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1黄冈二轮备考会]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实验习题
页版权所有@中国高考志愿填报门户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练习化学实验命题人武穴中学项庆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第Ⅰ卷各小题的答案选出后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各题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满分108分,答题时间5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19Na-23Si-28Cl-35.5Ca-40Fe-56Cu-64Zn-65Br-80Ag-108Ba-137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48分)。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可用渗析的方法除去淀粉中混有的少量NaCl杂质C.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D.仅用量筒、试管、玻璃棒、蒸馏水和pH试纸,可鉴别pH相等的H2SO4和CH3COOH溶液【解析】不能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会使过滤不够纯净,可以采用抽滤加快过滤速率。【答案】C2.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有下列数据,其中合理的是()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氯化钠②用100mL的量筒量取21.48mL盐酸③用容量瓶配制216mL1mol·L-1的氯化钠溶液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H2SO4溶液⑤用广泛pH试纸测定H2SO4溶液的pH的3.2A.①④B.②④C.③⑤D.②⑤【解析】②中量筒读数只能读到0.1mL;③中用容量瓶配制氯化钠溶液不能配成216mL,可以是250mL;⑤中用广泛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只能准确到整数。【答案】A3.近年来,冠以“绿色”的新概念不断产生,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化学等,这里的“绿色”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象表述。“绿色化学”要求从经页版权所有@中国高考志愿填报门户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列4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A.Mg―——―—→稀硝酸Mg(NO3)2B.Mg――→Cl2MgCl2――————→NaOH溶液Mg(OH)2―——―—→稀硝酸Mg(NO3)2C.Mg――→O2MgO―——―—→稀硝酸Mg(NO3)2D.Mg―——―→浓硫酸MgSO4――——————→Ba(NO3)2溶液Mg(NO3)2【解析】“绿色化学”要求环保,不能造成污染,成本要低,B项错【答案】C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师生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停止加热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乙炔气体时,不需先检验乙炔气体的纯度C.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用剩的白磷可溶解于CS2后倒入垃圾箱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可加入碎瓷片或不时移动试管,以免暴沸伤人【解析】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应持续加热,A项错;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B项错;白磷易燃,应放入指定的装置中,C项错。【答案】D5.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一份溶液成分(已知不含其他还原性离子)进行了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检测序号溶液中检测出的离子组合第一次KCl、K2SO4、Na2CO3、NaCl第二次KCl、AlCl3、Na2SO4、K2CO3第三次Na2SO4、KCl、K2CO3、NaCl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三次检测结果都正确B.该溶液中的阳离子无法判断C.为了检验SO2-4,应先加过量稀硝酸后再滴加Ba(NO3)2,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D.为了确定是否存在CO2-3,可以向其中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答案】C6.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被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页版权所有@中国高考志愿填报门户A溴化钠溶液(NaI)氯水、CCl4萃取、分液B氯化铵溶液(FeCl3)氢氧化钠溶液过滤C二氧化碳(CO)氧化铜粉末通过灼热的CuO粉末D苯(苯酚)浓溴水过滤【解析】A项中最终所得溶液为NaCl溶液;B项中引入Na+;D项中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不能分离,应用NaOH溶液,分液。故答案为C。【答案】C7.下列各组物质中,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溶液Z的洗气瓶中(如下图所示),一定没有沉淀生成的是()XYZASO2NO2BaCl2BO2NH3Al(NO3)3CSO2CO2CaCl2DNH3CO2MgSO4【解析】A项中NO2将+4价的硫氧化,生成BaSO4沉淀;B项中生成Al(OH)3沉淀;D项中产生Mg(OH)2、MgCO3沉淀;故答案为C。【答案】C8.研究性学习小组做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的物质。倒去试管中的浓硫酸,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黑色固体未溶解。过滤、洗涤后,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过量浓硝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所得溶液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铜与浓硫酸反应所得白色固体是CuSO4·5H2OB.加BaCl2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BaSO3页版权所有@中国高考志愿填报门户C.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是CuOD.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中含元素Cu、S【解析】浓硫酸能使CuSO4·5H2O失去H2O,故白色固体应是CuSO4,且CuSO4·5H2O是蓝色的,A项错;因为黑色固体溶于浓硝酸且所得溶液呈蓝色,故含有Cu元素,所得溶液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应为BaSO4,因为浓硝酸有强氧化性,故含有S元素,B错,D项正确。【答案】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60分)9.(14分)有5瓶白色固体试剂,分别是Ba(NO3)2、KCl、NaOH、CuSO4、(NH4)2SO4,现只提供蒸馏水,通过下面的实验步骤可鉴别它们。请填写下列空白:(1)各取适量固体试剂分别加入5支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被检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2)分别取未检出物质的溶液,往其中加入上述已检出物质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如下:①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最后用一种试剂____________(填所给试剂)的溶液鉴别余下两种未检出的物质,结论为____________。【解析】(1)题述白色固体溶于水,只有硫酸铜溶液呈蓝色;(2)利用硫酸铜溶液检验出氢氧化钠、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钡,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3)分别加入硝酸钡溶液,无现象的是氯化钾;或者,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硫酸铵。【答案】(1)均形成溶液,其中一种溶液呈蓝色,其他为无色CuSO4(2)①Ba2++SO2-4===BaSO4↓②Cu2++2OH-===Cu(OH)2↓(3)Ba(NO3)2(或NaOH)混合所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NH4)2SO4,无现象的为KCl(或混合后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NH4)2SO4,无现象的是KCl)10.(13分)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回答下列问题:页版权所有@中国高考志愿填报门户(1)图中D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为30%H2O2溶液,B为MnO2,C盛有氢硫酸(H2S)饱和溶液,旋开E后,C中出现浅黄色浑浊的现象,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中盛有KI淀粉溶液,旋开E后,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通气体于C中,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C中溶液的颜色消失,这是因为在溶液中I2能被Cl2氧化为HIO3(碘酸为强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旋开E,足够长的时间后,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防倒吸(2)2H2S+O2===2S↓+2H2O(3)有气泡出现,同时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6H2O+I2+5Cl2===2IO3+10Cl-+12H+(4)有白色沉淀生成Al3++3NH3·H2O===Al(OH)3↓+3NH411.(18分)高一教材有一演示实验,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1)由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第一,有氧气生成,第二,。Na2O2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右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操作是:;用以验证第二条结论的实验方法是:。(3)实验(2)往试管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试管,往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为探究其原因,该小组同学从查阅有关资料中得知:Na2O2与水反应可生成H2O2,H2O2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Na2O2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有H2O2存在。(只要求写出实验所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Na2O2PQH2O页版权所有@中国高考志愿填报门户试剂:;现象:。(4)该小组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Na2O2跟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否含有H2O2,其实验方法为:称取2.6gNa2O2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量产生O2的体积并与理论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①测量气体体积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应选用上图装置中的(忽略导管在量筒中所占的体积)(填序号),理由是。②若在标准状况下测量气体的体积,应选用的量筒的大小规格为(选填“100mL”“200mL”“500mL”或“1000mL”)。【答案】(1)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Na2O2+2H2O=4NaOH+O2↑(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流入试管,再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导管口P处,木条复燃,证明有O2生成。将导管Q浸入水中,反应过程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3)MnO2;气泡迅速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4)①B;防止气体冷却时发生倒吸现象;②500mL12.(15分)丁烷的催化裂解可按下列两种方式进行:C4Hl0→C2H6+C2H4;C4Hl0→CH4+C3H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丁烷裂解气中CH4和C2H6的比例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注:CuO能将烃氧化成CO2和H2O;G后面的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有:①给D、G装置加热;②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③排尽装置中的空气。这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依次是。简要说明排空气和证明空气已排尽的方法(2)为了调控实验过程中丁烷的气流速度,设置了B装置,操作时应通过观察AB您身边的志愿填报指导专家第
本文标题:2011黄冈二轮备考会]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实验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37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