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北山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计划
北山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集体经济建设计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三五”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文件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我镇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计划:一、总体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要求,以农业、养殖为产业支撑,以村容村貌清洁农村大行动整治为突破口,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以培训教育和文明创建为手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目标任务按照“基础完备、生活宽裕、自然和谐”的要求,至2016年基本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备、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绿化,村落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富裕文明、习惯卫生、村庄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网络健全、民主法治、社会有序的新农村。三、实施步骤按照“一年突破、二年变样、三年取得实效”的总体思路,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具体分三阶段实施(一)启动阶段(2016年1-3月份)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活动,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着力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完成产业发展规划、乡级示范村新村建设规划和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好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样板工程。(二)实施阶段(2016年4-12月份)狠抓村容村貌整治。从3月份开始开展“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大整治。完善和改造集镇和自然村的基础设施。在街道两旁更新和新植绿化树500株;将街道旁水渠盖板全部补齐;新建灯箱宣传牌1个。(三)提升阶段(2017年)全面发展和提升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80%以上的村形成1—2个主导产业,每个主导产业均成立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总结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建立健全农村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四、主要任务着力改善农村面貌,实现村容整洁目标。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适度集中、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因村制宜编制规划,积极实施旧村改造、宅基地整理,使全农民住房100%达到砖瓦结构标准,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以水、电、路为重点,积极实施农田小型水利、农村道路改造、安全用水、绿色家园等项目,全面开展“三清”(清垃圾、清路障、清柴草堆和粪堆)、“五改”(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圈)和“四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工作,彻底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让群众喝上洁净水,用上卫生厕,广泛使用清洁能源。实现通信、广播有线电视、宽带信息网“村村通”,农村生活水平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五、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一)基本情况1、经济发展情况。北山村各项经济发展滞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偏低。主要原因:一是主要依靠单纯的农业种植生产收入,种植品种质量一般;二是土质不好,产量低,农业增收缓慢。三是集体经济薄弱,没有村集体企业;四是农业产业链短,没有农产品加工业;五是畜牧业发展停留于各家各户散养,形不成规模;六是自然条件差,农民大多外出。2.农业生产主要谷物类、豆类、薯类轮作为主,种植面积最高年份达6230亩,产值达143万元。劳务经济近年来有较快发展,常年劳务输出11人次,创收达5.6万元。(二)发展条件1、存在的劣势(1)主导产业不突出,标准化水平低。没有形成支柱产业和产业优势,生产力水平在低层次徘徊,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急需调整结构,延长产业链。(2)集体经济基本没有。村级没有集体收入,公共资金仅靠上级扶持,严重制约着公共福利、公共设施等事业的发展,也给村级开展工作带来难度。(3)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民在选定生产项目上往往只抱着老祖宗的“传承”,对具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项目顾虑较多,同时先进适用技术还未得到广泛普及,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1、发展优势(1)北山村人民勤劳朴实,有强烈改变贫穷落后的愿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十分高涨。(2)北山村“两委”班子人员团结奋进、锐意进取、善于谋大事,敢于谋大事,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三)发展思路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条主线,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手段,土地流转、以资源开发为突破口,着力培育畜牧、饲养、蔬菜植种繁育、运输四大支柱产业,推动综合经济实力上台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奠定坚实基础。2、规划原则坚持以发展生产和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3、规划目标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一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粮食生产能力稳定;二是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各项事业有较快发展,乡村风气健康向上,和谐家庭、和谐村庄创建效果显著;三是村民乐观向上、诚信友爱、崇尚科学、懂法守法;农村社会安定,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有现代乡村的精神风貌;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四化即道路硬化、街道净化、村庄绿化、村容美化;五有即增收有门路、活动有场所、生活有新风、管理有制度、村容有变化;六促进即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民转型、促进文明新风形成的目标。村级组织领导有力、勤政廉洁、作风民主、致富有策。民主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民主管理权利得到充分发挥,村务公开满意率达到95%以上。(四)建设重点和布局1、完成村级活动场所维修任务,用作会议室和县党建员办公室。2、2016--2017争取上级部门扶持项目要资金把我村危房全部整修。(五)规划保障措施1、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我村实际,在土地贫瘠、缺乏水利设施的队发展较强的经济作物;在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的地块,发展蔬菜等经济作物。引导具有经济实力的能人投资养殖业。形成带动农民致富的一个产业,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见效最快的措施。要充分发挥我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群众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贫困人口。2、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积极推广太阳能、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按照要求,强化对村容村貌的治理。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建设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布局合理的新农村。3、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群众自愿、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扎实措施,实现村容整洁,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让群众生活的更干净、更舒心。实现“一年有起色,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的目标。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评选文明村、文明农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养成良好习惯,崇尚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5、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扩大群众参与度,党员群众对村“两委”满意度达到98%,提高10%。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发展党员1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名。让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进入村班子,要特别注重从发展经济的能人中发展党员,注重培养妇女党员,不断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6、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作用,加强民主政治工作,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抓好法制教育和宣传,抓好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及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抓好群防群治工作,切实打牢社会治安防控基石。使我村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地发展。
本文标题:北山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4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