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2级泸州三诊(一模)含答案
泸州市高2012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物理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2页,第二部分3至4页,共11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留。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2.第一部分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个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B.电场是人们为了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而引入的一种并不真实存在的物质C.用紫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D.狭义相对论认为,高速运动的物体质量会变小,运动方向的长度会变短2.下列关于光的应用中,叙述正确的是A.3D立体电影的放映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B.光导纤维是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C.可利用激光进行室内照明D.激光的全息照相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好的特点3.某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转轴匀速转动产生交变电流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t2和t4时刻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B.t1和t3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C.t2和t4时刻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D.t2到t4时刻穿过线圈中的磁通量变化量为零4.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同一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的重力比在地球表面的重力要小B.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一定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C.若探测器绕火星和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相同,则其线速度相同D.若探测器绕火星和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相同,则其周期相同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1和t2时刻波的图象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其中PQ分别是位于x1=7m和x2=9m的两个质点,已知t2=(t1+0.6)s,波速v=10m/s。则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时刻t3=(t2+0.2)sP质点在x轴上方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C.若t4=(t2+0.3)s时Q质点刚好经过平衡位置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D.在振动过程中PQ不可能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6.如图所示,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上静止地放置两根质量相同、电阻相同的导体棒MN和PQ,两导体棒平行且垂直导轨,整个空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不计导轨电阻。现在导体棒MN上施加一恒定的水平外力F,沿导轨向右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终两导体棒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最终两导体棒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导体棒MN上的电流一直增大D.导体棒PQ上的电流先不断增大后保持不变7.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叠放在竖直轻质弹簧上并保持静止,其中A带正电,电荷量大小为q,B始终不带电。现在A、B所在空间加上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A、B开始向上运动,从开始运动到A和B刚分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使A、B分离,场强大小至少应为mg/qB.要使A、B分离,场强大小至少应为2mg/3qC.物体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直减少D.物体A和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8分8.(17分)(1)如图所示有甲乙两个同学在课外实验活动时,各自用先进的DIS系统,分别探究单摆和圆锥摆的不同特性。将细线的上端连在拉力传感器上传感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甲同学实验时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摆球在竖直面内摆动;乙同学实验时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摆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两装置的小球大小和质量、摆线长均相等,单摆的最大摆角和圆锥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同(θ50)。①与传感器连接的电脑显示屏上显示甲图中绳子的拉力F甲是一条,乙图中绳子的拉力F乙是一条。(填“曲线”或“直线”)②甲图中小球摆动5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为t甲,乙图中小球摆动5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为t乙,则有t甲t乙。(填“”,“”或“=”)(2)右图是测量阻值约为几欧的未知电阻Rx的原理图,图中R0是定值电阻(5Ω),R1是电阻箱(0-99.9Ω),R是滑动变阻器。A1和A2是电流表,E是电源(电动势约4.5V,内阻很小)在保证安全和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测量范围尽可能大,实验具体步骤如下:(i)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调到最大(ii)闭合S,从零开始调节电阻箱R1为适当值,再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A1示数I1=0.2A,记下这时电阻箱的阻值R1和A2的示数I2;(iii)重复步骤(ii),再测量6组R1和I2值;(iv)将实验测得的7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①现有下列四个可供选用的电流表:A.电流表(0-3mA内阻为20.0Ω)B.电流表(0-3mA内阻未知)C.电流表(0-0.3A内阻未知)D.电流表(0-0.3A内阻为5.0Ω)电流表A1选,电流表A2选②测得一组R1和I2值后,调整电阻箱R1使其阻值变小,要使A1示数仍为0.2A,应使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③在坐标纸上画出R1与I2的关系图。④根据以上实验测得出Rx=Ω。9.(15分)为了减少汽车刹车失灵造成的危害,如图所示为高速路上长下坡路段设置的可视为斜面的紧急避险车道。一辆货车在倾角为300的连续长直下坡高速路上以1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汽车刹车失灵,开始加速运动,此时汽车所受到的摩擦和空气阻力共为车重的0.2倍。在加速前进了96m后,货车平滑冲上了倾角为530用砂空气石铺成的避险车道,已知货车在该避险车道上所受到的摩擦和空气阻力共为车重的0.8倍。货车的整个运动过程可视为直线运动,sin530=0.8,g=10m/s2。求:(1)汽车刚冲上避险车道时速度的大小;(2)要使该车能安全避险,避险车道的最小长度为多少。10.(17分)如图所示CDPD'M是螺旋光滑绝缘轨道,半径为R1=2m的一段圆弧CD与半径为R2=1m的圆O相切于最低点D,D'M是与圆轨道相切于D'点的水平轨道,在M端固定一个水平放置的轻弹簧,其中PC与竖直方向成θ=530。在半径为R2的圆内区域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圆O的竖直直径POD的右方区域存在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E=10N/C的匀强电场。现有一质量为m=0.04kg、电量为q=0.2C的带电小球,从离水平轨道D'M高为h=1.6m的A点以某一水平初速度抛出,刚好沿CD弧的切线方向无碰撞地进入CD轨道,经D点进入竖直圆轨道之后,刚好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P,之后从最低点D'点进入水平轨道D'M并压缩弹簧,在距离D'点为L=2m的地方速度减为零。不计带电小球电量对电场的影响,g=10m/s2,(sin530=0.8,cos530=0.6)求:(1)带电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2)磁感应强度B;(3)带电小球压缩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紧急避险车道11.(19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B=0.1kg的绝缘薄板B,B板左、右段由不同材料构成,左段的长度l=1.8m且表面光滑;右段表面粗糙且足够长。质量为mA=2kg的带正电金属块A(视为质点)位于B的最左端,带电量q=1×10-6C,A与B右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质量为mC=0.1kg不带电的物块C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与B板相连。忽略滑轮质量及轴间的摩擦,A、B间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整个装置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E=1×107V/m。开始时整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轻绳被拉直,取g=10m/s2。求:(1)撤去外力的瞬间,A、B、C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2)金属块A刚滑上薄板B右段时,A、B、C的速度分别是多大;(3)撤去外力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绳足够长,B、C始终未与滑轮相碰,且C始终没有与地面接触)
本文标题:2012级泸州三诊(一模)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90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