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2011级城市道路复习题答案
1.什么是交通?什么是城市交通?其如何分类?交通的概念,人与物在两地间的位移过程,即人与物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空间位置的变化。交通方式分为道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五种城市交通是承担城市所需运输任务的交通方式的统称,可分为城际交通(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2.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改进?问题:城市规划、用地布局上的局限,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城市交通组织结构不合理,城市道路系统不健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和控制水平不高,交通意识不强。改进措施:从城市规划、用地规划布局入手,处理好交通需求和供给的关系、用可持续发展思路指导城市交通发展。适应与引导新形势下城市交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城市道路网结构。实现城市道路管理现代化。进一步加大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开展交通理论研究、研制新型交通工具。3.什么是交通流?交通流有哪些特性?什么是交通参数?交通基本参数有哪些?某一点时间内,连续通过道路某一段面的车辆和行人组成的车流人流统称。交通流特性:双重性(车辆控制既取决于驾驶员,又取决于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局限性(机动车的运动受到一定时空条件制约,同时本身动力性能也起约束作用)时空性(交通流随时间变化以及随空间变化)描述和反应交通流特性的物理量为交通参数。反映交通流基本性质的交通量、速度和交通密度是交通基本参数。4.车速分为哪几类?什么是地点车速、行驶车速、区间车速和设计车速?有何作用?地点车速、行驶车速、区间车速、临界车速、设计车速地点车速:车辆通过某一点某一断面的瞬时车速。行驶车速:车辆通过某路段行程与有效运行时间之比。评价路段线性和通行能力或经济效益分析之用。区间车速:车辆通过某路段的行程和所用总时间之比。评价道路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的依据。临界车速:道路交通交通量最大时的速度。一般供交通流理论分析时用。设计车速:作为道路几何线形设计所依据的车速。5.什么是交通量?什么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交通量资料用于哪些方面?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断面的车辆数,又称交通流量。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24小时内交通量最大的某个小时的交通量。交通量材料运用:交通规划、道路设计、交通管理、交通事故评价、经济分析6.什么是交通密度?什么是车头间距?什么是车头时距?交通密度:在某一瞬间单位长度内一条车道或一个方向或全部车道上的车辆数。车头间距:同向连续行驶的两车车头之间的距离。车头时距:当车头间距的间隔用时间(秒)表示时为车头时距7.交通量、车速及交通密度三者有何关系?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当密度很小时,交通量亦小,而车速很高,接近自由车速K=Q·V随着密度增加,交通量亦逐渐增加,而车速逐渐降低,当车速降到V。时,交通量达到最大。当密度持续增大超过K。时,交通开始拥挤,交通量和车速都降低。当密度达到最大即阻塞密度Kj时,交通量和车速都为零,此时车辆首位相接,堵塞在路上。最大交通量Qmax、临界车速V。和最佳密度来划分交通是否拥挤的特征值。当QQmax,KK。VV。,交通属于拥堵,反之属于疏通。有上述三参数关系可知速度与容量不可兼得。为保证高等道路速度,应对其密度加以限制。8.什么是道路通行能力?什么是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极限数。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能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上某一点的最大小客车数。可能通行能力:在通常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条车道和道路上某一点最大客车数。设计通行能力:在通常的道路交通条件下,车型密度不是很高,不至于引起过度的延误和阻碍驾驶的通行能力。9.什么是服务水平?什么是服务交通量?道路的服务水平分为哪几个等级?市际道路和市区道路的设计标准是什么?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服务交通量:是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管制条件下,在已知周期(通常为15min)中,当能保持规定的服务水平时,车辆(或行人)能合理地期望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的一点或均匀路段的最大小时流率。道路的服务水平分为A至F六个等级,对这六个等级描述如下:A级—自由流,交通流中车辆的操纵完全不受阻碍,信号交叉口的控制延误最小,平均行程速度通常是相应街道自由流速度的90%B级—稳定车流,交通流中车辆的机动性仅仅收到轻微限制,信号交叉口的控制延误不明显,平均行程速度通常是相应街道自由流速度的70%C级—仍为稳定车流,但车辆的行驶操纵能力可能收到较大限制,较长的排队或不利的信号联动导致车辆平均行程速度低至相应街道自由流速度的50%D级—接近不稳定流,交通流量稍有增加就会引起延误明显增大,行程速度大幅下降。平均行程速度大约是自由流速度的40%E级—不稳定车流,延误显著,平均行程速度仅为自由流速度的33%或更低F级—强制车流,车辆排队慢行,极易发生堵塞,速度通常是自由流速度的1/3~1/4。到极限时,车速和交通量都降至零。10.交通量调查的种类?一般将调查地点选在何处?特定地点的交通量调查(交叉口、路段以及建筑物出入口)、路网(区域)交通量调查(主要交叉口和路段)地点选择:典型路段、交叉口、大型建筑设施出入口、特定制定的地点。11.车速调查的种类?车速调查资料分析时,第15%、50%以及85%位车速的含义是什么?有何用途?地点车速调查、行程(行驶)车速调查第15%位车速,表示全部车辆的15%在此车速下行驶,可用此车速作为道路限制最低车速。第50%位车速,表示全部车辆的一半在此车速下行驶。第85%位车速,表示全部车辆的85%在此车速下行驶,可用此车速作为道路限制最高车速。12.城市交通规划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有哪些?城市交通规划的目的:在与分析和模拟规划区域交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预测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依据城市规划对城市交通的要求,设计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低公害和经济的科学合理的交通系统。以便为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各种用地模式服务,并作为规划决策和政策制定的依据。主要内容:总体设计、交通调查、交通需求预测、方案制定、方案评价、信息反馈与方案调整。13.什么是起迄点调查?OD调查的目的是什么?OD调查的内容有哪些?客流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货流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起讫点调查:为了解交通的发生和终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OD调查的目的:掌握与规划区域有关的现状;人、车和货物出行的起终点和路径;出行目的、运输内容等情况。利用调查结果,结合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及经济指标等资料预测未来规划区域的交通需求,以作为道路网络规划的依据。OD调查的内容:对客流和货流的调查客流调查:起讫地点、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次数、出行距离。货流调查:货源点与吸引点的分布、货流分类数量和比重、货运方式分配。14.远景交通量预测程序(四阶段交通预测方法)有哪些?出行产生:预测远景年限个小区的出行量出行分布:计算个小区之间的出行交通量交通方式选择:预估各小区之间将采用的交通方式及其所占比重交通量分配:将区间交通量分配到相关道路上去作为交通、道路网规划依据。15.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问题主要是什么?决定公交路线上的行驶车辆数的条件是什么?主要问题:确定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车辆数和客运交通线路网两个条件:完成客运任务,能按Tm在路上周转。16.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单线形、环线形、十字形、三角形、辐射形、网格形17.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满足城市用地布局要求、满足城市通风日照的需求、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18.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城市道路分为哪几类和哪几级?功能:交通设施功能、公共空间功能、防灾救灾功能、形成城市结构功能。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城市快速路(完全为机动车交通服务,解决城市长距离快速交通)、城市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城市次干路(城市区域性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城市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直接与两侧建筑物、街坊出入口相接的局部地区道路)。除快速路外,各类道路分为一、二、三、级,一般分别对应大中小城市。19.城市道路网基本结构形式及主要优缺点有哪些?方格网式: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中小城市,划分街道整齐、有利于沿街建筑布置,交通分散灵活性大,但是功能不易明确,交叉口多,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放射环状式道路:由市中心四周引出放射干道,在连接环形干道。优点在于有利于市中心区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歌曲之间联系,有利于明确道路功能。缺点是将各交通方向引致市中心,造成中心交通过于集中。小范围试用不利于交叉口处理和建筑布置。适用于大、特大城市。自由式道路:优点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对环境景观破坏少,节约工程造价,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可取得良好经济、交通与景观效果。缺点在于绕行距离较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分散。20.道路横断面宽度B与沿街建筑物高度H间的关系上怎样的?城市各类道路如何选用?将道路横断面宽度设为B,沿街建筑物高度设为H。当B/H≤1时,沿街建筑与街道有一种亲切感,街道空间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流动感,容易造成繁华热闹的气氛。但当B/H0.7时,则会形成空间压抑感。当B/H在1~2时,空间较为宽敞,绿化对空间的影响作用开始明显,由于绿化形成界面的衬托作用,在步行空间仍可以保持一定的建筑亲切感和较为热闹的氛围。道路越宽,绿化带的宽度和高度也应随之越大,以弥补较为开敞的空间造成的离散感觉。绿化带对于丰富街景、增加城市自然气氛的作用更为显著。当B/H2时,空间更为宽敞,此时往往布置多条较宽的绿化带,城市气氛逐渐被冲淡,大自然气氛逐渐加强。一般地,城市快速路或主干路等交通干道B/H2,城市内一般干路(如次干路)B/H=1~2,而在中心商业区则往往B/H≤1,但一般应尽可能使其0.5。21.城市道路网规划技术指标主要有哪些?什么是道路网密度、道路面积密度、非直线系数、道路红线?技术指标:道路网密度=某类道路中心线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道路面积密度=(各类道路长度*各类道路宽度)/城市用地总面积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各类道路长度*各类道路宽度)/城市总人口非直线系数=道路起、终点的实际长度/道路起、终点的空间直线距离(1.4以内,1.1~1.2最好)道路红线: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物用地分界线2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车行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绿化带、设施带等几何尺寸及相互协调关系。23.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的四种基本形式是什么?其适应性如何?不对称横断面形式在什么情况下可能采用?举例说明?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并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量均不太大的城市道路,对用地紧张和拆迁困难的旧城市也常采用。适用于次干道与支路双幅路:适用于有辅路供非机动车和慢车行驶的大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道路所处地形横向高差较大或城市郊区非机动车较少时也可用双幅路,中等城市主干路亦可用。三幅路:对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混合行驶不能满足需求的城市道路上,宜优先采用。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辆车速较高,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量均较大的快速路与主干路。特殊情况,例如地形限制、交通特点。交通组织等,可将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等设计成标高不对称、宽度部队称以适应特殊要求。例如沿江大道,山城道路、大型立体交叉主线。24.机动车设计车辆有哪些种类?1小型汽车、普通汽车、铰接汽车25.什么是设计通行能力?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关于车道通行能力是如何规定的?设计通行能力也成实用通行能力,它反映道路交通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状态下,一小时内通过道路断面的最大交通量,等于道路可能通行能力乘以某一服务水平相对应的服务水平系数。我国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讲车道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与设计通行能力。26.在统计交通量时,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方法有哪些?城市道路交通车辆类型众多,大小不一,其占道面积、性能、车速各不相同,故在
本文标题:2011级城市道路复习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6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