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第二讲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一、中国近代社会背景二、中国近代城市分类三、中国近代城市特点四、城市实例——上海天津青岛大连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思考:1.上海自1845年开埠为商埠起至1949年上海解放止,一百多年来城市的发展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2.青岛的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意义,青岛在德占时期与日占时期规划有何不同?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一、中国近代社会背景1社会经济整体背景1.1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西方的枪炮也掠夺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但具有天生的软弱性,不足以与强大的中国传统封建势力斗争。1.2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衰退,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1.3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及长江一带城市化的程度较高。1.4西洋文化开始在城市出现,但是城市面貌和建筑形式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一、中国近代社会背景2时间线索2.1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叶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土地上开始出现了“租界”,使一些城市中的某些地区畸形发展起来,其中以上海、天津最为突出。民族资本主义开办了一些工厂,对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2.2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开始在中国大规模投资开办工厂,一些有租界的城市发展迅速。“八国联军”侵略以后,帝国主义开始划分势力范围,产生了一批帝国主义独占的城市,如青岛。辛亥革命后,封建军阀、封建地主纷纷向租界集中,造成租界的畸形繁荣。2.320世纪20年前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的前几年,中国民族资本开始有较大的发展,开设了面粉、纺织、丝绸等工业,城市发展很快。2.420世纪20年代——抗日战争以前:国民党政权的建立,以南京为政治中心,以上海为经济中心,这一时期城市发展较快,制定过城市规划。东北的城市如沈阳、哈尔滨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变为典型的殖民地城市。2.5抗日战争期间——1949年建国:由于日本的侵略战争,使沿海的一些城市遭到破坏。国党政府的撤退和工业内迁,使西北、西南一些城市发展起来。重庆由于军事需要修建了西北、西南地区的公路,使沿线一些偏僻的小城镇也繁荣起来,如宝鸡、甘肃天水等。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1发展改进方面1.1城市功能结构发生变化1.2城市公众生活多样化2落后与矛盾2.1整个国家版图上城镇分布的不均匀,发展不平衡。2.2城镇的建设更多地体现在一种很消费性和惰性。2.3在城市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得到了集中的反映。二、中国近代城市分类1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外国资本输入或由于本国资本的发展而产生较大变化的城市如上海、青岛、哈尔滨;2受帝国主义侵入,发生局部变化的城市如西安、成都、太原、北京等。三、中国近代城市特点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四、城市实例——上海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2.上海工业的发展和工业区分布P260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3.上海的对外交通P261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4.上海的城市道路与市内交通4.1上海老城区有方格形道路网络组成。道路宽度极窄,一般在2到3米之间,不能行驶车辆。路面多为石板路。4.2最先发展的英国租界及法国租界,道路为简单的方格网。在英租界称之为“棋盘街”,按照早期的规划,租界内的主干道宽度为18—21米。4.3城市整体道路网络与租界的扩展方向一致,主要由东西向平行的直通道路,南北向几乎没有什么直通干道。4.4苏州河白渡桥与北站之间的狭窄地带是上海东北与西南两地区的交通要道,是整个城市交通的瓶颈。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5.上海的建筑及居住区上海的建筑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租界内建筑,以砖木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较好的建筑;旧城区,多为中国传统的木结构院落式低层建筑。5.1里弄建筑的发展演化里弄住宅是中国传统低层院落式住宅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变种。为了在小块私有土地上建造一些密集的、低层的、独门独户的出租住宅,逐渐由三合院演变为联立式住宅。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里弄建筑的演变里弄建筑:传统低层院落式住宅老石库门住宅:1872年“兴仁里”——三间两厢二层联立式新石库门住宅:1916”东西斯文里”——一厢联立式广式房子:无天井新式里弄:平面变化多,里面英国式,多层,大进深花园里弄里弄公寓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5.2花园洋房•初期,1843——1919年,外国人在租界内建的居住建筑,是四坡顶的简单洋房。为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中期:1919——1937年,这一时期是修建大量花园洋房的时期,外国人及中国上层统治阶级均在上海建造别墅,这些别墅大部分采用外国的建筑形式,如古典式、乡村别墅式、西班牙式、英国式等。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依次西班牙式、英国式、法国式洋房建筑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后期:1937—1949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租界内人口大量增加,土地投机商转向里弄建筑及临时性建筑经营。花园洋房建造较少。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5.3高层公寓建筑上海的高层公寓建筑大都兴建在20世纪30年代。1930年前后的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到上海,商品滞销,金融不振,地产商感到投资地产稳定可靠。高层公寓主要为一些来上海淘金,而尚无大量固定资金建造花园洋房的人。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上海居住区的发展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大城市一样,外国人及中国上统治阶级,由于逃避人口密集、建筑拥挤、卫生条件恶化的市中心区,而逐渐向近郊区推移。由于租界的扩展方向是由黄浦江向西扩张,因而住宅区的质量也是愈向西愈高,以最后形成的法租界西区虹桥一带标准最高。6.上海的城市规划工作近代上海的城市规划工作可以分为三个明显的阶段:•1927年国民党制定的“大上海都市计划”;•日本占领上海后的规划;•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接管上海再次对上海的规划。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1927年开始的“大上海都市计划”6.1规划背景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商埠、国际贸易港口。但是繁华的商业贸易区主要集中在有特权的租界弹丸之地,在城市布局上租界横亘于市中心地区,形成法租界、公共租界、国民政府管辖区相互分割的格局,市政设施各成系统,道路交通不畅,货物运输既不便,且港口吞吐量激增,码头不够使用。畸形发展的上海,迫切需要一个整体的发展计划。由国民政府组织,美国专家做顾问。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6.2规划范围确立中心区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6.3规划布局结构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6.4道路系统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1、上海县城与租界并存,双城格局显现•上海:2万平方千米•租界是上海形成双制状态•1855年上海租界规划,外滩面貌已经初现:(图)地块开辟为方格网越靠近黄埔江,地块越小,地价越高,开间小进深大中外对比:1、中国传统制度下:身份、地位no.12、西方制度下:金钱——no.1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2、1866年上海租界的发展1910年日本人绘制了上海地图1917年清朝已结束——有将华界和租界整合的趋势上海的城市规划工作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拆除城墙原因:1、经济方面考虑,城墙限制城市发展2、城墙代表封建统治,拆除城墙是民心所向。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1928年《建设上海市中心区域计划书》,划定上海市区东北约7000亩土地为新的市中心区,设上海为特别行政区•新市区道路系统为辐射结构•分区理论的实践:城市分为政治区、商业区、住宅区•孙中山对上海定位:东方大国(将浦东建立新的居住区)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1929”大上海都市计划”——城市发展已成为整体•1930年新市中心区规划图(规划是西式的)•1932年爆发“1.28”事变•1936年老城与新市中心区形成“双城”格局•为什么建新城?建新城成本低;也为了打败老城,老城市租界区,经济命脉在外国人手上•1948年租界全部收回•1956年从城市扩张到老城重建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上海南京路的历史沿革•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1843年,上海成为五口通商的城市之一•1845年,在上海县城北侧设立了外国租界,分别为英国、法和美国所有。以后在租界以北又发展起了中国人居住的闸北新区,加上浦东郊区,上海形成“三届四方”的城市格局。这些区域之间的发展与建设互不关联,没有统一的行政体制和市政管理。•1850年,英国人在今河南中路南京东路西北建“老花园跑马场”•1851年,修筑ParkLone,即派克弄,又称花园弄。此处原为一条乡间小道。租界开辟后,外国人时常在此散步溜马,故称“马路”。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1854年,上海跑马总会建造第二跑马场,在派克弄铺煤渣石块,称“大马路”,路面宽6-7.5m•1862年,在今人民公园一带建第三跑马场•1865年,工部局确定上海南北向道路以中国省份名字命名,东西向道路以城市名字命名,派克弄改名南京路。南京路成为最早使用煤气路灯的道路•1882年,设于南京路——江西路口的英商上海电光公司开始发电,成为中国第一家电力公司•1883年,南京路通自来水,成为中国第一条通自来水的马路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日本占领时期的新都市建设计划•在军事方面,划出大片军事用地,新建江湾及大场两机场,作为日本在中国最大的空军基地,并在原江湾市中心一带建造军事机关、宿舍和医院等。•在交通运输方面,在吴淞建立大港口,开挖浦江下游,使万吨货轮直接靠岸;在虬江码头下游增筑码头;开挖藻浜,使之通往工业地带;并能停泊4000吨的船只;开挖一段运河,直通纪王庙,与嘉定水路连接;在工业地带敷设四条引入线及临时铁路,与吴淞港及虬江码头联接,以便水陆联运。•计划还以原上海特别市政府编制的《大上海计划》的新市中心区为中心,划分十种地区:即第一住宅区(高级住宅区)、第二住宅区(普通住宅区)、第一商业区(商业及旅馆等服务行业)、第二商业区(游戏场等)、第一工业区(轻工业)、第二工业区(重工业)、工业特别区(军事工业及危险品工业)、公共地区、仓库地区和杂居地区。又以中央码头(虬江码头附近)、中心区(新市中心)、“中央车站”附近及吴淞地区为计划重点区。日本占领时期的上海规划特点:•追加了吴淞工业地带的规划,从租界北郊至长江口一带为3633公顷吴淞工业地带。•制定建筑条例•规划本身的技术标准很细致。•军用机场、军事机关、码头仓库、铁道等占有突出位置。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规划——初稿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第一稿存在的问题:•大上海区域计划总图初稿,在民国35年(1946年)8月24日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成立会暨第一次会议上讨论,曾发生三点争议:一是认为初稿计划太重理想,不切实际,也有人反对,认为计划太欧美化。但是设计人员认为科学是没有国际界线的,都市计划应坚持以提高市民生活水准为最主要目标。计划理论上仍坚持土地使用功能分类,坚持有机疏散,坚持区划管理,强调降低人口密度。当时最高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万人,计划平均人口密度维持为每平方公里1万人,绿地和道路面积的一半计在住宅区内,则住宅区人口毛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万人左右。小结特点:第一稿规划充分运用了当时一些从欧美留学回来的建筑师带回来的”卫星城镇“、”邻里单位“、”有机疏散“、”快速干道“等最新的城市规划理论。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二是港口计划,初稿计划集中的挖入式港口,受到当时港务局总工程师施孔怀的质疑。他认为一般码头仍应沿江设置,只有需要有铁路联接的码头,可采用挖入式码头。因为挖入式造价太高,每年尚须挖泥费。因此,主张采用沿江顺岸码头。•三是浦东发展计划问题。浦东有200平方公里,可容纳200万人,且浦东有深水,有不少工业、码头仓库,应发展成港口及工业区。陆家嘴可发展成商业区。但因过江交通投资过大,二稿仍未对浦东作出大的发展计划。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大上海都市计划二稿(1)城市性质上海是港埠都市,也将为全国最大工商业中心之一。上海在抗日战争前为中国与国际金融中心,今后仍将保持此种地位。(2)人口民国34年上海人口为400万人,而民国37年8月人口剧增至600万人,城市用地又只能在893平方公里市政区内考虑,故人口密度,必须从初稿每公顷100人提高至每公顷250人。中
本文标题:1近代城市建设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286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