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横沔镇志-第一章自然环境[信息来源:史志办更新时间:2012-03-01]第一章自然环境横沔镇地处黄浦江东岸,位于南汇县西北部,镇政府所在地中心坐标为北纬31°09′,东经121°39′。境内地势平坦,全境无山,均为冲积平原。地层属前震旦系、金山群(AnZjn)上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层直接覆盖,埋深于220米~320米以下的中等变质程度的变质岩系。土壤以黄泥土为主。自然植被大部分为人工栽培植被,属作物植被型,以种植粮食、棉花、蔬菜、瓜果和树木(绿地)为主。气候属亚热带气候,东亚季风盛行,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全年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有利于作物生长。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然而亦有水涝、干旱、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带来不利影响。横沔镇属黄浦江水系,境内河流纵横交叉,淡水资源丰富,主要河道有八灶港、盐(沿)船港、横沔港、高新河、创业河等。第一节成陆境域一、成陆横沔镇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由于长江水夹带泥沙沿海岸线南下,在和钱塘江水汇合时沉积下来,逐渐形成陆地,是南汇县较早成陆的地区之一。据史书记载、考古发掘等资料证明,横沔地区成陆于后晋末年之前,距今至少有1000多年的历史。横沔镇境域连同整个上海地区在距今2.25亿年~6亿年的古生代,曾是经历过多次海陆变迁的古老陆地。距今7000万年~200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横沔地区曾上升为陆地。新生代的第四纪,由于地壳升降及海洋水平面高低变化的影响,海陆变化尤为明显。距今2万多年~1.5万年,这里就是古老的长江三角洲。1.5万年以来,海平面上升至目前海平面以下5米~6米处,横沔地区浸没在海水中,海水直达今太仓、外冈、漕泾一线。在这一线两侧,江流、海浪带来的泥沙淤积,地面逐渐升高,形成一条由偏西北走向东南的沙带,是当时的海岸线。在它的东侧,后来又形成了两条平行的沙带,最东的一条为现今的娄塘、嘉定、南翔、柘林一线(距今约6000年左右)。这三条沙带俗称“冈身”。以后海岸线不再向西内移,而是向东延展,开始了上海地区最新一次的成陆过程。在距今约5000年~3000年间,海平面上升较快,“冈身”以外泥沙沉积量与海平面上升量、海潮侵蚀量大致相等,海岸线的延展几乎停滞。隋末唐初以后,因长江流域人口增多,垦殖较盛,植被相对减少,沙土易受冲刷,长江输沙量增加等原因,加速了长江河口三角洲的增长。据《太平寰字记》:“秀州东至大海二百一十里,华亭县在州东一百二十里。”秀州即今嘉兴,华亭即今松江。其时海岸在今松江东45公里,正是下沙、周浦一线。《太平寰字记》成书于10世纪下期,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3年),其所采资料一般都是前一个时期的。据《新唐书·地理志》及后来的《云间志》记载:古时在东南沿海有捍海塘(又名下沙捍海塘),由宝山的盛桥、月浦经川沙的北蔡,进入南汇的周浦、下沙、航头一线。唐开元元年(713年)沿此线重筑旧捍海塘,全长75公里,西南抵海盐界,东北至松江(古指吴淞江)。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兴筑内捍海塘(又称里护塘)。459年里海岸线向东延伸16公里,平均约29年延伸1公里。横沔地区最东处距周浦8公里,最西处距周浦不足1公里。按唐、宋期间海岸线平均大约29年东延1公里计算,横沔地区成陆应在713年后29年~232年间,即唐天宝二年(743年)至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时已有人来往或居住。据清光绪《南汇县志》记载:“沙涂庙在十七保二十图(今瓦屑镇旗杆村),宋建,东临沙涂港。”“杜浦庙在横沔东(今浦东新区黄楼镇旗杆村),明人华太行建,隔河银杏一株,大七八围,为宋元时所植。”也足以证明横沔地区在唐末至五代后晋时已经成陆。二、境域横沔镇境域随着建置屡经变革而变化。1959年6月至2000年7月,横沔镇境域为:东西长6.5公里,南北最宽约5公里,总面积23.527平方公里,计2352.7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910.1公顷、水面积442.6公顷。1959年,耕地面积1395.6公顷,1999年底为923.5公顷。横沔镇位于南汇县西北部,东邻浦东新区黄楼镇,南与瓦屑、周浦两镇接壤,西连康桥镇,北靠浦东新区孙桥镇。距南汇县县城惠南镇20公里,距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14公里,距浦东国际航空港8公里,距芦潮港46公里。上海市城市外环线浦东段横贯横沔镇北部5个村。境内有3.56平方公里位于外环线北侧。境域内阡陌纵横,河网如织,土地肥沃,交通便捷,是个美丽、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第二节地质地貌一、地质(一)地层据深井钻探资料表明,横沔镇地层属前震旦系、金山群(AnZjn)上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层直接覆盖,埋深于220米~320米以下的中等变质程度的变质岩系。岩性组合复杂,以各种片岩、片麻岩、浅粒岩、碤岩和大理岩为主。这套地层陡立,构造复杂,今已见厚度仅300余米。(二)水文地质横沔镇水文地质单元隶属长江三角洲平原水文地质大区河口—滨海平原亚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属松散岩类孔隙水,具有开采供水的实际价值。潜水含水层系河口—滨海相堆积形成,岩性主要为青灰色粉细砂,并见有亚砂土、亚粘土夹粉砂互层。含水层顶板埋深2米~5米,厚度介于3米~10米不等。潜水位标高一般为2.5米~3.5米,其水位动态主要受大气降水、蒸发、农田灌溉、潮水位涨落及开采等因素的影响。横沔镇为淡潜水分布区,潜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O3·CI~Na·Mg型,矿化度每升1克~3克,水温12℃~15℃。由于潜水含水层的岩性颗粒微细,迳流条件差,因此其富水性较弱,一般单井出水量每日10立方米~40立方米,不利于大量开发,只能以土井方式开采作为小型分散的供水资源。第Ⅳ承压含水组含水层顶板埋深一般为150米~170米,底板埋深一般为235米~240米,总厚度可逾70米。含水层岩性一般为细、中砂与砾质中粗沙,常以互层出现或上部为细、中砂层,下部为砾质中粗砂层。横沔镇的该含水组富水性较强,单井出水量可达3000立方米/日以上。承压地下水矿化度小于1克/升,为HCO3—NaCa型淡水,总硬度为16德国度~25德国度,水温为23℃~24℃。该承压水不仅水量较丰富,而且水质也十分优良,应是横沔镇主要开采层次。第Ⅴ承压含水组该含水组是横沔镇埋藏最深、开采条件最差的含水组,系初期河流堆积形成。含水组顶板埋深250米~300米,平均厚度约35米,岩性一般为细、中粗砂和砂砾石,其特点是砂砾间孔隙大部分被泥质、钙质物所充填,呈弱~中等胶结状态,富水性较差。横沔镇是南汇县这一含水组中水量较为丰富,可供生活饮用的淡水区地带。水化学类型为HCO3CI—Na型,总硬度8德国度~16德国度;水温25℃~27℃。可规划适当加以开采,以供居民生活饮用。(三)工程地质横沔镇埋深40米以内的土体根据其工程地质性质由浅至深可分为4个工程地质层。表土层组成现今陆面,岩性以褐黄色亚粘土为主,厚度1.0米~4.6米,可作为一般构(建)筑物的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天然地基承载力一般在9.0吨/米~13.0吨/米。第一软土层顶板埋深1.0米~4.6米,厚度为12米~15米为多见。岩性以灰色淤泥质粘土为主,上部为灰色淤泥质亚粘土夹薄层粉砂。该软土层强度低、高灵敏度,具有流变性质,在兴建构(建)筑物时,需要采取防范措施。第二软土层顶板埋深在15.0米~22.0米,厚度一般在5.8米~12.0米,岩性以灰色粘土为主,局部为灰色亚粘土夹薄层粉砂。该软土层强度低,属中、高灵敏变土层,在兴建构(建)筑物时,也需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砂层顶板埋深一般在26.0米~33.0米,厚度约10米左右。岩性以黄色—灰色细粉砂为主,中密—密实,亦可作为中、大型构(建)筑物的桩基持力层。横沔镇由于无暗绿色硬土层分布,软土层厚度相对较大,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差,所以在兴建大型构(建)筑物时,必须选择较深的桩基持力层,造价势必增加。同时,如果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时所可能带来的地面沉降危害亦较大。工程地质存在主要问题有:软土地基稳定性问题、桩基持力层选择及地面沉降等工程地质问题。二、地貌横沔镇处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南翼滨海平原,系长江河口地段河流和潮汐相互作用下,将长江带来的大量泥沙逐渐淤积而成。境内地势平坦,南部怡园、新苗、石门等村略高,北部高西、人西、汤巷、沿北等村稍低,平均海拔吴淞零上4米,最高点吴淞零上4.3米,最低点吴淞零上3.2米。1982年,北部部分地区经过吹泥造田,地势有所升高。全境河网如织,植被丰富,四季常青。第三节土壤植被一、土壤横沔镇江海潮汐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土壤,由于种植作物的差异,土壤发育不同阶段的属性变化较大,又因种植水稻的土渍水等原因,渗育和玟王纹层的深度差异,而分成不同的土壤。全镇土壤长期在水旱轮作,土壤熟化等不同条件下,纯属潴育型水稻土。其剖面自表及里依次分为五层:耕作层、犁底层、斑纹层、淋淀层、田质层。据1982年横沔人民公社土壤全面普查,土壤理化性状可分为铁屑黄泥土种、沟干黄泥土种、僵黄泥土种、沙僵黄泥土种、吹泥地和果园土等六类。(一)铁屑黄泥土种铁屑黄泥土种有730.8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56.8%,分布在新苗、怡园两村全部,石门、人南、叠桥村大部分。其特点是耕作层质地重,土壤以轻粘为主,有铁、锰、结核、雨后粘,久旱硬结。(二)沟干黄泥土种沟干黄泥土种有261.4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20.3%,分布在火箭村全部,石门、人南、叠桥村小部分。其特征是耕作层地质同铁屑黄泥,但在50厘米左右出现坚实层次,雨后强粘,久旱裂、坚。(三)僵黄泥土种僵黄泥土种有181.6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11.1%,分布在沿北村全部,汤巷村部分。其特征同铁屑黄泥,但轻粘,有铁、锰、结核坚粘,僵硬。(四)沙僵黄泥土种沙僵黄沙土种有87.1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6.7%,分布在沿南村。其特征同铁屑黄泥,但在50厘米左右出现沙僵层。(五)吹泥地吹泥地有44.3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3.4%,分布在沔青村、人西村、高西村部分村民小组。这是1980年~1981年从上海黄浦江中污泥吹过来的,比原来加高40厘米~90厘米。土壤肥沃,带有黑色砂质,质地为轻壤到中壤,宜种棉花等旱作物,肥料省、产量高。(六)果园土果园土有21.8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1.7%,主要分布在汤巷村6组、7组、8组、9组、10组。这部分土壤主要由于1960年开始种植果树后,树根渗透性强,土壤风化不均匀,成旱作物土壤,耕作层差异大,杂草及病虫害较多,不适宜种植其他作物。二、植被横沔镇自然植被隶属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带,因地处北亚热带南缘,植被类型也已强烈地出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过渡性植被。横沔镇成陆年代不长,植被历史仅1000余年,故其植被类型相应比较简单。植被历史与人类活动的历史基本吻合,因此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颇大。1000余年来,横沔镇的自然植被几乎全是人工栽培植被。目前,大部分属作物植被类型,以种植粮食、棉花、蔬菜、瓜果和树木(绿地)为主。第四节生物资源横沔镇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气候温湿,土壤肥沃,有利于生物的繁衍和生长,故生物资源丰富,品种也比较繁多。一、淡水水产资源养殖鱼类青鱼、白鲢、花鲢、鳊鱼、鲤鱼、鲫鱼、鲻鱼、草鱼、鲂鱼、卢非鱼、白鲳等。野生鱼类塘里鱼、黄桑鱼、鲶鱼、鳜鱼(桂鱼)、鲈鱼、黑鱼、川条鱼、鳑鮍鱼、黄鳝、泥鳅、鳗鲡、刀刮拉、河豚、团头鲂、肉莳郎、鲫鱼、鲤鱼、白丝鱼等。贝类、甲壳类蚌、螺、蚬等。另有河虾、龙虾、蟹、龟、鳖、蟛蜞等。二、动物资源家畜类黄牛、水牛、奶牛、山羊、胡羊、绵羊、猪、肉兔、长毛兔、水貂、绒鼠、艾虎、鹿、猫、狗等。家禽类鸡、鸭、鹅、鹌鹑、鹧鸪、鸽等。家养昆虫类蚕、蜜蜂、全蝎、地鳖虫等。野生兽类野兔、狗獾、猪獾、狸、黄鼠狼、水獭、蝙蝠、鼠、刺猬等。野生禽类雉、翠鸟、斑鸠、八哥、布谷鸟、野凫、竹鸡、喜鹊、乌鸦、不冬鸟、麻雀、燕子、燕鹪鹩、鹘鸠、告天、绶带鸟、白头翁、十姐妹、山和尚、雪眼鸟、啄木鸟、黄百郎、猫头鹰、麦环鸟、雁、画眉、黄鹂等。野生蛇虫类青梢蛇、赤练蛇、腹蛇、四脚蛇、青蛙、蟾蜍、蛤端、蝎牛、蝼蛄、蚯蚓、壁虎、胡蜂、蝴蝶、蜻蜓、纺织娘、蟋蟀、金铃子、萤火虫、蚂蚁、叩头虫、蝉、水蛭、蜈蚣等。三、植物资源粮棉油
本文标题:1第一章自然环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80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