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501微课设计制作中的问题与解决建议.
主讲:焦宝聪教授微课程设计制作中的问题与解决建议焦宝聪教授介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教育部数学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运筹学会理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3感谢您的关注!一、如何看待微课程NewMediaConsortium,20132013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短期(1年)•云计算(CloudComputing)•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NMCHorizonReport:2013K-12Edition中期(2~3年)•学习分析(LearningAnalytics)•开放内容(OpenContent)NMCHorizonReport:2013K-12Edition长期(4~5年)•3D打印(3DPrinting)•虚拟和远程实验室(VirtualandRemoteLaboratories)NMCHorizonReport:2013K-12Edition短期(1年)•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学习分析(LearningAnalytics)高等教育版HorizonReport2014HigherEducationEdition中期(2~3年)•三维打印(3DPrinting)•游戏与游戏化学习(GamesandGamification)高等教育版HorizonReport2014HigherEducationEdition长期(4~5年)•量化自我(QuantifiedSelf)•虚拟助理(VirtualAssistants)高等教育版HorizonReport2014HigherEducationEdition移动互联时代到来手机将取代个人电脑成为个人信息中心-李开复,2011.自带设备BYOD(BringYourOwnDevice)指这些设备包括个人电脑、手机、上网本、平板等。BYODBringYourOwnDevice,学生自带设备到学校学习过去现在•学校提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1对1学习环境: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hierarchyofneeds移动:不移动就死!教育技术发展三大趋势移动:不移动就死开放:不开放就死!互动参与:不参与就死!推荐优秀的教育微信第一教育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的微信,每一期介绍当今上海教育发展新趋势和新的故事。建设学习型组织北京市延庆县教育局微课程学习园地微课程应用的土壤•微课程以“短-小-精-趣”特征迎合了时代要求和大众心理•TED课程---让思想插上翅膀,让全球用户分享思想的盛宴•可汗学院---便捷有效的教学形式,赢得思学习者的青睐,吸引包括比尔盖茨在内的风险投资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认为:•“微课符合时代的要求,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充分的、有趣的讲解,符合当今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律”。•微课程符合时代要求的积极探索,并希望借此推动教师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解决建议需求多样性、资源便捷性等问题,促进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微课程发展与普及需要的先决条件技术条件:•制作方便---移动终端设备做支持•使用方便,观看流畅---移动互联网做支持社会文化条件:人们接受移动学习、微学习,人类进入微时代。微时代特征1.接收信息的习惯趋于碎片化2.需要提高获取所需信息的效率3.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习惯超文本链接工业时代移民数字原著民28感谢您的关注!二、微课程的属性29微课程首先表现为课程。从课程论视域看,课程涵盖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四大范畴,微课程作为课程也不例外,因此,课程属性是微课程之首要的和基本的属性。1.微课程的课程属性30微课程主要采用微视频支持自主学习。视频最便于人性化学习,学习者可以随时暂停播放,陷于思考,也可重播一遍乃至数遍,直到达成学习目标为止。2.微课程的技术属性未来将采用以“微视频”为主要形式、以其他资源为后援的混合式技术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应遵循优化教学目标实现的原则与方法,在具体学习过程中采用最适当的技术形式。32指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把知识学习前移到课外,把内化知识挪后到课堂,使教师得以在课堂上给予需要帮助的学生以面对面的个性化指导。3.微课程的时代属性33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的“翻转课堂”,被比尔•盖茨称为“预见了教育的未来”。如果不把微课程纳入“云教育”范畴,作为其技术属性的“微课程”充其量只能扮演“课件”的角色。34•SalmanKhan:Let'susevideotoreinventeducation•萨尔姆·汗:让我们用视频重塑教育35感谢您的关注!三、微课程的教育价值1.在课前、课中、课后的重要作用用在课前:可以结合学习任务单实现导学功能,即帮助学生预习重点、难点和需要事先学习的内容(例如回顾先前知识,唤醒已有经验,介绍背景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等。用在课中:可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和易混淆点,完成知识内化,保持和强化学习兴趣。用在课后: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达到:复习、巩固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扩展学习、迁移应用,引出后续学习内容。2.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开展基于微课程的网络研修将成为提升网络时代教师信息化教学与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微课程将成为适应网络时代“教、学、研、专业发展”四位一体的新技术和教育资源建设的新趋势。在说课中应用。微课程可以帮助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这一核心能力;在评课程中应用。微课程可以提升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在分享、交流中应用,微课程应包含:微视频,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及其源文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3.微课的优点每个老师都可以参与设计制作;微课程舍弃了教师形象、学生形象和教室环境等信息,只留下经过微型化、情境化后和可视化处理过的精华内容;微课程使师生聚焦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而无需担心无关信息的干扰。2020/1/14手机拍摄手机拍摄45录课笔像钢笔一样,用来录制和播放个性化的“微课”。4.微课的价值和贡献短时间内高质量地传递出精华内容;引发学习者的深度思考,从一个问题/回答能引发学生延伸想到另一个问题/回答。优秀微课程是“智慧、美貌与技术”的兼容体。2020/1/14微视频沙画人物的侧脸微课程2020/1/1449感谢您的关注!四、微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问题1.选题不当选题太大,没有聚焦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选取显性知识或教学活动的组织。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学生学不到什么实质性内容。问题2.将微课程等同于课堂实录教师出镜、出声过多,分散学习者注意力,影响了学习效果。例如等比数列前n项和问题3.知识点划分过细既没有承接先前知识,唤醒先前经验,又忽视引出后续知识点,显得特别孤立,成为知识孤岛。问题4.知识密度高,忽视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注重高密度地呈现知识,忽视通过在微课的前、中、后三个阶段提出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使学习者只停留在知晓的肤浅层面。问题5.过分追求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性将学习者的注意力从内容上转移到呈现形式上,不仅偏离了学习目标,而且容易养成思维惰性、满足于短暂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的不良学习习惯。例如微课银行贷款怎么还?问题6.片头、导入及片尾过长因为追求上课形式上的完整,甚至将上课起立、师生互相问候和下课礼仪一起录制,导致微课冗长、乏味,失去短小精悍的优势。问题7.视频拍摄和制作有技术缺陷视频不够清晰,缺少后期制作,例如没有进行必要的裁剪、添加字幕、特效,音画不同步,视听不一致;噪音大。例如基本不等式问题8.不以学生为本只站在教师“教”的立场,不以学生学习为出发点。缺乏真实问题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单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58感谢您的关注!五、设计微课程的建议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好的微课程只有一个标准,就是问题解决,即解决学习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给出以下建议:建议1.提升对微课的认识水平微课程创作者应首先全面了解微课的时代背景、现实需求、核心本质、教育价值、应用领域、优势短板和发展趋势;然后再熟悉微课程的设计原则、创作方法和制作技术。建议2.观摩、借鉴优秀微课作品从微课程选题、创意、设计理念、内容呈现、制作技术等方面分析、借鉴全国性微课程大赛的获奖优秀作品,学习其优点;同时通过剖析设计欠佳的微课作品避免走入误区;通过对比分析建构自己对微课程的独特理解和设计思路。建议3.做好整体设计从某个专题或某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出发,选取其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设计和制作系列紧密联系的微课程。系列中的每个微课程既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建议4.遵循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首先创设学习情境,承接先前知识,唤醒先前经验;接着解决重难点;最后引出后续知识点。戴维·梅瑞尔(DavidMerrill)将先前知识和后续知识串联,架设起联结学习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巧妙设计系列问题进行层层引导,触发学习者的深度思考。建议5.以提升思维能力为核心目标不要过度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化,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具体抽象结合,在恰当的情境、情绪和节奏当中,使学习者集中精力观看、体会和思考所呈现的内容,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建议6.根据需要确定教师是否出镜和出声数字故事类微课程旨在让学习者在优美的轻音乐中细细品味内容展开思考,这类微课教师不宜出镜和出声。需要教师运用丰富的形体语言、师生互动、角色扮演辅助的教师特别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和气场,这时教师出镜和出声,可收到特殊的教学效果。建议7.提升拍摄水准,加强后期处理对于教师出镜、师生互动和场景切换较多的微课视频,建议由专业人员拍摄。拍摄后应该进行后期处理,包括裁剪、添加字幕和特效、使音画同步、增强视听一致性。建议8.根据内容和对象确定合适的持续时间建议9.鼓励一线教师的实践探索对微课不要模式化,不要求全。始终突出教学第一、效果第一和有效传递原则,而不是技术第一、“先进”理念第一原则。建议10.强调“简、图、比、美”原则简--简洁,突出重点、难点、易错点;图--多用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字少而精;比--通过字体、大小、颜色、明暗和案例对比,以突出教学重点;美--追求美感、韵味、想象力,让人过目难忘。72感谢您的关注!六、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1.微课程网络平台的设计理念、原则和策略;2.微课程评价标准;3.教学过程中的微课程应用一体化方案。初步解决方案如下:1.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理念、原则和策略(1)学后立即测验对每个微课程,学完后马上安排测验。不得满分,不能看下一节课;(嵌入游戏激励机制)(2)提供线上提问每个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挂到网上去,平台要给出问题答案;答案不是老师给的,而是同时学这个微课程的学生给的。(互助学习机制)(3)鼓励学习者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对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学习者要给以奖励;对问的最好的问题,回答最精彩的问题要多加分,按照积分多少置顶排序。24小时滚动,鼓励学习者不断地探讨新问题,不断回答新问题。(4)对有条件的学科要支持学生动手实验数学实验室(几何画板,超级画板…);英语作文批改();仿真实验室(物理,化学,…)……..2.微课的评价(1)聚焦一个微课程只讲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易错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教材理解的内容,不需要制作微课。(2)简明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黄金时段,简明扼要地概述知识点,点拨难点,突出注意点。使用规范学术用语,语言文字表述清晰、有条理,易于学生理解;画面合理布局,成像清晰,无质量缺陷。(3)恰当运用信息技术针对不同的主题,选取合适的一种或者多种技术方法,呈现方式富有创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流畅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4)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技术创新,丰富教学策略,给学生创造一个富有乐趣,有益于学习的微课,解决学习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3.教学
本文标题:201501微课设计制作中的问题与解决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6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