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3-1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讲与练课件湘教版
•一、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主要影响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平原地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地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区位因素主要影响人文因素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技术因素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等对线路建设的自然障碍和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二、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港口汽车站航空港自然因素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提供淡水、平面布置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受自然因素影响最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经济社会技术因素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选址要求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距城市较远的地方•三、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交通运输对于商业布局具有重大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通过人流和物流来体现的。人们从事商业活动,总是要在一定的地点进行,而这些地点,大多是交通运输便利之处。某个地点进行的商业活动多了,就逐渐发展成为规模比较大的市场,形成不同性质的商业中心。一般来说,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商业中心的繁荣,又会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商业中心下设有许多商业网点,商业网点是由若干个商业点组成的。人们通过这些商业点来满足日常购物的需要。•四、交通运输的发展与聚落形态的演变第一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要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各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表解如下:•1.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气候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耕作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高低不同而有所不同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选种适宜生长的农作物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农业分布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2.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供求,安排生产交通运输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便利的交通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地广人稀的地区发展商品农业要以机械化为基础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科技通过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过程,影响农业的发展①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如我国将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m高度;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②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如北美单产高,非洲单产低。③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如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生活习惯、历史因素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结构的转变•要点二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如下表所示:农业类型和作物自然条件种植业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平原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光热充足的平原地区水稻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地区花生热带、亚热带、暖温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农业类型和作物自然条件林业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地区苹果、梨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山地或丘陵茶叶气候湿润的热带、亚热带酸性土壤区天然橡胶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畜牧业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2.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区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例如,地价的高低与距离城镇的远近关系密切。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其农业成本较高,因此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作物或禽畜品种。再如,乳牛、花卉等对交通运输的要求高,应接近城市或沿交通干线分布。•要点三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与主要区位因素•1.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该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例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地势低洼),因此地形是它的主导因素。•2.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某一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条件(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该因素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而不是限制性因素。•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因此水就成为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而塔里木河流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有冰雪融水或河水灌溉,当地水源就成为主导因素。•3.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求分析主要因素,即要求完整列出某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如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特别提醒•(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从优劣两方面分析):•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消费市场(含城市的发展及分布)、劳动力的数量、科技水平(包括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及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方面),机械化水平、国家政策(含贸易壁垒及绿色壁垒)、传统耕作经验,饮食习惯、工业的发展(工业为农业提供农业机械、化肥及电力),人口与土地的关系(人少地多,土地租金低,机械化水平高、人多地少、种植单产高的农作物)。•(2)上海郊区农民人均收入为什么距市区越远反而越少?•距市区越远,交通通达度越差,农产品运输费用越高。•(3)分析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变化大及年际变化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降水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大容易产生旱涝灾害。•(4)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区位因素发生改变的因素是什么?•①市场需求量大大增加(消费市场);②交通运输大大改善(交通运输);③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及农产品保鲜冷藏条件的发展(科技水平);④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5)一个国家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是什么?•①耕地面积(多、少);②地形、土壤;③气候、灌溉水源。•(6)河南省连续几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的原因为:•①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②加大了科技投入,利用生物技术,培育了优良品种,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③实现了产业化经营(粮食规模扩大);④加强了农田基本建设,减少了旱涝灾害的威胁。•(7)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水平的三分之一,为保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我国应采取的措施为:•①继续搞好计划生育,维持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数量;②切实保护耕地,非农业用地尽量不占耕地,少占耕地;③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⑤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减灾防灾;⑥实现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⑦做好粮食储备工作。•(8)山东寿光种植大棚蔬菜有利的自然条件为:•①冬天晴天多,日照条件好;②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③灌溉水源充足。•(9)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有利于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为:•夏季炎热,光照充足,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生长,降水少,利于棉花后期采摘。(不利条件为:降水少,气候干旱)•要点四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布局原则•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2.生产布局发展趋势•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从“小而全”到专业化,从分散到集中,代表着农业生产布局的发展趋势。各地区农业的商品化生产,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分布混合型农业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的农业生产类型,所种植的谷物或作为口粮,或作为饲料,或作为商品出售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地中海式农业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优势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葡萄、柑橘、橄榄等园艺作物也比较多分布于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热带种植园农业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橡胶种植园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巴西,咖啡种植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及非洲。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棕产地和棕油出口国•要点五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和评价方法•1.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判断一个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关键要看该区域的生产对象和生产目的,要建立一种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如下表:判断依据判断结论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水稻自给小农经营水稻种植业牛、羊面向市场大牧场大牧场放牧业小麦、玉米面向市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谷物农业谷物、牲畜主要面向市场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提高混合农业单一热带经济作物面向国际市场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设施齐全种植园农业•2.农业地域类型的评价方法•由于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别很大,农业生产方式或类型各不相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评价某地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可从该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生产特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思考。要注意生产条件与特点、问题与措施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下面以水稻种植业为例具体分析如下:生产特点原因措施小农经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集约经营单产高光热充足,降水丰富,土壤肥沃,精耕细作改良品种,提高单产商品率低人口多,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水利工程量大
本文标题: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3-1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讲与练课件湘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94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