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2山东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及解析
2012山东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及解析1.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答案】A【解析】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的调节,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A对;生长素促进生长,B错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脱落酸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错误。【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2.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V.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丙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答案】D【解析】a点时,甲植株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与细胞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速率相等,在此之前,光合作用已经开始,A错;18时以后,乙植物的细胞呼吸开始强于光合作用,此时有机物的积累最多,B错;b~c段下降的原因是气孔部分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d~e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不足导致,C错;b~d段,乙曲线出现图中走势的原因是气孔会部分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甲走出不同的趋势,其原因可能为气孔无法关闭,D对。【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净光合速率、光合午休等知识,考查了学生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难度适中。3.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来源:中_教_网z_z_s_tep]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B.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答案】C[【【§解析】个体的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A对;靶细胞是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其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对;细胞凋亡是编程性死亡,不同于细胞坏死,后者往往是由各种不利因素导致的,C错;由于染色质固缩,DNA的复制和转录会受到影响,这是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D对。【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考查学生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难度不大。4.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想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答案】D【解析】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解离,A错误;吡罗红是用来给RNA染色的,B错误;观察到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已经是死细胞,无法观察到细胞板扩展成细胞壁的过程,C错误;染色体的形态和特征是判断有丝分裂时期的依据,D正确。【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以及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难度不大。5.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噬菌体增值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噬菌体的DNA含有10000个碱基,A=T=2000,G=C=3000。在噬菌体增殖的过程中,DNA进行半保留复制,100个子代噬菌体含有100个DNA,相当于新合成了99个DNA,至少需要的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是99×3000=297000,A错;含有32P的噬菌体共有2个,只含有31P的噬菌体共有98个,其比例为1︰49,C对;由于DNA上有非基因序列,基因中有非编码序列,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DNA发生突变并不意味着性状发生改变,D错。【试题点评】本题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及基因的突变等,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6.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II-2与II-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图谱,正确的推断是A.II-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B.II-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C.III-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D.III-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双显性的个体正常,II-2和II-3患病,但子代不患病,说明双隐,A错误,根据Ⅰ-1基因型为AaBB且表现正常,Ⅱ-2却患病,可知,必须有A、B两种显性基因个体才不会患病,因为Ⅱ-2一定有B基因,如果也有A基因的话表现型就与其父亲相同,而实际上不相同,所以Ⅱ-2一定无A基因,因此Ⅱ-2的基因型暂时可以表示为aaB_;根据Ⅱ-2和Ⅱ-3两者都患病而后代不会患病来分析,则Ⅱ-2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Ⅱ-3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C错误,Ⅲ-1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D错误,III-2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女性婚配,假如aabb为患者则后代患病的概率为7/16,否则概率为6/16,D项错误【试题点评】本题利用遗传系谱图做背景知识考查自由组合规律和遗传图谱,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难度适中。24.(9分)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1)图中X物质为。在有氧条件下,该物质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该过程在中进行。(2)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可合成,多余的葡萄糖还可以转化成以储存能量。(3)胰腺中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调节糖代谢过程,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4)用14C标记的葡萄糖研究肝细胞内糖代谢的过程中,发现血浆中的白蛋白亦出现放射性,在白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答案】(1)丙酮酸线粒体(2)肝糖原脂肪(3)胰岛A细胞细胞间信息传递(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解析】(1)葡萄糖氧化分解第一个阶段在细胞质中进行。在有氧的条件下,丙酮酸穿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图中X为葡萄糖氧化中间产物丙酮酸。(2)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并合成肝糖原;还可促进多余的葡萄糖转化成储存能量的脂肪等非糖物质。(3)胰高血糖素由胰腺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与受体结合,调节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识别及传递功能。(4)根据题图可知,葡萄糖可转化为丙氨酸,用14C标记葡萄糖,在肝细胞内代谢转化为丙氨酸有放射性,合成蛋白质也会出现放射性。白蛋白为胞外蛋白(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经过内质网的加工、高尔基体的包装,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因此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试题评价】本题考察了高等动物血糖调节、细胞膜信息交流功能和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25(10分)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免疫。【答案】(1)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2)内正外负无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3)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非特异性【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即神经冲动,当兴奋传到轴突末端时,刺激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使其释放神经递质,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使下一个神经细胞产生兴奋。(2)M点在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变为内正外负。由图可知,手指皮肤下有感受器,a神经元为传入神经,b为神经中枢,c为传出神经,而兴奋在反射弧中各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递,所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只能在c神经元内传导,不能引起b神经元的兴奋。(3)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血浆中的蛋白质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血浆中的水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为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试题评价】本题主要考察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组织液和血浆的关系和免疫调节的相关内容,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26.(8分)右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1)图中曲线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来源:中_国教_育出_版网](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中间关系是。(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答案】(1)Ⅰ就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基因频率(2)增多(种间)竞争(3)信息传递(4)λ【解析】(1)据图分析,当种群的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出现Ⅰ、Ⅱ、Ⅲ3种情况,Ⅰ是在原始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的环境破坏度较轻;Ⅱ的环境容纳量低于原始容纳量,说明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Ⅲ是逐渐灭绝,说明栖息环境被完全破坏,该生物无法生存,无法实施就地保护,所以只能进行迁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图中阴影是被环境阻力淘汰掉的个体,即发生了自然选择作用,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进化的本质就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物种的种群数量下降,捕食量减少,那么流向该物种的能量就会减少,而与该物种处在同一营养级上的其他物种获得捕食机会增加,食物增多,所以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增加;该物种和同一营养级上的其他物种是竞争关系。(3)根据题意,食草动物从青草的减少获得食物不足的信息,进而转移另觅取食地。(4)“J”型增长的的数学模型是:Nt=N0λt,N0为人口的起始数量,Nt是t年后人口数量,λ表示人口数量是一年前人口数量的倍数,所以只要控制住增长的倍数,人口增长速度就会减慢,对环境的过渡开发利用就会减弱。【试题评价】本题以图表为载体,考察种群数量变化、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的功能相关知识,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图与分析能力。难度一般。27.(14分)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____,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_____________条。(2)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能产生Xr、XrXr、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
本文标题:2012山东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05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