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2008年外交学院711政治学综合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考研学习中,专业课占的分值较大。对于考研专业课复习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008年外交学院711政治学综合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并且可以提供外交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业课上赢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院校。外交学院711政治学综合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外交学院政治学(711)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第一部分政治学部分(共90分)一、名词解释(6×5分=30分)1、政治利益答案:人们在政治过程中,借助公共权力来实际的具有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2、政治合法性答案:指社会成员对政治统治正当性的认可,这种认可通常不仅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且主要来自一些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社会成员通过这些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来判定政治统治能否有效运行,从而在认可政治统治的基础上产生服从的意识和心理。按照让-夸克的意见(《合法性与政治》),政治合法性实际上是一种统治权利的表现。3、政治社会化答案: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治社会化就其动因、内容和后果来看,具有区别于其他社会化的最明显特征,即政治性。政治社会化的动因是人们对切身利益或长远利益的维护、实现和发展要求;其内容是对于社会政治的认识、取向和从事社会政治生活的技能;其后果是社会政治成员了解既有政治文化、熟悉政治准则、形成政治意识、明确政治角色,成为政治关系的承担者和政治活动的实践者。4、政治认知答案: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5、政治发展答案:指在独立民族国家形成和传统社会转型中,政治体系合法化、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按照《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的定义,政治发展概念意味着“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它们自身民族构设的历程,而不是服从某种盲目的社会力量、政治演化或革命。”二、简答题(2×15分=30分)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1、简述政治沟通的基本构成要素与作用。答案:1)广义的政治沟通是指传递政治信息、交流政治思想的全部活动。狭义的政治沟通是政治体系在输入输出过程中政治信息的交流和转换。作为政治管理方式的政治沟通是狭义的,按照沟通路径,可以分为上行、平行和下行三种。2)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包括如下五个构成要素。①沟通者(信息的输送着)。②信息接收者③政治信息④沟通通道⑤信息反馈3)在现代政治过程中,政治沟通的功能主要有。①政治沟通有助于科学决策。②政治沟通有利于政治稳定。③政治沟通有助于政治文化的整合。④政治沟通有助于提高政治系统的运作效能。2、简述政治参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答案:1)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以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以国家、政党和政治社团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构成、运转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制定过程的行为,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2)政治参与的特征。①主体是普通公民,不包括政府官员和职业政治活动家,也不是全体社会成员。②本质是公民行使以选举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由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因此政治参与也是公民的一种责任。③目标和对象不限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包括政党和政治团体的活动。④手段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不包括非法的行为,暴动和武装斗争属于政治斗争或政治冲突的范畴。3)在现代政治过程中,政治参与的作用主要有。①政治参与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②政治参与有利于实现政治稳定。③公民的政治参与影响政治文化的发展。④政治参与影响到政治统治的合法性。4)在现代政治过程中,政治参与的负面作用主要有。①过分扩张的政治参与一旦超过现有政治体系的吸纳能力,就有可能发展成政治不稳定。②某些形式的政治参与,如一些表达极端利益要求的参与,以及一些抵制性的政治参与,不仅可能阻碍政治体系的有效贯彻,而且直接威胁国家政治体系的稳定。③高频度的政治参与会对政治体系造成巨大压力,容易造成政治体系的功能无法有效发挥。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三、论述题(1×30分=30分)1、如何认识国家主权在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生活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答案:⑴由于全球一体化挑战和超越国家主权而引发的国际冲突的主要表现:①国际组织和跨国机构对国家主权的削弱;②国际公约和多变协定对国家主权的限制;③国际法对主权的挑战;④地区或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对国家主权带来冲击。⑵国家主权的有限性:A.国内意义上:①主权机关总体不受限制与局部要受限制;②主权所有者不受限制于主权行使着要受限制;③国家的最高权威已经受到利益集团强有力的挑战;④国家主权与政府的合法性是相互关联的。B.国际意义上:①主权必然与变动中的国家环境相平衡,与变动中的国家利益相适应;②主权是绝对不平等的;③全球化大趋势使国家与国际社会饿相互依存性越来越大;④国家保护国民安全,使其免遭这些武器攻击的能力越来越受到质疑。(核、化学)⑶应对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A.国内政治层面:①加强教育和培训;②主动加入区域或国际组织;③实现国家治理转向:更有效和更具回应性的手段;B.国际政治层面:①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反对霸权主义及其新干涉政策,进一步落实主权平等;②致力于国际力量平衡;③通过和谈与协商方式解决冲突,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第二部分国际关系理论部分(共60分)一、名词解释(4×5分=20分)1、国际制度答案:国际制度(internationalregime)是指在国际关系某一特定领域国际角色在认识上趋于一致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国际制度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定义。狭义定义主要指的是规范国际某一领域的行为规则,而广义定义则指的有关国家在某一问题上进行合作或协调的机制。2、《大国政治的悲剧》答案:《大国政治的悲剧》是进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核心观点是大国总是在寻求机会攫取超出其对手的权力,最终目标是获得霸权,除非存在一个非同寻常的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这种观点不允许维持现状的国家存在,即大国谋求最大限度地占有世界权力。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3、斯多葛学派答案:斯多葛学派因在雅典集会广场的廊苑聚众讲学而知名。斯多葛派认为世界理性决定事物的发展变化.所谓世界理性,就是神性,它是世界的主宰,个人只不过是神的整体中的一分子。所以,斯葛多学派是唯心主义的.在社会生活中斯多葛派强调顺从天命,要安于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要恬淡寡欲,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幸福.他们自称是世界主义者,打破了希腊人和野蛮人之间的传统界限,宣传人类是一个整体,只应有一个国家,一种公民,即宇宙公民.而这个国家也应由智慧的君主来统治.这种理论是为马其顿统治希腊服务的.在国家观方面,斯葛多派认为,国家不是人们的意志达成协议的结果,而是自然的创造物。4、多边主义答案:多边主义可以用来表述一个主权国家的外交行为取向,即从个体国家的角度考虑它的对外行为方式,这也就是多边外交,这强调的是把多边主义作为国家的一种对外战略,是战略性多边主义,是单位层次上的多边主义研究。多边主义也可以用来表述一种国际互动方式,所谓的地区性多边主义和全球性多边主义是这种意义上的多边主义,它考虑国家之间的互动方式,尤其考虑制度对于国家之间互动产生的影响,因而是制度性多边主义,是体系层次上的多边主义研究。二、简答题(1×15分=15分2选1)1.新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三个假说。答案:(1)国家中心说。梅奥尔指出主权国家为中心,主权国家的作用不可替代。在无政府的国际环境中,国家是公民生存的保障。任何具有重大意义的跨国界活动必须由国家从事或是得到国家的允许。这就确立了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导作用。(2)单一国家说。国家是一个一元社会整体,是独立的行为体,能够独立地确立国家的利益,制定并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国家超越时空的最根本利益是民族国家的生存。虽然国家的行为环境复杂多元,但是,这些因素的总和只是构成了国家决策的环境。决策环境可以对国家决策其限制作用,但不能起到决定作用。(3)理性国家说。国家行为体在某一给定环境中,能够确立国家目标,考虑多种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能导致的后果,然后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国家目标的政策方案。根据这个假说,可以推断,在同样的环境中,面对同样的问题,国家决策者,无论是谁,都会作出基本相同的理性决策。因此国家行为也会基本相同。2.建构主义结构说包括的三个要素。答案:建构主义主要有三个概念“规范”、“认同”、“文化”。(1)“规范”属于一种社会约定,包括规则、标准、法律、习俗、习惯等。建构主义者把规范概念定义为“意指对某个特定国家本体作出适当行为的集体期望”。建构主义认为,通过建构而产生出来的行为规范、原则以及共同体分享的信仰,不仅影响和规定着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为体的具体行为、利益、优先选择以及实现对外政策目标的工具,而且可以帮助行为体理解什么是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以及如何运用合法手段去获取他们。因次,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创造出行为模式。(2)“认同”这一概念来自社会心理学,指某行为体所具有的和展示出的个性及区别性形象,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这些形象是通过与“他者”的关系而形成的。建构主义认为利益依赖于认同。温特提出两种认同类型“整体认同”和“社会认同”。建构主义感兴趣的是行为体中间的“集体认同”,即自我和他者建立积极的认同关系,在认知上把他者看做是自我的延伸。行为体之间存在移情联系是建立集体认同的基础。社会机构对行为体的认同和利益施加深刻的影响。(3)“文化”,建构主义认为,文化不仅影响国家行为体的各种动机,而且还影响国家的基本特征,即国家的认同。国际政治的文化可以改变国际体系。温特提出了三种国际政治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国家存在着战略文化。三、论述题(1×25分=25分2选1)1、比较分析现实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对于国际关系三个基本命题的论述。答案:现实主义⑴国际关系的实质:无政府条件下为权力的斗争:国家的主权原则和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也就成了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无政府性决定国际体系只能是自助性体系,自助体系要求体系中每个成员要在冲突四起得环境中保护自己的生存,在这种国家竞相增强国力得自助体系中,安全困境是正常的状态,只有强者才是安全的。⑵国际关系的行为体:民族国家: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认为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导行为体,国际关系的行为体大致可分为两大类:民族国家和非民族行为体。同时,现实主义对国家提出了三个假说①第一个假说是国家中心说: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以主权国家为中心,以主权国家之间的交往为主要内容,主权国家不可替代②第二个假说是单一国家说:认为国家是一个一元社会整体,能够独立地确定国家的利益,制定并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③第三个假说是理性国家说:认为国家行为体在某一个给定环境中能够确立国家目标,考虑多种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和可导致的后果,然后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国家目标的政策方案⑶影响国家行为体的主要因素:国际体系的结构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结构是影响国家行为的重要因素;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结构是影响国家行为的唯一重要因素。新自由制度主义⑴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并不一定导致无秩序社会,国家之间会有合作的出现。⑵国际关系的行为体:民族国家:⑶国家是自私行为体,以国家利益为国家行为的最高准则国家是自私的,但是自私行为体之间的交往不一定只是冲突。国家需要合作,国际社会也存在合作的条件,这样,在无政府国际社会的有序状态下,国家之间的合作才是国际关系的实质。2、试论述霸权稳定理论。(1)从国际系统结构着手分析系统稳定、认为霸权结构是稳衡结构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是现实主义的一个分支,由美国经济学
本文标题:2008年外交学院711政治学综合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1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