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2年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式
1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式设问角度一、修辞手法设问示例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2.诗的第X句/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答题步骤①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②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内容,③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答题范式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句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考题直击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问:诗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情?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解析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系”“相识”“欲别”等一系列拟人化动词,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而又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对湖上亭的深情二、描写手法设问示例1.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3.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答题步骤:2步骤一:先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描写角度(观察点的变化情况、多种感觉器官的运用等)、动静、虚实、点面、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步骤二:结合相关诗句分析怎样运用的(对相关诗句简要解说);步骤三:作用分析(点明在情感、表达效果、结构等方面的作用)。答题范式(1)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2)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考题直击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问:说说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夜雪”的。(雪本无声无嗅,夜雪更是无从捕捉,该诗从独特的角度把夜雪描写得生动传神。请联系诗歌作具体分析。)分析:既是“描写”,答题就应该从描写的手法以及描写的角度去考虑。诗中“讶”“冷”、“见”、“知”“闻”都是作者的行为动作,显然全诗是从作者的触觉(感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写“夜雪”的,对于“夜雪”来说,这是属于侧面描写。答案:从侧面烘托的角度描写。(步骤一)首句“冷”字通过触觉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了雪大;第二句“窗户明”运用视觉说明雪下得大,积3得深;后两句从听觉写出积雪压折竹枝发出声音,可知雪势有曾无已。(步骤二)把夜雪描写得生动传神。(步骤三)长安夜雨薛逢①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挂玉:喻昂贵的柴米。问: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答案:①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步骤一)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步骤二)②这些景物凄冷萧条,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步骤三)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①方干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4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②。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②泛觞:是一种游戏。问: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描写景物有什么技巧?答案:写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的孤寂、冷清景象。(步骤三)运用了视觉听觉结合(或绘形绘声)的技巧。(步骤一)诗人眼耳并用,写出了鹤盘旋之形和蝉鸣之声,传神逼真。(步骤二)枕上作陆游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注】。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注】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问:颔联在景物描写上用了什么手法?简析其作用?(见优化方案)5答案(从听觉的角度写,)以声衬静,(步骤一)“孤灯无焰”,闻声才知“穴鼠出”,听到踩踏枯枝发出的声响,推想是“邻犬”在行走,由此衬托出深夜的静谧,(步骤二)刻画了诗人夜不能寐的形象,烘托诗人内心的悲凉。(步骤三)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问:“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答案解析这一细节看似平常,但它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写活了行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写尽了行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能让读者体味其中浓浓的乡思之情。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问: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6答案: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像瑰丽,表现音乐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所感动,心潮澎湃,不能自己,拨断了琴弦。)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三、抒情方式设问示例1.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2.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第X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答题步骤①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抒,则再确定具体又是哪一种;②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③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要用到术语,如含蓄蕴藉、淋漓尽致等。答题范式这首诗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考题直击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解析7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四、思想感情设问示例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答题步骤①先感悟这首诗是乐诗还是哀诗;②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乐或哀的原因;③最后确定具体的感情是什么。答题范式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考题直击咏怀古迹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问: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解析这首诗通过写王昭君美貌无人识、远嫁大漠、孤苦无依的怨恨,表达了诗人对她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悲叹。五、观点品评设问示例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答题步骤①弄清品评的角度(内容形式?整体局部?表现手法?);②读诗和某人的评价;③研读诗作,形成自己的看法;④结合原诗句具体分析你观点的依据。答题范式(1)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8(2)不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考题直击子夜吴歌·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问:前人曾说过:“余窃谓删去末两句做绝句,更觉浑含无尽。”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请说说理由。答案解析影响诗意的表达,反而更显精炼含蓄。②不同意。理由:最后两句“何日…远征”加深了对前面“玉关情”的内容的表达,由亲人之情上升到家国之爱,扩展了诗歌的内容,升华了诗歌的境界。六、比较鉴赏设问示例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各有什么寓意?2.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这两首诗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答题步骤①先明确比较角度,找准两者之间的异同点;②后写出异同之处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研究;③最后指明不同之处在各自诗中的作用。答题范式两首诗都…,都表达了诗人…(写出共同点);不同之处是:第一首…(写出不同点及其表达作用),第二首…(写出不同点及其表达作用)考题直击禾熟孔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释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病牛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问:两首诗都描写了“牛”的形象,其形象意义是否相同?请简析。答案解析不同。《禾熟》中的老牛是一个知足而乐、悠然自得的形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像老牛一样早点了却“役债”,舒闲疲惫身心的渴望,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长期仕途坎坷而积于胸中的郁闷之情。《病牛》中的牛在未病之9前耕耘过许多田地,让人收获过千万担的谷物,在它老病时,却遭到冷遇,但仍念“但得众生皆得饱”,这是一个流尽血汗仍愿奉献到底的崇高形象诗人以牛自喻,写出了自己坎坷与辛酸的遭遇,并借此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甘愿奉献到底的心志。七、意象赏析设问示例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2.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答题步骤①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②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③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答题范式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考题直击鹧鸪天[宋]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问:词人为何写杜鹃的啼叫声?答案解析诗人用杜鹃的意象,仿佛令人感觉到它哀切的啼声,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委婉含蓄地(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流落天涯,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八、意境品味设问示例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①解说相关诗句;②概括意境特点及作用;③分析意境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答题范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表现了诗人…的感情。10考题直击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栖树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解析诗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院中的树上乌鸦停止了聒噪,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秋露轻盈无迹,打湿了庭中的桂花。这是一幅宁静伤感的画面,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运人。抒发了诗人望月情怀的乡愁。九、字词推敲设问示例1.这首诗中某个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2.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个字不同,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何?3.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4.品味作品某字,并加以简要分析。答题步骤①准确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②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③明确答题方向:A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答题范式X一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考题直击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问:颔联与颈联中的“”和“”两字用得精妙,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一下。答案解析直和圆精当而形象地写出了孤烟与落日的形状,两相对应,极富立体感;并把它们置于一个广袤的边塞空间中,营造了一种阔大、雄浑而又苍凉的意境,衬托出诗人出塞后的孤寂。11十、诗眼赏析设问示例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2.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3.有人说某字是全诗的诗眼,你同意吗?说说你理由。答题步骤①准确找到诗眼字或诗句;②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诗眼的表达作用;③明确答题方向:A该诗眼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
本文标题:2012年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83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