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2015七上古诗词赏析修改稿
1古诗词赏析专题《观沧海》(东汉·曹操)四言乐府诗一、情感★①作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观景象,②表现了广阔的胸襟,③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二、具体赏析1.第一层(前两句):交待了观海的地点。★2.第二层(接着六句):①实景描写。②动静结合。③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④写草木是静态,再写洪波,是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3.第二层(接着四句)中心句:①虚景描写②运用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③表现了大海包孕万物的胸怀和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④从而表现了诗人的广阔胸襟和统一国家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4.第三层(最后两句):是诗的附文,是合乐时加上的,跟诗歌的内容没有关系。三、诗风:苍凉慷慨《次北固山下》(唐·王湾)五言律诗一、情感★①本诗描写了诗人客旅他乡在行舟之上所见所感,②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二、具体赏析1.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2.颔联:写船上所见之景。①“平”“阔”描绘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开阔景象;②“正”“悬”描绘了风很和,很顺,一帆高高悬挂着的平静景象。同时“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描绘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开阔景象,勾画了一幅壮美开阔的大江行船图。★3.颈联:写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①“生”“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江上残夜未退,红日已升,旧年未逝,新春已来的独特景象,③表现了岁月的流逝,时序的更迭,蕴含了新旧事物更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24.尾联:直接抒情,抒发了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七言律诗一、情感★本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二、具体赏析1.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交代了诗人的游踪。水面初平,写春水初生;“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勒出湖面早春的春光之景。2.★颔联:①写莺燕,莺争暖树,表明春寒未退;燕啄春泥,表明燕子刚来,运用对偶和拟人的手法,把春的活力,和大自然苏醒的春意描绘出来了,突出了早春的天气特点,点明了是初春时节,“几处”和“谁家”还流露出一种乍见春景的喜悦之情。②“争”字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早莺争飞暖树的情景,③“啄”字描写出春燕衔泥筑巢的情态,④共同构画出早春独特的景象,显露出春的生机。3.★颈联:写花、草,对仗工整。“渐欲”“才能”赋予乱花、浅草以生命力,仿佛感受到生命力的蓬勃发展,使整个画面富于动态感,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4.★尾联:①直抒胸臆,②“爱”字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③“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表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④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元散曲一、情感★①本首曲子描写了一幅悲凉的深秋暮景,②抒发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和悲苦的思乡之情。二、具体赏析1.意境描绘: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袅袅。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夕阳即将西下,异乡人将投宿何方呢?2.★①小令前三句运用白描的手法,一词一景,共写了九种景物。②通过运用对比的手3法,③将秋景的荒凉、萧索与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宁静形成鲜明对比,④以乐景衬哀情,⑤更突出了天涯游子思乡的孤寂悲苦之情。3.★“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抒发了游子凄苦的思乡之情。备注:1、黑体字部分重点记忆。2记忆要求:①理解。②准确。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1.首句写景有什么作用?诗人选取春末夏初时节飘落的杨花和啼叫的子规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2.诗中为什么要写“龙标过五溪”?点明“龙标过五溪”,可见贬谪的艰难、道路的遥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遭遇的深深同情和担忧。★3.最后两句诗的艺术特点:诗人通过丰富而奇妙的艺术想象,用拟人的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最终真切地表达了李白对友人不幸遭贬的的同情、关怀与思念。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夜雨寄北》(唐·李商隐)★1.诗人是用哪种独特方式表达离情之苦的?诗人用想象的方式,设想了未来相逢之时的欢悦情景,表现了今日的孤寂、痛苦。表现了离情之苦、之深。2.填空。(1)后来,“巴山夜雨”成了离情的代用语。出自本诗的成语有“秉烛夜话”“剪烛西窗”。(2)“巴山夜雨涨秋池”,点明自己身处的环境的凄凉,表现了诗人处境的惨淡,透露出羁旅之苦和相思之深。【注】:加下划线的词是赏析中的关键词。加★号的是常考赏析的重点句。《泊秦淮》(唐·杜牧)1.首句写景有什么作用?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连用两个“笼”字,突出了水边夜色朦胧凄清的特点,暗含着凄凉和忧伤之情。★2.本诗的三四句是在批评歌女不知亡国恨,一味沉迷于靡靡之音吗?为什么?这两句诗以小见大,表面上是批评歌女,实则批评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上层人物。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3.“犹”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犹”字意味深长,形象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对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上层人物的批评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5《浣溪沙》(北宋·晏殊)1.这首词是怀人之作,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2.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被人们赞为奇偶佳联,诗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抒发了诗人对春光渐去的惋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3.填空。(1)末句的“独”字透露出作者的落寞、孤独情感。(2)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社会人生中无法言喻的无奈,都可以用此语感叹一番。4.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这首词是伤春感时之作,抒发了词人对春光渐去、时光流逝的淡淡闲愁和感伤。
本文标题:2015七上古诗词赏析修改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75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