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13053210)2012年度媒体对中国疾控中心相关报道的总结分析
2012年度媒体对中国疾控中心相关报道的总结分析QuantitativeanalysisfrommediacoverageforChinese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in2012杨剑,王林YANGJian,WANGLin【关键词】媒体沟通;内容分析;定量分析媒体报道是媒体沟通能力建设的主要路径之一,为系统回顾中国疾控中心媒体沟通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升健康传播能力[1],中国疾控中心对2012年媒体关于中国疾控中心的报道进行独立收集和分析,通过分析全年报道的数量、内容、倾向等,了解2012年新闻宣传和媒体沟通工作开展情况,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1主要方法采用传播学中的内容分析法,从媒体类型、报道相关度、体裁、内容、信源、以及报道主题等方面建构框架[2],收集整理2012年媒体关于中国疾控中心的报道。其中,媒体类型是将媒体分为“卫生行业媒体”和“非卫生行业媒体”。相关度设定高、中、低三个维度,高相关度是指整篇报道以中国疾控中心为主要对象;而若报道中仅有一两句使用中国疾控中心专家的引语,则相关度低;中度相关介于两者之间。报道体裁分为消息、特稿、评论及其他。报道内容主要归纳为“介绍工作进展”、“分享科研成果”、“科普宣传教育”三个方面。信源是指信息的来源,在本研究中指报道是否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或是否引用了专家的言论,出现以上情形并出现了专家姓名,即视为有信源;若报道中出现“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等类似语言,没有提及专家姓名,则视为没有信源。报道主题分为“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公共卫生”、“妇幼保健”这四个一级主题,主题模糊的报道归为“其他”。除“妇幼保健”外,一级主题内设有二级主题,将主题具体到疾病或工作领域。使用EpiData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双录入,进行一致性检验,找出不同的选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保证每个分析单位最终有唯一的编码。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2统计结果2.1报道数量本项研究共收集2012年媒体关于中国疾控中心的报道1308篇。图1媒体报道数量趋势图1是按照每月报道数量统计得出的线形图,反映了报道数量的变化趋势。由图得知,1月份的报道数量最少,主要由于春节影响,媒体活跃度不高。自2月起至8月,报道数量基本呈递增状态,反映出媒体对公共卫生话题的关注。从每月报道的主题来看,当月若有公共卫生话题引人注意,报道数量会相应增加。2月份的关注点是“艾滋病实名制”;之后由于“烟草院士”遭到各界学者的质疑,引起了媒体关注,也因为控烟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促成社会学者参与到讨论中来。加之控烟专家姜垣在8月提出“如果中国的香烟价格提升1元,可挽救300万人的生命”,再次引起人们的讨论。7、8月份暑假期间,慢病社区处和慢病中心针对“儿童伤害”进行主动宣传,包括发布《儿童伤害预防倡导》;邀请明星参与,呼吁媒体关注儿童伤害问题;举行媒体沟通会,让专家向记者介绍科研成果等,这些举动得到了媒体的支持,报道数量增加。在9月份,“黄金大米”事件将中国疾控中心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并影响了其他公共卫生主题的宣传,9、10月份的采访数量下降,在11月数量才出现上升,12月三个单位联合公布黄金大米事件的调查结果再次引发媒体注意,加之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关于“艾滋病”的话题增多,媒体报道数量达到全年的最高峰。2.2媒体类型按照两种媒体性质的分类得出,卫生行业媒体对中国疾控中心的报道有283篇(21.6%),非卫生行业媒体的报道有1025篇(78.4%)。2.3报道体裁、相关度媒体报道体裁中,消息类报道占总报道的59.7%(781篇),特稿占总报道的30.2%(396篇),评论占6.9%(91篇),另有一些视频报道等(40个报道)。高相关的报道量最多,占总报道数量的41.8%,中度相关的报道占24.8%。虽然低相关56878510911312713614689831271510501001502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报道数量的报道占总报道量的三分之一,但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媒体在报道公共卫生话题时,愿意引用专家的言论,说明专家在这一领域享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权威性。2.4报道内容、信源506篇报道含有向媒体介绍工作开展情况的内容;有413篇报道的内容是报告研究成果;科普宣传教育内容相对较少,有301篇。对报道中有无信源进行统计得出863篇(65.98%)文章均有专家的言论,445篇(34.02%)文章没有引用专家的言论。信源出现频次从高到低分别是:杨功焕、姜垣、吴尊友、马冠生、王宇、杨月欣、梁晓峰、曾光。媒体报道信源排名与健康主题的活跃度高度相关,印证了控烟、艾滋病、营养和食品安全等是媒体关注的热点。2.4报道主题表1报道一级主题和二级主题的数量统计n(%)一级主题二级主题传染病269(20.6)艾滋病133(49.4)肺结核22(8.2)流行性感冒13(4.8)慢性非传染病600(45.9)营养233(38.8)控烟228(38.0)伤害47(7.8)公共卫生264(20.2)食品安全90(34.1)环境卫生71(26.9)计划免疫60(22.7)妇幼保健21(1.6)其他154(11.8)表1列出了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和其他主题的报道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以及三个一级主题中,二级主题报道数量排在前三位的疾病或工作领域。从表1看出,不同主题的报道数量悬殊较大,出现媒体报道分布不均的现象。3总结3.1媒体沟通的环境良好,专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专家的发言有着答疑解惑,消除谣言和引导舆论的作用。新闻宣传多数是以消息的形式出现,若是问题得到深入的讨论,记者则以特稿的形式进行撰写,特稿的比例较高说明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在与媒体沟通时诚恳、专业,能为媒体提供大量详实具体的新闻素材。从对报道的相关度、信源以及报道体裁的统计得出,专家与媒体的沟通是严谨、高效的。专家的言论被引用率高,提高了专家的影响力[3]。报道框架的各类目间的数据也相互吻合,共同印证了中国疾控中心的整体舆论氛围良好。3.2明确媒体沟通的内容,逐步推进工作常态化根据每月的报道数量变化和报道内容看出,数量上升是由于发生了公共卫生事件而引起媒体的集中报道。变化趋势与公共卫生话题密切相关,说明目前仍是媒体主动的情形居多。慢病社区处和慢病中心主动宣传“儿童伤害”得到了媒体的响应和配合,启发我们可以与部门内部交流,寻找合适的宣传主题与媒体合作,将媒体沟通工作常态化[4]。3.3提高沟通质量,力争均衡各领域的宣传力度从报道的内容分析看,“科普教育”的内容相对较少,而开展健康知识传播是与媒体沟通的最终目的。有必要在今后动员专家们设计更多的健康教育内容[5]。从各宣传主题的报道数量发现,妇幼保健的报道最少,仅占全部报道的1.6%。与之前的评估结果相比较,这个“冷领域”现象没有改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们缺乏对这一领域的主动沟通宣传,另一方面是由于新闻媒体讲求“时效性”和“奇特性”[6],而妇幼保健的主题缺少相应的“新闻性”,所以媒体关注较少。在传染病中,艾滋病的报道数量占近一半。人们早已熟知艾滋病,但是媒体关注热度不减,原因除了有“抗击艾滋病亲善大使”的名人效应和发布一年一度的疫情估计外,去年性病艾滋病中心主任吴尊友在接受采访时言论引起媒体的兴趣,即“艾滋病正在变成一种慢性病”,这颇具新鲜感,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以探究竟,使得大量媒体用这句话作为文章的标题。这对今后的宣传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即找到适宜的新闻点,让媒体有兴趣报道[7]。3.4创造机会提高记者的医学素质从对媒体性质的分析结果看,由于非卫生行业媒体的数量比卫生行业媒体多,所以报道数量出现悬殊是正常的。但是从对这些报道的收集经验看出,由于非行业媒体记者对医学专业知识不熟悉,所以在报道时容易“照葫芦画瓢”,缺少相应的解读,例如记者在配合卫生部门宣传“营养标签”时,多数报道照搬卫生部的文件和通稿,缺少对营养标签的整理,这样造成了受众对“营养标签”的理解困难。因此,传播数量多的同时可能影响了传播的效果[8]。向记者提供培训机会,提高记者的医学素质可以让其成为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科普语言的中介,保证传播的效果[9]。行业媒体报道比例较低,一方面是由于卫生行业媒体本身只占舆论场域的一隅,传播力量有限;另一方面行业媒体的发行量比较低,限制了其传播的广度,较难达到传播效果。建议相关部门多扶持行业媒体的发展与壮大,推动这类媒体自身的长期性建设,贴近公众的阅读需求。参考文献[1]朱玲.基于信息透明化的政府媒体沟通研究[J].知识经济.2013(2):65.[2]丁晨.突发事件危机报道的框架分析—以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危机处理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93-96.[3]晏鸿鹰.浅议良好的沟通促进政府公信力提升[J].改革与开放.2010(8):78-80.[4]荀洁.大众的“医学信息港’’?—以健康传播视角考察网站健康频道内容的不足[J].东南传媒.2011(2):31-35.[5]李学军.健康教育与大众媒体互动合作机制的定性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2):138-139.[6]王春燕.谈新闻特点及写作应注意事项[J].民营科技.2011(12):108.[7]谌利.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编辑[J].青年文学家.2011(19):241.[8]俞秀梅.科技新闻传播当中记者素质的培养策略[J].科技传播.2009(4):5-6.[9]王庆环.教育新闻考验记者素质[J].中国记者.2006(10):28-29.【作者简介】杨剑(1985-),女,安徽安庆人,硕士,主要从事健康传播工作。作者单位:中国疾控中心政策研究与健康传播中心,北京,102206【通讯作者】王林,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政策研究与健康传播。邮箱:wanglin@chinacdc.cn
本文标题:(13053210)2012年度媒体对中国疾控中心相关报道的总结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22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