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2012年水稻肥力定位监测点试验方案
1都昌县2015年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点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点试验主要用于全面掌握全县耕地土壤动态变化,了解不同耕作制度对土壤力变化产生的影响,以及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性所采用最佳施肥方式和施肥配比,是建立县域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建立区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提供施肥参数;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重要依据。二、试验安排试验选择在土塘镇、蔡岭镇、鸣山乡、汪墩乡、左里镇等5个长期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点试验田,试验田块面积1.0亩以上。三、试验安排1、采样调查。在监测点田块内任意选若干个点(15-20个),把各点所采集的耕层土壤均匀混合形成定位监测点土壤混合样品。在监测点田块内按土壤发生学的主要特征,将整个剖面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各层次中部多点取样,每层均等取样,各层次分别混合均匀组成能代表各层次的土壤样品形成定位监测点土壤剖面样品。典型农户调查与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通过广泛深入的野外调查和对取样地块农户调查,掌握耕地地力条件、土壤理化性状与施肥管理水平。主要调查内容有:监测点的产地条件和农业生产概况,监测点剖面的理化性状,田间作业情况、作物产量、施肥品种数量等。2、化验检测。严格按土壤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1119-2006)要求,对土壤样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化验,掌握土壤养分状况,主要检测项目有:土壤质地、土壤pH、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水解性氮、土壤有效磷、土壤速效钾、土壤交换性钙镁、土壤有效硫、土壤有效硅、土壤有效硼、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土壤有效钼。23、试验设计。每个定位监测点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田块作为早稻、晚稻、棉花试验田,试验设置不施肥处理区和常规措施处理区。不施肥处理指当季不施肥,棉花试验小区面积66.7m2以上,水稻试验小区面积33.3-66.7m2,小区间作高垅用塑料膜包好防透水,常规处理区面积333.3m2以上,其耕作制度、种植方式、栽培管理方式和施肥水平与当地一至。观察记载各处理作物生长状况和施肥量,化验分析试验前后土壤养分状况、各处理作物植株养分含量状况。四、试验观察与记载1、试验前,及时采集试验田块的土样(混合样),进应分析测试;2、试验实施期间,及时观察并记载各小区的作物长势及其生长发育情况;3、作物收割时,要单打单收单称,以修正测产误差。五、资料整理试验结束后,及时整理试验资料,认真填写土壤肥力定位监测报表记载表(附后),建立试验档案,同时将整理后的资料上报农业局土肥站。都昌县土肥站2015年3月6日3土壤肥力定位监测报表位置信息监测点编号监测年度县名称乡名称村名称农户(地块)名东经北纬土壤化学性状取样深度(cm)有机质(g/kg)碱解氮(m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g/kg)PH无肥区常规施肥区统计项目第1季第2季第3季基本情况汇总作物名称作物品种大田期起始(年-月-日)结束(年-月-日)作物产量汇总无肥区果实(kg/亩)茎叶(kg/亩)常规施肥果实(kg/亩)茎叶(kg/亩)常规区施肥情况(纯量)N(kg/亩)P2O5(kg/亩)K2O(kg/亩)
本文标题:2012年水稻肥力定位监测点试验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8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