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1浙江高考理综试题(高清图片版,无水印,)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选择题部分(共120分)选择题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CL35.5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碳反应2.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饿、若要培育成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有关激素使其超数排卵B.乙过程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卵母细胞和精子的成熟C.丙过程与乙过程中应采用相同成分的培养液D.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供体性状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3.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4.与被动免疫相比,下列关于主动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受疫作用在受体(接受者)内维持时间较长A.受体接收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B.可使受体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C.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5.下表是调查某野山羊种族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年龄(年)012345678910111213存活数(只)10008017897767647346886405714392529663死亡数199121312304648691321871569033(只)A.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年龄,纵坐标来源于存活数B.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图呈凹形(类型III)C.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D.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6、将ada(腺苷酸脱氨酶基因)通过质粒pET28b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表达腺苷酸脱氨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大肠杆菌细胞至少含一个重组质粒B.每个重组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C.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至少插入一个adaD.每个人的ada至少表达一个腺苷酸脱氨酶分子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B.原子吸收光谱仪可用于测定物质中的金属元素,红外光谱仪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官能团C.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但它对物质熔点、沸点有较大影响,而对溶解度无影响D.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等特点,化学模拟生物酶对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9.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MB.XZ2、X2M2、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C.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10.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11.褪黑素是一种内源性生物钟调节剂,在人体内由食物中的色氨酸转化得到。NHCH2CHCOOHNH2NHCH2CH2NHOCH3CCH3O色氨酸褪黑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色氨酸分子中存在氨基和羧基,可形成内盐,具有较高的熔点B.在色氨酸水溶液中,可通过调节溶液的pH使其形成晶体析出C.在一定条件下,色氨酸可发生缩聚反应D.褪黑素与色氨酸结构相似,也具有两性化合物的特性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kJ/mol,冰中氢键键能为20kJ/mol,假设1mol冰中有2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α,2()(1)acKc。若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则CH3COOHCH3COO-+H+向左移动,α减小,Ka变小C.实验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kJ/mol、-3747kJ/mol和-3265kJ/mol,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D.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kJ/mol。CO(g)+12O2(g)CO2(g),△H=-283.0kJ/mol。C(石墨)+O2(g)CO2(g),△H=-393.5kJ/mol。则4Fe(s)+3O2(g)2Fe2O3(s),△H=-1641.0kJ/mol13.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的实验方案:滤液M沉淀X1.0L模拟海水(25℃,pH=8.3)1.0mL1.0mol/LNaOH溶液滤液N沉淀Y过滤①过滤②加NaOH固体调至pH=11.0△MgO铁锈环(b)腐蚀区(a)模拟海水中的离子浓度(mol/L)Na+Mg2+Ca2+Cl―3HCO0.4390.0500.0110.5600.001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5mol/L,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实验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已知:Ksp(CaCO3)=4.96×10-9;Ksp(MgCO3)=6.82×10-6;Ksp[Ca(OH)2]=4.68×10-6;Ksp[Mg(OH)2]=5.61×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沉淀物X为CaCO3B.滤液M中存在Mg2+,不存在Ca2+C.滤液N中存在Mg2+、Ca2+D.步骤②中若改为加入4.2gNaOH固体,沉淀物Y为Ca(OH)2和Mg(OH)2的混合物1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15.在天然放射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是有氦原子核衰变产生B.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C.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通过化学反应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16.如图所示,在铁芯上、下分别绕有匝数n1=800和n2=200的两个线圈,上线圈两端与u=51sin314tV的交流电源相连,将下线圈两端接交流电压表,则交流电压表的读数可能是A.2.0VB.9.0VC.12.7VD.144.0V17.“B超”可用于探测人体内脏的病变状况。下图是超声波从肝脏表面入射,经折射与反射,最后从肝脏表面射出的示意图。超声波在进入肝脏发生折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折射规律类似,可表述为1122sinsinvv(式中1是入射角,2是折射角,v1、v2分别是超声波在肝外和肝内的传播速度),超声波在肿瘤表面发生反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同。已知210.9,入射点与出射点之间的距离是d,入射角为i,肿瘤的反射面恰好与肝脏白面平行,则肿瘤离肝脏表面的深度h为A.29sin281100sindiiB.281100sin10sindiiC.281100sin20sindiiD.281100sin18sindii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8.关于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B.用白光做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实验,均可看到色彩条纹C.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运动速度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D.已知地震波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速度,此性质可用于横波的预警19.为了探测X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1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1,总质量为m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2,则A.X星球的质量为231214rMGTB.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21214xrgTC.登陆舱在r1与r2的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12221vmrvmrD.登陆舱在r1与r2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32131rTTr2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选择一定速度范围内的带电粒子。图中板MN上方是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板上的两条宽度分别为2d和d的封,两分近端相距为L一群质量为m电荷量为q,具有不同速度的粒子从宽度2d为的缝垂直于板MN进入磁场,对于能够从宽度为d的缝射出的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带正电B.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为32qBdLmC.保持d和L不变,增大B,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差增大。D.保持d和B不变,增大L,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差增大。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非选择题部分(共180分)注意事项: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2.在答题纸上作图,可先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非选择题部分共12题,共180分。21.(10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已提供了小车、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纸带、带小盘的细线、刻度尺、天平、导线。为了完成实验,还需从下图中选取实验器材,其名称是①(漏选或全选得零),分别写出所选器材的作用②。22.(10分)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试验中,为了探究3根材料,横截面积均为S=0.20mm2的金属丝a、b、c的电阻率,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M为金属丝c的左端点,O为金属丝a的右端点,P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读书始终为I=1.25A,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a的变化如下表:x/mm6007008009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100220023002400U/v3.954.505.105.906.506.656.826.937.027.157.858.509.059.75(1)绘出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x变化的图线;(2)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并进行比较。23.(16分)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有长为2Lm、宽为1dm的金属“U”型导轨,在“U”型导轨右侧0.5Lm范围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0t时刻,质量为0.1mkg的导体棒以01vm/s的初速度从导轨的左端开始向右运动,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
本文标题:2011浙江高考理综试题(高清图片版,无水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09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