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2010应用文写作第一章
1《应用文写作》第一章绪论一、概述一)概念和种类1、概念: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使用对象),在日常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场合),办理公私事务而形成并使用的(使用目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文章体式(意义与规范)的文字信息载体。是人们交流思想、互通情况、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的工具。2、种类:1)按文书的性质分:党内文书(章程)、政府文书(命令、决定、会议纪要等)、企事业文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新闻评论、合同、聘书等)、群众团体文书(倡议书、开幕词)和个人文书(书信)。2)按文书的特点分:指挥性文书(命令、决定、法规性通告、意见、指示等)、法令性文书(起诉状、上诉状、申诉状、答辩状等)、规范性文书(规章、制度等)、报请性文书(报告、请示、批复)、知照性文书(通知、函等)、交际性文书(书信、请柬)、记录性文书(会议纪要)。3)按文书的适用范围:通用文书(书信、通知、会议纪要)和专用文书(命令等)。4)按文书的记载方式:文字文书、电讯文书(电报)、电脑文书、声像文书和图形文书。5)按文书的来源:对外文书、收来文书、内部文书。6)按行文方向: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泛行文。7)按文书的处理要求:从内容方面,分为需办件、参阅件;从时间处理方面,特急件、急件、平件;从保密处理要求,机密件、普通件。二)应用文的特点1、内容上,真实可靠,言必有证。比如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大事记、会议记录、合同、商品说明书等。例:2001年9月11日,对美国人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在纽约,上午8时46分,恐怖分子劫持客机撞击高110层的世界贸易中心北楼,9时3分,被劫持的美洲航空公司第77次航班客机撞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南楼......“9.11”这一系列的恐怖袭击事件共造成三千两百多人死亡或失踪,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元。它是迄今世界上策划最周密、造成损失最大的恐怖袭击事件。国际社会为之震惊并予以强烈谴责。“9.11”事件对国际风云的变幻,世界格局的发展,全球经济的起落,产生了重大影响。“9.11”事件后,美国民众特别是受难者家属,强烈要求彻底调查事件真相。于是美国国会成立了由10个委员组成的独立调查委员会。经过21个月的调查,他们查阅了250多万页的文件资料,询问了来自10个国家的1200多人,举行了3个的国会听证会,传召了包括前总统克林顿,现任总统布什和副总统切尼在内的近百位在职或退任的政府官员,终于2完成了一本近600页的“9.11”的调查报告。该报告不但揭示了劫机事件的重重谜团,还澄清了人们的一些错误认识,得出了6项结论,是迄今为止美国最为权威与翔实的有关“9.11”事件的调查报告。2、在结构上,遵循常规、有惯用程式。比如:“事务性通知”的格式,它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②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3、在语言上,准确、简练、平实。主要采用记叙、说明、议论的表达方式;同时用语要求规范,避免使用方言土语和难懂的术语,名称使用简略必须是约定俗成、众人皆知,比如“中央”,公文数字表述规范,尤其时间数字要写全外来语均应以新华社的译名为准。4、在使用上,讲求时效,直接作用于现实。应用文其所针对的事务一般是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因此执行时间、有效期和成文日期等时间要素非常明确。比如不及时发文,拖拖拉拉,或时过境迁再放马后炮,使信息失败,就会失去其实用价值,或明天发布的情报就必须等到明天,否则就是泄密。三)应用文的作用1、领导和管理作用。应用文从它诞生的时候起,就成为社会、国家领导和管理所必需。尤其是应用文中的下行文,大都具有行政领导和行政管理的作用。这不仅因为应用文是国家政府或执政党实施领导、管理、指导、指挥各部门的有力工具,而且是国家或执政党方针、政策具体化的书面形式。在我国,国家政府或政府与执政党联合发布的“命令”、“决定”、“规定”等,对下属机关、各地区、各单位就产生具有权威性的领导、管理作用。这些“命令”、“决定”、“规定”、“条例”一经成文、签发后,下级机关就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一点也不能怠慢、马虎。如毛泽东、朱德于1949年4月21日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等应用文,条款明2、规范人们的行为。机关应用文的许多种类,都不同程度地规定了人们的行动准则和行为方向,特别是法规性和政令性文件,对于人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在什么时间、什么范围、什么问题上可干或不可干,能干到什么程度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有的还具体地制订了奖惩办法。这类文件一经发布,就必须坚决执行,任何人都不得违反,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05):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3(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3、交流信息的作用。应用文中的每一文种,只要一经成文发布,就是一种信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及时捕捉这种信息,利用这种信息,在激烈的竞争中就能把例如:1992年珠海市政府作出《重奖科技人员的决定》之后,在全国上下产生了强烈的“地震”作用,不少省市根据这一信息纷纷作出相应的决定,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献身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涉外声明”、“涉外宣言”、“涉外公报”、“涉外条约”、“涉外合同”、“涉外讲话”等等,既有信息的告知功用,又有信息的交流作用;既起联系的作用,又起协调的作用。它们能将双方的承诺用应用文物化起来,作为合作的凭证,亦作为各自约束自己、规范4、沟通公关关系的作用。国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上下左右各部门之间形成一个网络系统。不论是上级机关发布、颁布、传达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还是下级机关就某一问题向上级机关请示、汇报、报告,或者是同级或不同部门之间要洽商工作,交流情况,协作共事,首先都有一个联系的问题,而应用文正是在这个网络中起着联系的作用。缺少这种联系,上下阻隔、闭塞,会影响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5、依据和凭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当部门之间在工作中发生矛盾时,一方便说:“请拿出红头文件来!”这就是要对方拿出“依据”来;有的说:“我们一是上级机关在制定方针、政策或作出决定、规定、计划时,有关领导人除了有限的亲自深入到实际工作中调查研究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依据下级机关上报的总结、报告、纪要、简报和秘书部门撰写的调查报告等应用文来进行决策的。可以说,这类应用文成为上二是下级机关开展工作,处理问题、解决矛盾时,上级机关发布的有关“决定”、“决议”、“条例”、“办法”等应用文,不仅成了他们办事的重要依据,而且成为他们解决矛盾、判断是非的凭证。6、宣传和教育作用。一个新的方针、政策出台之前,第一步是报刊、电视、电台要将这一新的方针、政策的内容进行广泛宣传,也就是造舆论,使人们既要在思想上有所认识,又要在精神上有所准备。第二步是逐级逐层传达正式文件,先高级、后中级、基层,先党内后党外。第三步是组织学习、宣传,有时办学习辅导班,有时组织讲师团作巡回宣传报告,有时还拉出文艺团体,把政策图解成文艺形式进行宣传性的演出等等,有时还办墙报、黑板报,简明扼要式地宣传。第四步是贯彻执行。应该说,应用文尤其是法规性应用文,不仅具有法规的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强大的宣传教育效力。二、应用文写作的历史沿革应用文写作,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证明,从有文字开始,就4有了应用文写作。先秦的《尚书》就是我国第一部古老的应用文专集。记载了虞、夏、商、周四代的部分文件、训令、誓词及一些历史事迹。秦、汉两代是应用文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秦统一中国后,规定了国家机关的文书制度,公文文体分类和公文格式已初步确立,有了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区分。汉承制,把皇帝对臣下的文书定为制、诏、刺、策四种。臣对君的文书定为章、奏、表、议四种。三国、魏晋、南北朝是应用文继续发展的时期。唐宋以后,文学创作日趋发展,不少文人致力于诗、词、曲、小说的创作,但应用文写作仍然处于“政事之先务”的主导地位。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答吴充秀才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等,都是闻名的应用文作品。明清时期,文体分类日趋详细、繁杂。清代学者刘熙载正式提出了“应用文”这一名称。他在《艺概.文概》中指出:“辞命体,推之即可为一切应用之文。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到了民国时期,应用文有了较新的发展,规定了若干应用文种及其格式。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政务院秘书厅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秘书长会议,讨论、通过并颁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这个文件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公文法规。以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分别制定了《党的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党政公文的文种、格式、处理等诸方面的事项作了明确的规定。三、应用文的写作要求一)应用文的主题主题又称主旨,指应用文的中心意思或基本观点,是作者的意图、主张或看法在文中的体现。主旨是应用文的灵魂,它决定着应用文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社会作用的强弱。应用文的主旨与其它要素相比处在统帅的地位。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表达方式的选取都要围绕着它进行。“主题先行”、“意在笔先”是应用文写作应该遵循的原则。那么,该如何确立主题呢?确立主题的要求是:正确、集中、鲜明、深刻。1.主题正确主题正确是撰写应用文的基本要求。应用文所确立的主题应该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法律法规,符合领导意志,能够反映自然的规律和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2.主题集中集中,是指把文章的主题凝练成最精要的一点,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要贯穿全篇,要围绕这个主题把道理说深说透。3.主题鲜明应用文的观点必须明确,立意必须清晰,让人知道是什么、怎么样,明确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切忌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让人无所适从。4.主题深刻深刻,是指主旨能够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反映事物内部的规律。作者独具慧眼,思考5深入,是作者对材料的理解、对事物的认识程度的反映。因此,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挖掘具有本质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并形成主题深刻的文章。二)应用文的材料1.材料的含义应用文的材料是指撰写者为表现应用文的主旨所搜集或积累的一系列事实、数据或论据。材料是应用文写作的基础。没有材料,主旨就不能确定。2.材料的来源应用文的材料主要分为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两大部分。根据特定的写作目的,应用文搜集的材料要做到丰厚典型。怎样获得应用文的材料呢?应用文材料获得的途径一般地说主要通过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取两条途径。1)直接获取。指作者亲自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如运用观察、实地调查、访问、问卷、开调查会等方法直接搜集材料。2)间接获取。指作者通过某种传播媒介所获得的材料。如各种记录、报表、报刊、书籍、部门或单位的档案、网络查阅等方法获取大量的间接材料。3.材料的选择和使用1)选择材料选择材料是指在搜集和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对具备候选资格的材料进行筛选、取舍。应用文选择材料主要是根据主旨的需要去选择那些典型、真实、新颖的材料,这是应用文的实用性决定的。典型性材料能够“以一当十”;真实性材料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新颖性材料符合时代的特征,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2)使用材料使用材料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主题的表达和文章的质量。因此,使用材料时一定要分清主次,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在安排顺序时要考虑材料的主次、时间的先后、材
本文标题:2010应用文写作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35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