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化学反应的限度1.认识可逆反应及其特征。2.了解并会判断化学平衡状态。3.初步了解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要点一化学反应的限度1.可逆反应。(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2)表示。正、逆反应是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的。②共存性: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反应不能进行到底。2.化学平衡状态。当一个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各组分的量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即“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状态是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即该反应进行的限度,此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最大。(1)化学平衡的建立。2(2)可以用图象表示化学平衡状态建立过程中速率与时间的关系。(3)化学平衡。①研究对象:可逆反应。②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要点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1.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1)促进有利反应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加快反应速率(2)控制有害反应减慢反应速率减少甚至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控制副反应的发生2.燃料燃烧的条件。(1)燃料与空气或氧气接触,且空气要适当过量。(2)温度达到燃料的着火点。3.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措施。(1)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量的转化率。关键是燃料与空气或氧气尽可能充分接触,且空气要适当过量。(2)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热能,提高热能的利用率。31.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D)A.反应停止了B.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为0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①采用高温②采用高压③使用催化剂④增大N2的浓度⑤增大H2的浓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全部A.3v正(N2)=v正(H2)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D.v正(N2)=3v逆(H2)4基础训练A.改变反应条件可以改变该反应的限度B.达到平衡后,SO3、SO2、O2在密闭容器中共存C.达到平衡后,反应停止,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D.SO3、SO2、O2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该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解析:A.化学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状态,则改变反应条件可以改变该反应的限度,A正确;B.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则达到平衡后,SO3、SO2、O2在密闭容器中共存,B正确;C.达到平衡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C错误;D.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SO3、SO2、O2的浓度保持不变时,说明该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D正确;答案选C。A.N2、H2不再化合B.N2、H2、NH3浓度不再变化C.N2、H2、NH3的质量相等D.改变条件,N2、H2、NH3的浓度也不再变化3.下面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A.化学反应的限度都相同B.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改变C.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D.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即停止解析: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表面上静止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A.化学反应不同,限度不同,故A错误;B.可以改变外界条件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故B正确;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反应时间无关,故C错误;D.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未停止,故D错误;故选B。A.N2O4和NO2的分子数比为1∶2B.N2O4和NO2的浓度相等C.平衡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D.单位时间内有1molN2O4变为NO2的同时,有1molNO2变为N2O45解析:反应混合物颜色不再变化,说明NO2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A.容器内n(A2)∶n(B2)∶n(AB)=1∶1∶2B.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同时生成nmolA2C.生成B的速率与生成A的速率相等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解析:A.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容器内n(A2)∶n(B2)∶n(AB)可能是1∶1∶2,也可能不是1∶1∶2,故A错误;B.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等效于消耗nmolA2,同时生成nmolA2,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C.只要反应发生,一直有生成B的速率与生成A的速率相等,故C错误;D.体积恒定,气体质量不变,密度始终是一个定值,故D错误;故选B。6.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是(D)①固体燃料粉碎②液体燃料雾化③煤经气化处理④通入足量的空气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全部解析:由于大块固体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限,燃烧往往不够充分,固此工业上常将固体燃料粉碎,或将液体燃料雾化以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燃烧效率。能力提升A.c(Z)=0.45mol/LB.c(X2)=0.3mol/Lc(Z)=0.1mol/LC.c(X2)=0.5mol/LD.c(Y2)=0.5mol/L解析:A.如果c(Z)=0.45mol/L,则相应消耗0.3mol/L的Y2,但Y2的起始浓度是0.3mol/L,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A错误;B.如果c(X2)=0.3mol/L,则相应消耗0.1mol/L的Z,则剩余Z是0.2mol/L,B错误;C.如果c(X2)=0.5mol/L,则需要消耗0.3mol/L的Z,反应是可逆反应,则Z的浓度不可能为0,C错误;D.如果c(Y2)=60.5mol/L,则需要消耗0.1mol/L的Z,剩余0.2mol/L的Z,所以D正确;答案选D。8.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D)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解析:由图象可知N为反应物,M为生成物,然后找出在相同时间段内变化的M、N的物质的量之比(与是否达到平衡无关)以确定M、N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M。t2时刻M、N的物质的量相等,但此时M、N的物质的量仍在发生变化,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正反应速率不等于逆反应速率。t3时刻及t3时刻之后,M、N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证明已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9.在某一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mol的CO和0.2mol的H2O(g),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高温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催化剂高温CO2(g)+H2(g),反应放出热量。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1)根据图中数据,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反应平衡时c(H2)=________。(2)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A.CO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和CO2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B.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C.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7D.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答案:(1)0.003mol·(L·min)-10.03mol·L-1(2)AC10.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时间/s012345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1)上述反应_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可逆反应,在第5s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2)如上图所示,表示NO2浓度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答案:(1)是65%(2)b1.5×10-3mol/(L·s)(3)b、c8
本文标题:2015-2016高中化学2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6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