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16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耳鼻喉科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小脑及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当椎-基动脉发生病变时,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常出现眩晕等症状。本病属于中医“眩晕”、“厥证”等范畴。其病机常与血虚血滞,夹痰上扰,气机受阻有关。一、疾病描述椎动脉自锁骨下动脉发出后,于前斜角肌和颈长肌之间上行,穿第1-6颈椎横突孔,向上行走至寰椎侧块上关节面后方转向后内,通过椎动脉沟,穿寰枕后膜和硬脊膜,经枕骨大孔入颅,向前达斜坡,于脑桥下端两侧脊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基底动脉行至脑桥上边时分为终末支,即左、右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沿途发出脊髓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迷路动脉、脑桥支、小脑上动脉。供应脊髓颈段、迷路、脑干、小脑、丘脑、大脑颞叶基底部和枕叶。二、症状体征1、前庭系统症状眩晕为常见症状,多为旋转性眩晕,眩晕发作常于2-5min内达高峰,维持2-15min,常伴有共济失调,但多无耳鸣及听力下降。2、视觉症状因脑干及大脑缺血可引起视力模糊、复视、单眼及双眼同侧视野缺损,出现黑蒙,甚至失明。3、大脑症状头痛为常发症状,为跳痛,有时呈炸裂痛,多位于枕部,弯腰或憋气时加重,常伴有神智迟钝,昏厥或跌倒,构语障碍,言语含糊不清,记忆力减退等。4、锥体束症状面部及四肢麻木,感觉异常等。三、病因颈椎骨质病变颈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关节强直、椎间盘突出、颈椎脱位、颈椎结核及外伤等,压迫椎动脉使管腔狭窄。颈椎骨质病变还可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动百反射性收缩,使血管痉挛、变细、血流量减少。椎动脉粥样硬化为常见病因之一,动脉内粥样硬化病变多阻塞管腔,引起血流量减少,一侧椎动脉阻塞另一侧椎动脉通畅时,尚可维持足够的血液循环,可不发生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双侧椎动脉发生阻塞,则可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解剖异常双侧椎动脉粗细不一,或一侧椎动脉缺如者,较易发生。四、诊断检查本病临床症状多样复杂,有时诊断较困难,应仔细询问病史、症状,并进行心血管功能、神经系统、耳科学、听力学、前庭功能等全面检查,此外还应进行颈椎影像学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头颅CT或MRI等检查,椎动脉造影可进一步明确诊断。五、治疗方案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动脉粥样硬化可采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恩如阿司匹林肠溶剂),血管扩容剂(右旋糖酐),脑血管扩张剂及白蛋白光量子疗法等。颈椎骨质增生者可行颈椎牵引。具体治疗措施:1、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斯匹林75~150mg/日,或抵可力得250mg/日。2、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急性发作期,选用血塞通O.4g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也可选用维脑路通、葛根素、灯盏花素等静滴。西比灵5mg1次/日口服;乐脉颗粒口服治疗等。3、改善脑细胞代谢:脑复康8g5%葡萄糖250ml静滴,1/日10次一疗程。4、眩晕明显可加用——培他啶:能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内耳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对眩晕有较好疗效。4-8毫克,1日3次口服;眩晕停:能增加椎基动脉血流量,调节前庭系统,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25毫克1日3次。一般来说,急性期宜选用西药制剂治疗,恢复期防治可加用中药治疗,如葛根素、灯盏花素、乐脉颗粒等,均为中药制剂。手术治疗可行血管介入治疗,椎动脉再造术或成形术,以改善其血流。注意事项:1、减少睡前的活动量。2、睡前可喝一杯热牛奶,避免饮咖啡和浓茶等。3、听轻音乐,给予娱乐性的读物。4、热水胞脚,洗热水澡,背部按摩。5、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6、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白天的身体活动量。7、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次数和时间。六、护理要点1、安排病人和他人交谈的机会,以帮助其减少睡眠的需要。2、考虑病人晚间的必要活动,如把便器放在床旁。3、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的药物,如安定等观察药物效果。4、安慰关心病人,增加病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消除其焦虑心理。
本文标题:16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25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