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记忆周治金记忆记忆结构与过程三级加工模型加工水平说长时记忆之研究语义记忆模型内隐记忆第一节记忆的结构与过程一、两种记忆说二、感觉记忆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四、加工水平说五、语义记忆模型六、当前对记忆结构的理解一、两种记忆说的内容和核心二、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1、临床和动物实验2、自由回忆实验系列位置回忆正确率%二、感觉记忆的研究感觉记忆系指个体凭感觉器官,将对外在刺激一瞬间的认知性感应。以视觉为例,“瞥见”一词所指者,即为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编码感官接受刺激而生感觉,由感觉又转变为知觉,个体在这两者之间所做的信息处理,即为感觉记忆的编码工作。此一阶段的编码,主要是将感受器(眼、耳、口、鼻等)所收录刺激的原来物理特征,转化为心理性的信息,以便继续予以处理。在感官编码时,并非将所有感觉器官可能收录到的刺激全部编入。眼睛不同于照相机,耳朵不同于录音机,感官编码是具有选择性的。个体在编码时,对刺激的选择,未必决定于客观刺激的本身,而主要决定在个体的主观心理因素。一般认为,在感觉记忆的编码过程中,注意因素起重要作用:个体会对何种刺激特别注意?最简单的看法,可能有三种原因:熟悉度(familarity)单是熟悉度一个条件,未必引起注意,熟悉而又有重要性时,熟悉才会显出意义。因为太熟悉的事物反而不容易记忆。重要性(significance)新奇度(novelty)2、感觉记忆的贮存感觉记忆是一瞬之间极为短暂的记忆。时间短暂,短到什么地步?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人又如何记忆?感觉记忆能保留多久?感觉记忆只能限“一瞥”,“一瞥”能记多少事物呢?(1)余像与余音我们知道。外在刺激消失,而由刺激引起之感觉仍然存在的心理现象,称为后觉(aftersensation)。后觉表现在视觉上的时候,就是后像。后像用在感觉记忆上,称为余像(icon)。后觉表现在听觉上,就是余音(echo)。因为感觉上有余像和余音的现象,所以个体就可以在外在物理刺激消失后,在心理上以余像或余音为对象,继续作信息之处理。如果将一个图形,以5毫秒的时间投射在银幕上,观察者的视觉神经系统,可以帮助他将余像的时间,加长50倍,将保留时间延长到四分之一秒。在5毫秒的短时间内,视觉的信息自然无法处理,延长为四分之一秒时,看清一个图形,可能就足够用了。(2)贮存的时限与数量刺激材料:LBQGRXTCY呈现时间:50ms报告方式:全部报告结果:??但这还是不能确定感觉记忆的容量是四、五个,是否有可能有些信息是在回忆或报告期间丢失的,在开始回忆或报告之前,即真正在感觉记忆时限内,是否能捕捉到更多的信息?为了解决这一疑问,Sperling(1960)设计了如下实验:他将先前的实验称为整体报告法(whole-reportprocedure),要受试者报告出他所瞥及的全部资料。改变后的实验是采用部分报告法(partial-reportprocedure),要受试者每次只报告他所瞥见的一部分资料。先告知被试也将看到九个字母,但分成三排,同时呈现,如:LBQGRXTCY当九个字母同时呈现后,立即出现一种声音:如果出现高音,就报告第一排的字母,如果出现中音,就报告第二排的字母,如果出现低音,就报告第三排的字母。在被试熟悉三种声音后,开始实验。随机呈现一组九个字母的刺激,再随机出现一种声音,结果发现,被试能够完整报告出任何一排字母。说明被试在感觉记忆的时限内所捕捉到的信息量不是四、五个,而是9个。有没有可能多于9个?研究者将三排字母的每排变成4个,一次呈现12个,结果报告正确的平均数是76%,就是说还是9个左右。如果呈现时间不延长,只延长回忆时间,也就是将声音讯号延后出现,会不会增加记忆容量?结果非但不能增加记忆量,反而随时间延长使记忆量减少。原因是,除非学习者有意将刺激材料当作信息,经注意及形之辨别后,立即传送入短时记忆,继续处理,否则在感觉记忆(如该实验用的英文字母)中停留不久,很快就被新收录的其他信息冲激掉了。总之,感觉记忆的时间,如刺激是视觉信息,保存时间约为0.25-0.50秒。听觉为2秒以下。感觉记忆好比是整个记忆系统的“接待室”,从感官输入的所有信息度要在这里登记并进行初步加工以后才能进入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视觉感觉记忆时间特性:部分报告法中声音信号延迟时间0.50s时,其结果与全部报告法接近。Erikson&Collins随机点呈现延迟时间300ms时,正确率为40%。三短时记忆的研究感官收录之信息,经过注意、形之辨识、选择与编码等初步处理程序之后,立即传送到第二阶段的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阶段中的信息,要经过贮存、编码、检索三个程序。在分别讨论这三个程序之前,先说明短时记忆的重要特征。(一)、短时记忆的特征1.短时记忆代表心理上的现在。短时记忆所能记的,都是现在发生的事情。以甲乙两人面谈为例,甲说完第一句话,乙在回应时必须以甲刚说的话为根据,所以甲的话就构成乙的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只是对“现在”经验的记忆。要想把短时记忆留下来做为将来之用,那要进一步加以处理,使之变为长时记忆。2.短时记忆具有明确的意识。在短时记忆阶段,当事人本身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或听到的是什么,否则就构不成短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相比,长时记忆反而没有明确意识。3.短时记忆具有心理运作功能。短时记忆的功能,不只是对传入之信息暂时保存而已。显然,阅读要靠短时记忆,应付考试看题目要靠短时记忆。在这过程中伴随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短时记忆具有心理运作功能,所以又称工作记忆(workingmemory)。(二)、短时记忆的编码感觉记忆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外界刺激引起的生理基础的感觉,转化为心理基础的知觉;而短时记忆的重要任务则是,按所知觉或形之辨识的对象进一步编码。以语文材料学习为例,个体如果真正要认识某一单字,学到后并将之贮存,以备以后随时检索出来应用,他必须在短时记忆阶段,将该单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分别编为形码(visualcode)、声码(acousticcode)与意码(semanticcode)。经过编码之后的信息,始可贮存。在信息处理时,形码、声码、意码三者之中,何者在先?以查一个电话号码为例,在你查到一个号码的瞬间开始。到你拨号之前为止的短暂时间,你所能记忆的是什么?是数字的字形呢,还是数字的声音?在短时间内,编好了电话的声码。当然,也可能很快编好形码,并将该电话写在纸上,写下的就是形码。研究表明,学习语文时,声码优先,形码与意码次之。人类学习语言的顺序,也是先学口语,而后再学文字的(文字代表的是形与义)。字母回忆的混淆矩阵(Conrad,1964)字母同一性匹配实验(Posner,1969)38040042044046048050052054000.51字母间隔时间反应时AaAA(三)、短时记忆的贮存短时记忆呈现时间较长,被试可以用较长的时间做一遍练习,练习之后在二十秒之内,又能记下多少项目呢?对此问题的答案是7士2,亦即5~9个项目,其平均数为7。研究发现,不分种族文化,一般成人的短时记忆平均值,都是七个项目。美国心理学家G.A.米勒(Miller,1956)发表的论文题目《神秘的七加减二》(Themagicnumbersevenplusorminustwo)。构成短时记忆的独立项目,被称为意元(chunk,组块)。意元的意思是指信息中可以处理并记忆的单元。这里说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指组块之间没有任何意义关系的情况下,否则产生联想或推理,就不是这个意义上的短时记忆容量。同一个刺激,对不同的人可能组块数不同,如19141939,对不留意的一般人而言,它是八个组块。对学历史的人来说,可能只是两个组快,因为1914与1939分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开端的年代。所以7土2的原则,是根据被试主观的组块数量计算的,不是根据学习资料本身的客观特征计算的。像这种靠经验将分离的小组块组合为大组块的心理过程,称为组块化(chunking)。(四)、短时记忆的检索短时记忆的检索,是指被试究竟如何在心理活动上,把所贮存的短时记忆表现于外。研究发现:短时记忆中贮存的项目,与检索时所需要的时间,两者之间成正相关(Sternberg,1966)。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加工过程实验基本程序:给被试视觉呈现一系列数字(识记项目),如5、8、7、3这些数字一个一个相继呈现,每个数字呈现的时间为1.2秒。全部数字呈现完毕以后,过2秒,再呈现一个数字(测试项目)并同时开始计时,被试要判定该测试数字是否刚才识记过的。如果测试数字是8,那么就做出是反应,如果是4,就做出否反应。要求被试在保证正确的基础上尽快的反应,从测试项目呈现到被试作出反应之间的时间就是反应时。全部实验中,测试项目一半是识记项目里的,一半不是;即一半为“是”反应,一半为“否”反应。在全部“是”反应的测试中,测试项目均匀的分布在识记项目系列的不同位置上。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操纵的唯一自变量是识记项目的数量,称为记忆集(Memoryset)。因变量就是被试对测试项目判断的反应时。预期假设Sternberg认为,从短时记忆里提取信息是一个将测试项目与当前记忆集中的项目来进行比较的过程,从而判定测试项目是否与记忆集中的某个项目匹配,再作出是或否的反应。提取短时记忆中信息的可能过程:并行加工和系列加工(或搜索)从头至尾的加工和自动停止的加工所谓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是指将测试项目与记忆集中的所有项目都比较一次,然后才判定它是否包含在记忆集中。自我停止的扫描则是在记忆集中检查出匹配的项目之后就不再进一步扫描下去。可以预测,如果是头至尾的扫描,那么“是”反应的反应时将和“否”反应相同;因为两者都要对记忆集的所有项目都扫描到。但如果是自我停止的扫描,那么,对于一个特定的记忆集而言,“是”反应的平均反应时将会为“否”反应的一半。因为测试项目均匀的分布在记忆集的每个位置上,自我停止的扫描有时需要比较的次数少,有时需要比较的次数多,平均起来需要比较(N+1)/2次。而“否”反应则需比较N次(N为记忆集的大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是”反应的斜率将为“否”反应的1/2。平行加工和系列加工(1)如果测试项目与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同时进行比较,那么被试的反应时将不会随着识记项目的数量或记忆集的大小而发生变化。他称这种同时比较为平行扫描(ParallelScanning),或者平行搜索(ParallelSearch)或者平行加工(ParallelProcessing)。(2)如果测试项目与记忆集中的项目一个一个相继进行比较,那么被试的反应时应该随着记忆集的增大而增大。他称这种相继比较为系列扫描(SerialScanning),或者系列搜索(SerialSearch)或者系列加工(SerialProcessing)。实验结果(Sternberg,1969)实验结果表明: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是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的过程RT=38N+397Sternberg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了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反应时)的4个独立因素,因而他确定了与这几个因素相对应的4个信息加工阶段。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模型系列加工直通模型双重模型(五).短时记忆遗忘原因--痕迹消退与干扰说(时间与干扰因素的分离,Waugh&Norman,1965的实验)遗忘原因的争论:痕迹消退vs干扰说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短时记忆的遗忘的进程是很快的。但是,要弄清遗忘发生的原因却非易事。例如:可以设想,复述会增强记忆痕迹,没有复述,记忆痕迹将随时间而自然消退或衰退,从而出现遗忘。也可以设想,阻止复述的作业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发生干扰而导致遗忘。在心理学中,早就认为痕迹消退和干扰都可能是遗忘的原因。然而,将这两个因素分开来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干扰作业总是需要一定时间,而在回忆前即使不进行额外作业也难以完全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如何设计实验将这两个因素的作用分开
本文标题:01记忆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48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