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2012陕西社区专职招聘考试-2
2012陕西社区专职招聘考试:政治基础知识一一、唯物论1.世界的客观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能动作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2012陕西社区专职招聘考试:政治基础知识二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2.运动和发展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3.规律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应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对事物的特点要进行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6.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分清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7.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8.量变和质变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9.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012陕西社区专职招聘考试:政治基础知识三认识论1.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2.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要不断深化;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具有重要作用。3.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3.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2012陕西社区专职招聘考试:政治基础知识四历史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具有行为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自私不是人的本性;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4.人生价值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属于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把实现最高理想与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6.实践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2012陕西社区专职招聘考试:政治基础知识五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是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基本形成的主要标志是提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成熟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得到全面恢复和重大发展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是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的概括和全面的概述是刘少奇在中共七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全党正式确定下来也是在七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实事求是,出自《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2012陕西社区专职招聘考试:政治基础知识六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阶段时间事件开始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也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理论成果开始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式确立十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基本形成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初步形成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十四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进了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五大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最了全面的阐述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同时,把解放思想鲜明地提到了突出的位置,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1992年初,邓小平又在南方谈话中把生产力标准拓展为“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4、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始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正式宣布了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同中国政府就香港问题进行会谈。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同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对特别行政区作出专门规定。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在同美国学者的谈话中第一次使用了“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提法,并且明确指出它不仅适用于台湾,也适用于香港。8、“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个前提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不允许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2012陕西社区专职招聘考试:政治基础知识七三个代表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1)“三个代表”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整体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2012陕西社区专职招聘考试:政治基础知识八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3)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
本文标题:2012陕西社区专职招聘考试-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9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