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1-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下列图片所示的生产工具中,用于农业灌溉的有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中国古代的灌溉工具2.圆明园中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由官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这说明当时A.我国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B.官营手工业仍具有较高技术水平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D.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的信息,可以看出官营手工业仍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故B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这一时期的史实,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B。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成就-2-3.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刚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A.柜坊、飞钱开始问世B.开始突破传统商业的时空限制C.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D.流通领域出现纸币“交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史实,宋代商业的特点有,突破了传统商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据考古发现,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故选D。柜坊、飞钱开始问世现象是唐代,排除A;唐代开始突破传统商业的时空限制,排除B;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于明清,排除C。所以答案为D。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宋代的商业成就4.下面是封建社会实行的均田制示立图,对此错误的是A.均田制开始实行于隋唐B.均田制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C.均田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D.均田制下的农民必须对国家承担义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均田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故选A;均田制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排除B;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排除C;均田制和租调制相适应,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3-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故排除D。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均田制5.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对其数据变化所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B.客观上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D.中国民族工业纷纷破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6.下列中国近代工业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汉阳铁厂D.发昌机器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以及天津机器制造局。故排除AB;发昌机器厂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伙设立的。是中国近代第一家资本主义工业企业,排除D;汉阳铁厂是洋务派张之洞在汉阳设立的民用工业,故选C。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4-7.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附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造成“小品”所反映”法币满地”理象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D.中国经济结构趋于完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材料里的关键字:民国杂志、法币满地、路不拾遗。材料主要反应的一个信息就是:法币在中国发行过度,出现严重的货币贬值,出现了“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联系所学的知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导致市场上法币大量的流通,物价飞涨的严重情况。故选A。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中国经济结构趋于完善不符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排除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8.“单干遨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竞支部。”这首敬遥反映了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953-1956年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农业采取合作化的道路,从临时的互助组发展到初级社,再发展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这与材料所述相符,因此选B。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各地农村大办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于1979年,以家庭为单位,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中共八大经济方针是指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都与材料所述情景不符,排除ACD。考点: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农业合作化运动9.右图是某一时期的宣传画,它宣传的是-5-A.“三大改造’运功B.第一个五年计划C.“文化大革命”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宣传语的关键词是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195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创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进而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D正确。“三大改造’运功是1953年到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A;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年到1957年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排除;“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排除C。故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0.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工业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发展D.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推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计划性、指令性产品的数量在减少,说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发挥作用,本质上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故选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目标是1992年,排除A;材料中毕竟有相当计划经济的痕迹,排除B;邓小平“南方谈话”是1992年,排除D。考点: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6-11.歌曲《春天的故事》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其中“画了一个圈”是指A、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D、开发开放浦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Com]1979年以前,深圳还是一个破落的小渔村;1979年,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决定改革开放,于是在深圳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决定引进外资,建设经济特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于是才有了今天的深圳。歌曲就是邓小平倡议的建立经济特区的成功写照。故选A。1984年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排除BC;1990年开发开放浦东,排除D。考点: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改革开放12.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军政府命令“几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材料共同反映出清末民初的移风易俗具有明显的()A.民主色彩B.共和色彩C.封建色彩D.政治色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间是191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剪发不算革命”“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说明剪发与革命联系在一起,故D项正确;1911年中华民国尚未成立,所以A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的剪发易服就是要清除清朝封建痕迹,故排除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13.16世纪初,有位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材料中“在它的中央”是指A.西班牙是世界的政治中心B.西班牙是世界国力最强大的国家C.西班牙是欧洲的商贸中心D.西班牙是欧洲文明最发达的国家【答案】【解析】C试题分析:-7-“世界的边缘”指新航路开辟前,传统的商路中心在地中海,西班牙在新航路开辟前,是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它的中央”指新航路开辟后,商路中心由地中海移到大西洋,西班牙因其远洋探险,带来丰厚的财富,西班牙的国际地位的提高。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西班牙是世界的政治中心,排除A;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西班牙是欧洲文明最发达的国家,排除D。故选C。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14某班同学在收集“欧洲国家殖民地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材料时,在网上发现了一张反映西欧某国家的早期殖民地扩张图(见下图)。据此分析,该国是A.荷兰B.英国C.法国D.葡萄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图片材料中“马六甲”“台湾岛”等信息可以推断出是荷兰,故本题选择B项。英国的殖民扩张路线主要是北美,排除B;法国的殖民扩张路线主要是北美和印度;葡萄牙主要是非洲东西海岸和印度洋,排除D。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早期的殖民扩张﹒早期的殖民扩张的表现15.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一项发明出现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增多了”,“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该“发明”是A.珍妮机B.蒸汽机C.火车D.汽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煤炭的使用量大大的提高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大量使用造成的,CD三项的动力都是蒸汽机,因此均与材料现象有关,但是交通工具,与工厂增多没直接联系;A项错误,珍妮机是人力纺纱机,和煤炭增多没直接联系。蒸汽机以煤炭作燃料,解决机器运转的动力问题,故选B。-8-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成就16.恩格斯指出:“资本家本身不得不部分地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大规模的生产机构和交通机构起初由股份公司占有,后来由托拉斯占有,然后又由国家占有。”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是A.新航路的开辟B.殖民扩张和掠夺C.第一次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后来由托拉斯占有,然后又由国家占有”,可见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故选D;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和第一次革命时期没有“托拉斯”这种经济组织,排除ABC。故选D。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7.1930年美国政府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2000多种的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将世界经济引入了冰河期。下列说法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经济危机的发生促使各国政府加强贸易保护B.胡佛政府在经济危机期间干预国家经挤C.世界经济陷人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D.胡佛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大危机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材料中反映美国针对经济危机的打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52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