰胺(有合成L—天冬酰胺的酶)(2)免疫(拮抗)酶被分解失活(3)对肿瘤细胞有专一性杀伤作用,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解析】(1)根据生物学实验的对照和单一变量的原则,实验组:培养基+L—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对照组:培养基+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由于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天冬酰胺这种氨基酸,增殖被抑制,而对照组的正常细胞能合成天冬酰胺,所以能正常增殖,在这个实验中,利用了酶的专一性。(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免疫反应,外源性酶是作为抗原而存在,进入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失去疗效;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在消化道内,酶作为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失活而失去疗效。(3)根据实验结果,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对肿瘤细胞有专一性杀伤作用,对正常细胞无影响的特性。
本文标题:2013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生物答案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3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