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解毒药解毒药:指能解除毒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药物。分非特异性的解毒(物理性解毒、化学性解毒及对症治疗)和特异性解毒。第一节非特异性的解毒药又称一般解毒药,其解毒范围广,但作用无特异性,解毒效果较低,仅在毒物产生毒性作用之前,通过破坏毒物、促进毒物排除、稀释毒物浓度、保护胃肠黏膜、阻止毒物吸收等方式,保护机体免遭毒物的进一步损害。(1)物理性解毒药a.保护药(如灌服米汤、蛋清等)保护胃粘膜、减少刺激和阻碍吸收。b.吸附药(如活性炭)可吸附大量毒物,减少吸收。C.催吐剂、泻药、利尿药。促进毒物排出。第二节特异性的解毒药又称特效解毒药,可特异性地对抗或阻断某些毒物中毒效应的解毒药,其作用具有高度专属性,解毒效果好。氰化物中毒的解毒药氰化物在体内释放出CN-,CN-与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结合,而使酶失去传递电子、激活分子氧的能力;组织细胞不能利用血液中的氧,细胞缺氧窒息而死。此时血液呈鲜红色(与亚硝酸盐中毒不同)。抑制了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先兴奋后抑制。毒理解毒复活细胞色素氧化酶促进氰化物转变成无毒或低毒物质排出亚硝酸钠,亚甲蓝硫代硫酸钠药物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主要用于氰化物中毒。本品为氧化剂,仅能暂时性的延迟氰化物对机体的毒性。主要用于氰化物中毒,也可用于砷、汞、铅、铋、碘等中毒。1.亚硝酸钠:作用:本品是氧化剂,它不仅能与游离的CN-结合,而且还能与氰化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CN-结合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细胞色素氧化酶复活而解毒。但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不稳定,还可游离出CN-,再度产生中毒,因此还需进一步使用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钠能与CN-以及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中的CN-结合,生成硫氰酸盐(几乎无毒)从尿中排出。应用:解氰化物中毒时,静注亚硝酸钠后数分钟再静注Na2S2O3,效果更好。注意:亚硝酸钠用量不易过大,以免使过多的Hb变成MHb,产生亚硝酸盐中毒。2、硫代硫酸钠(Na2S2O3)作用与应用:(1)作氰化物中毒的解毒药:CN-与硫代硫酸钠结合,生成无毒的硫氰酸盐从尿中排出。但由于该作用慢,故先用亚硝酸盐或亚甲蓝解毒,然后再用本品。(2)作亚硝酸盐中毒的解毒药。本品能把MHb还原成Hb,恢复Hb携氧能力。(3)作为金属及类金属中毒的解毒药:如砷、汞、铅、碘等中毒解救。有机磷中毒及解毒药有机磷+胆碱酯酶→磷酰化胆碱酯酶(酶失活),使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而不能水解Ach,使Ach蓄积,引起M、N胆碱受体高度兴奋,呈现M样症状和N样症状。毒理:有机磷酸酯类中毒途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中毒症状:M样症状:流涎、呕吐、腹痛、腹泻、瞳孔缩小、出汗、心率减慢、呼吸困难等。N样症状:肌肉震颤、抽搐、四肢无力、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中枢神经症状:狂燥不安、惊厥、呼吸循环衰竭、血压下降、甚至呼吸麻痹死亡。一般,轻度中毒时,只呈现M样症状;中度中毒时,有M、N样症状;重度中毒时,三种症状皆有解毒生理拮抗剂胆碱酯酶复活剂阿托品类抗胆碱药:能对抗Ach对平滑肌、腺体产生的M样作用,但不能解除N样作用碘磷定,氯磷定,双复磷或双解磷等生理拮抗剂阿托品能对抗Ach对平滑肌、腺体产生的M样作用,但不能解除N样作用。用药量要大,剂量为常用量二倍,在症状消失前,每隔1-2h给药一次,反复用药,药效维持达24h左右。莨菪碱化(阿托品化):使用莨蓉碱类药物后,出现口腔干燥、瞳孔扩大、心跳加快、呼吸平稳、腺体分泌减少等现象。有碘磷定,氯磷定,双复磷或双解磷等。有机磷+胆碱酯酶磷酰化胆碱酯酶(E失活)磷酰化胆碱酯酶+碘磷定磷酰化碘磷定(从尿中排出)+胆碱酯酶有机磷+碘磷定磷酰化碘磷定(从尿中排出)胆碱酯酶复活剂所以碘磷定类药物可使被抑制的胆碱酯酶复活,并使有毒的有机磷变成无毒的磷酰化碘磷定,从尿中及时排除。但若中毒时间过长,磷酰化胆碱酯酶会“老化”,再用此类药物,就无效了。故应及早给药。药物碘解磷定:碘解磷定的作用、用途与氯解磷定相似,但作用弱,不良反应多,只作静脉给药,不能肌内注射。同时必须及时、足量地给予阿托品。氯解磷定:与碘磷定相似而略强,毒性较低,忌与碱性药物混合使用作用。双复磷:作用较碘磷定、氯磷定强、快而持久。能解除有机磷中毒的M胆碱样、N胆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但毒性较大。亚硝酸盐中毒的解毒药毒理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携带氧的功能,使组织缺氧。亚硝酸盐能抑制血管运动中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解毒能还原高铁血红蛋白为低铁血红蛋白,恢复携带O2的功能,如亚甲兰、甲苯胺蓝、Vc、硫代硫酸钠等。药物亚甲蓝:曾名美蓝,(1)小剂量(低浓度)时,有还原作用,使高铁血红蛋白(MHb)还原成血红蛋白(Hb),因而可治疗亚硝酸盐,苯胺类、氨基酸等引起的中毒。(2)大剂量(高浓度)时,能加强亚硝酸盐的中毒,有氧化作用,能使Hb氧化成MHb,但可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有机氟中毒的解毒药毒理有机氟在体内酰胺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氟乙酸,氟乙酸能阻断三羧酸循环,使组织的糖代谢发主障碍而中毒,引起N系统及心脏功能紊乱。解毒切断有机氟对三羧酸循环的破坏。药物乙酰胺又名解氟灵,本品为有机氟杀虫药和杀鼠药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等中毒的解毒剂。毒因:多种金属(Cu、Hg、Pb)及类金属(As、、P、Bi)等,在工农业生产中污染了环境或医药用品使用不当,使人类广泛接触金属元素,并通过各种生态链进入体内,引起人畜中毒。金属与类金属中毒的解救抑制组织细胞中含硫基的酶,使酶失活而中毒。能腐蚀组织,使组织破坏。(高浓度时)毒理破伤风抗毒素药理作用本品含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可用于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适应症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时,应在进行外科处理及其他疗法的同时,及时使用抗毒素治疗。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者)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时,应及时进行预防。凡已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注射者,应在受伤后再注射1针类毒素加强免疫,不必注射抗毒素;未接受过类毒素免疫或免疫史不清者,须注射抗毒素预防,但也应同时开始类毒素预防注射,以获得持久免疫。不良反应1.过敏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突然发生。患者突然表现沉郁或烦躁、脸色苍白或潮红、胸闷或气喘、出冷汗、恶习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者神志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以迅速死亡。轻者注射肾上素后即可缓解;重者需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进行抢救。2.血清病:主要症状为荨麻疹、发热、淋巴结肿大、局部浮肿,偶有蛋白尿、呕吐、关节痛,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瘙痒及水肿。一般系在注射后7~14天发病,称为延缓型。亦有在注射后2~4天发病,称为加速型。对血清病应对症疗法,可使用钙剂或抗组织胺药物,一般数日至十数日即可痊愈。注意事项1.本品为液体制品。制品混浊、有摇不散的沉淀、异物或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过期失效者均不能使用。安瓿打开后应一次用完。2.每次注射须保存详细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注射次数、上次注射后的反应情况、本次过敏试验结果及注射后反应情况、所用抗毒素的生产单位名称及批号等。。3.注射用具及注射部位应严格消毒。注射器宜专用,如不能专用,用后应彻底洗净处理,最好干烤或高压蒸汽灭菌。同时注射类毒素时,注射器须分开。4.使用抗毒素须特别注意防止过敏反应。注射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并详细询问既往过敏史。凡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曾有支气管哮喘、枯草热、湿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史,或对某种物质过敏,或本人过去曾注射马血清制剂者,均须特别提防过敏反应的发生【用法用量】用法:皮下注射应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同时注射类毒素时,注射部位须分开。静脉注射前将安瓿在温水中加热至接近体温,注射中发生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用量:1.预防:1次皮下或肌内注射1500~3000IU,儿童与成人用量相同;伤势严重者可增加用量1~2倍。经5~6日,如破伤风感染危险未消除,应重复注射。2.治疗:第1次肌内或静脉注射50000~200000IU,儿童与成人用量相同;以后视病情决定注射剂量与间隔时间,同时还可以将适量的抗毒素注射于伤口周围的组织中。初生儿破伤风,24小时内分次肌内或静脉注射20000~100000IU。禁忌:过敏试验为阳性反应者慎用。抗狂犬病血清本品为特异的抗狂犬病球蛋白制剂,具有特异性中和狂犬病毒的作用,可用于狂犬病的预防。适应症抗狂犬病血清用于配合狂犬病疫苗对被疯动物严重咬伤如头、脸、颈部或多部位咬伤者进行预防注射。被疯动物咬伤后注射愈早愈好。咬后48小时内注射本品,可减少发病率。对已有狂犬病症状的患者,注射本品无效。在哪些情况下必须使用抗狂犬病血清?1、凡已知确系狂犬或其他患狂犬病动物舔、咬者。2、咬伤部位靠近中枢神经系统者。3、咬伤伤情严重者。不良反应1.过敏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突然发生。患者突然表现沉郁或烦躁、脸色苍白或潮红、胸闷或气喘、出冷汗、恶心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者神志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以迅速死亡。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后即可缓解;重者需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皮质腺素等进行抢救。2.血清病:主要症状为荨麻疹、发热、淋巴结肿大、局部浮肿,偶有蛋白尿、呕吐、关节痛,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瘙痒及水肿。一般系在注射后7~14天发病,称为延缓型。亦有在注射后2~4天发病,称为加速型。对血清病应对症疗法,可使用钙剂或抗组织胺药物,一般数日至十数日即可痊愈注意事项1.制品混浊、有摇不散的沉淀、异物或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过期失效者均不能使用。安瓿打开后应一次用完。2.每次注射须保存详细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注射次数、上次注射后的反应情况、本次过敏试验结果及注射后反应情况、所用抗血清的生产单位名称及批号等。3.使用抗血清须特别注意防止过敏反应。注射前必须做过敏试验并详细询问既往过敏史。凡本人及直系亲属曾有支气管哮喘、枯草热、湿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史,或对某种物质过敏,或本人过去曾注射马血清制剂者,均须特别提防过敏反应的发生。4.门诊病人注射抗毒素后,须观察30分钟始方可离开。用法:受伤部位应先进行处理。若伤口曾用其他化学药品处理过时,应冲洗干净。先在受伤部位进行浸润注射,余下的血清进行肌内注射。(头部咬伤可注射于颈背部肌肉)。用量:注射量均按体重计算,每1kg体重注射40IU(特别严重可酌情增至80~100IU),在1~2日内分次注射,注射完毕后开始注射狂犬病疫苗。亦可同时注射狂犬病疫苗。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过敏反应。2、与疫苗不能注射在同一部位。3、注射时与疫苗不能使用同一注射器。4、不能过量。5、使用抗狂犬病血清后疫苗用量应加倍。6、切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等。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是指利用免疫制剂和疫苗通过适宜的途径对机体进行接种,使机体获得对某种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达到保护机体,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之一人群中开展预防接种的意义人群100%易感高免疫接种率也能保护未免疫人群人群75%免疫一级接触者二级接触者图示感染者免疫者易感者接触者一级接触者二级接触者什么叫做疫苗“疫苗”是对各种免疫制剂的概括总称。是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或灭活等方法制成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的分类(1)灭活疫苗: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细菌或病毒、立克次体灭活制成。在人体内不能复制,但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和(或)细胞免疫效应,以抵御感染或发病。如伤寒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百日咳菌苗等。疫苗的分类(2)减毒活疫苗:由免疫性强而毒力弱的活菌(病毒或立克次体)株经过人工培养而制成。能在体内繁殖,长时间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接种量小,接种次数少。接种人体后类似一次轻型的自然感染过程,但不会发病,机体获得一次感染免疫。免疫效果好,有效持续时间长。常见的有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卡介苗等。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的区别
本文标题:14解毒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61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