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章第三节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强氧化剂和弱还原剂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中,氯离子通过还原反应生成氯气C.由HgCl2生成Hg2Cl2时,汞元素被还原了D.I-、Br-、Cl-的还原性依次减弱,氧化性依次增强答案:C2.(2009·西城模拟)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浓度、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②Fe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Cu与浓HNO3溶液反应时生成NO2,与稀HNO3溶液反应时生成NO;Fe与FeCl3溶液的反应与浓度无关;Zn与浓H2SO4溶液反应时生成SO2,与稀H2SO4溶液反应时生成H2;Fe与HCl溶液的反应与浓度无关。答案:B3.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O-3、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则以下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A.一定有碘离子B.不含铁离子C.一定有氯离子D.不含硝酸根离子答案:C4.(2009·汕头模拟)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久置变质,在变质过程中,既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又有非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A.食盐B.漂白粉C.氯水D.生石灰答案:B5.据悉,奥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C.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D.上述火药中的红磷可以用白磷代替答案:D6.根据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序号氧化剂还原剂其他反应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①Cl2FeBr2FeCl3②KMnO4H2O2H2SO4O2MnSO4③KClO3HCl(浓)Cl2Cl2④KMnO4HCl(浓)Cl2MnCl2A.表中第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一定只有FeCl3(实为Fe3+)B.氧化性比较:KMnO4Cl2Fe3+Br2Fe2+C.还原性比较:H2O2Mn2+Cl-D.④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16答案:D7.(2009·皖西四校模拟)24mL0.05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40mL0.02mol·L-1的K2RO4酸性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则元素R在还原产物中的价态是()A.+6B.+3C.+2D.0解析:设元素R在还原产物中的价态为+x,已知在K2RO4中R的化合价为+6,据电子守恒可得:0.05mol/L×24×10-3L×(6-4)=0.02mol/L×40×10-3L×(6-x),x=3。答案:B8.(2009·山东省烟台市高三模块检测)“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甲和丙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可能相等C.丁物质一定是非金属单质D.配平后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均为2答案:B9.(2008·广州市一中)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X+2Y3+===2Y2++X2+,则有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是具有还原性;④Y2+是氧化产物;⑤Y2+具有还原性;⑥Y3+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A.②④⑥B.①③④C.①③⑤⑥D.②⑤解析:X为还原剂,Y3+为氧化剂,Y2+为还原产物,X2+为氧化产物。一个反应中,还原剂和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和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且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答案:C10.(2008·广东广州5月)将下列5种物质:N2O、FeSO4、Fe(NO3)3、HNO3和Fe2(SO4)3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顺序是()A.FeSO4、Fe(NO3)3;Fe2(SO4)3、HNO3、N2OB.HNO3、FeSO4;Fe2(SO4)3、Fe(NO3)3、N2OC.HNO3、Fe2(SO4)3;FeSO4、Fe(NO3)3、N2OD.Fe2(SO4)3、N2O;FeSO4、HNO3、Fe(NO3)3解析:依据所给物质的性质,可得到是HNO3将FeSO4氧化。答案:B11.(2009·福建)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解析:置换反应:答案:C12.(2009·全国卷Ⅱ)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4B.1:5C.2:3D.2:5解析:设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x,参与反应的锌和硝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5mol。据得失电子守恒有(5-1)x=2×2mol,x=1mol,未被还原的硝酸即2molZn2+结合的NO-3为4mol,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4。答案:A13.(2009·广东)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C.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解析:发生的反应可以用总反应表示为2H2O2=====Fe2+2H2O+O2↑,其中Fe2+作催化剂;由两步反应分析知,氧化性H2O2Fe3+,还原性H2O2Fe2+。答案:CD14.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①②③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铁钉只做还原剂B.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解析:实验②中Fe2+只显还原性;实验③中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而D项氧化性顺序为:Fe3+Cu2+Fe2+。答案:A15.(2009·上海单科,7)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解析:①大气固氮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氮元素被氧化。②硝酸银分解生成NO2,氮元素被还原。③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选A。答案:A16.(广东湛江一中5月)amolFeS与bmolFeO投入到VL、cmol·L-1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做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①(a+b)×63g②(a+b)×189g③(a+b)mol④(Vc-9a+b3)mol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由元素守恒知:未被还原的硝酸将转化为Fe(NO3)3,所以显酸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Fe(NO3)3的物质的量的3倍,由元素守恒知,n[Fe(NO3)3]=n(Fe)=(a+b)mol,所以未被还原的硝酸的质量=3(a+b)mol×63g·mol-1=(a+b)×189g,②正确;又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知:amolFe+2S-2→amolFe+3(NO3)3+amolH2S+6O4化合价升高:(3-2)a+(6+2)a=9amol。bmolFe+2O→bmolFe+3(NO3)3化合价升高:(3-2)b=bmol。xmolHN+5O3→xmolN+2O化合价降低:(5-2)x=3xmol。得9amol+bmol=3xmol,即显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x=(9a+b)/3mol,所以未被还原的硝酸为(Vc-9a+b3)mol,④正确。答案:D17.(福建福州4月)黄磷(P4)与浓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4+3KOH+3H2O=====△PH3↑+3KH2PO2,被氧化的P与被还原的P的质量之比为()A.1:2B.2:1C.3:1D.1:3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被氧化的P与被还原的P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质量之比也为3:1,C选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18.(2009·上海单科,24)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2)已知0.2molKBr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__。a.氧化性:KBrO3H3AsO4b.氧化性:H3ASO4KBrO3c.还原性:AsH3Xd.还原性:XAsH3(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解析:此题为氧化还原反应题。(1)此题考点为氧化还原反应,其特征为化合价升降,本质为电子的转移,要求能从化合价变化角度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已知KBrO3为得电子物质,故其化合价必是降低,作氧化剂,那么还原剂只能是题目所提供的AsH3,AsH3中As为-3价,反应后变为H3AsO4,故还原剂为AsH3。(2)此题出题的依据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0.2molKBrO3在反应中得1mol电子,故每1molKBrO3得5mol电子,即反应后Br的化合价应降为零价,故另一物质为Br2,同时因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已知,可直接进行配平。As:-3→+5升8Br2:+5→0降5×2=10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则应在AsH3前配系数5,在Br2前配系数4,根据原子守恒KBrO3前配8;再根据K原子守恒,K2SO4应在生成物中,系数为4;则H2SO4在反应物中,系数为4;H2O在生成物中,系数为4;配平后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3)此题的考点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故选a、c。答案:(1)AsH3(2)Br2(3)ac(4)19.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可有效地减少污染,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要求。某学生按下列操作做一个实验:在一块下衬白纸的玻璃片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0.1mol·L-1的KBr、KI(含淀粉溶液)、NaOH(含酚酞)、FeCl2(含KSCN)溶液各1滴,每种液滴彼此分开,围成半径小于表面皿的圆形(如图所示),在圆心处放置2粒芝麻粒大小的KMnO4晶体,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再立即将表面皿盖好。(已知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1)e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处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201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589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