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06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知识竞赛山东赛区初中决赛试题
12006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知识竞赛山东赛区初中决赛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7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密封线内。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所选答案序号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第Ⅱ卷每题答案直接填写在试卷的空格内。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早春播种后用地膜覆盖,种子可较早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因素是A.充足的水分B.充足的空气C.适宜的温度D.黑暗的环境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了氧气。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哪类植物的光合作用?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3.下列几组生物中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组是A.蚯蚓、蝗虫B.啄木鸟、树C.细菌、真菌D.人、猩猩4.将中等产量的种子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实验田中,得到产量高的种子甲和产量低的种子乙。将甲和乙分别种在同样的普通农田中,预计产量A.甲高产,乙低产B.甲低产,乙高产C.甲中产,乙高产D.甲中产,乙中产5.用纸袋将某植物未完全开放的花套起来,不久纸袋内结出了果实。说明花的类型是A.虫媒花B.风媒花C.单性花D.两性花6.下列繁殖新植物的方法,不属于克隆的是A.利用扦插的方法培育葡萄幼苗B.利用种子繁殖玉米植株C.利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新个体D.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烟草7.“金蝉脱壳”的壳是A.皮肤B.甲壳C.鳞片D.外骨骼8.同卵双胞胎是由同一个细胞发育来的,在母体内一个受精卵发生分裂形成两个细胞,这两个细胞各自发育成一个胚胎。运用细胞分裂知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对双胞胎是克隆人B.这对双胞胎的遗传物质基本相同C.这对双胞胎在遗传上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同D.这对双胞胎将来的相貌和性格会一模一样9.一位同学做出假设:与埋在土壤中相比,置于土表的种子,其发芽率降低。该同学将5粒蚕豆种子埋在一层土壤下面,另5粒种子置于土壤表面。所得结果见下表。为证明这一结果的可信度,这位同学应A.修改所作假设B.用足够多的种子重复这一实验C.将实验装置放在光下D.得出结论:黑暗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种子处理萌发种子数埋入土下4置于土表3210.为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人们研究了许多种贮存方法。从健康角度考虑,你认为不宜采用的是A.脱水处理B.真空包装C.气调包装D.添加防腐剂11.反复进行下列哪项活动,可训练鸡群听哨声集合?A.喂食前先吹哨B.喂食后再吹哨C.只喂食不吹哨D.只吹哨不喂食12.某森林因受真菌感染,几乎所有的树皮都变成了灰白色。若干年后,生活在该森林中的不同体色的尺蛾数量也发生了变化,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发生变化后不同颜色的尺蛾之间相对数量关系的是13.某牧草留种区,为了防止鸟啄食草籽,用网将留种区罩起来。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了。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害虫适应能力增强B.干旱缺水引起虫害C.食物链被破坏D.网罩影响了草的光合作用14.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失水时发现,植物细胞不如动物细胞收缩得那么明显,原因是A.植物细胞有叶绿体B.动物细胞膜的伸缩性比植物细胞大C.植物细胞有细胞壁D.动物细胞质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15.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某区域树木被砍伐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许多树下的草本植物也消失了。你认为影响这些草本植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可能是A.水分B.光照C.温度D.无机盐16.果农将桔子用塑料袋套上并拧紧口,可以延长保存期。利用的生物学原理主要是A.降低呼吸作用B.提高呼吸作用C.降低二氧化碳浓度D.避免害虫破坏17.现代大气中的某种成分是原始大气中所没有的,据科学家分析,这种成分的出现与绿色植物的出现有关。这种气体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水蒸气18.小明同学准备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其中。你认为能够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密封B.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密封C.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密封D.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密封19.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蛙的代谢与环境温度关系的是20.非洲草原上,当一群斑马遇到狮子攻击时,会头向内围成一圈,同时用后肢猛踢。你认为斑马的这种行为属于A.先天性行为,攻击行为B.学习行为,攻击行为C.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D.学习行为,防御行为21.近年来,克隆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已经有许多种生物被成功克隆。但是许多国家都立法禁止对人类的克隆。你认为克隆人涉及的主要问题是A.人类的克隆技术太复杂B.人类的道德伦理关系C.会对现有医疗产生冲击D.会影响基因的多样性22.如图所示,取甲乙两个暖水瓶,甲瓶内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内装有煮熟的种子。两瓶均用包有温度计的棉团塞严,置于温暖的地方。几小时后看到的现象是A.甲瓶温度下降,乙瓶温度上升B.甲瓶温度上升,乙瓶温度不变C.甲、乙两瓶温度都升高D.甲、乙两瓶温度都不变23.刘丽同学不小心被狗咬破了手指,母亲立即带她到防疫站注射了药物。你认为运用的生3物学原理和注射的药物分别是A.特异性免疫,抗体B.非特异性免疫,抗体C.特异性免疫,抗原D.非特异性免疫,抗原24.某人到药店购买某种药品,营业员却因其手续不全拒售。你认为其欲购药品属于A.处方药B.非处方药C.外用药D.内服药25.人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的部位和胚胎发育的部位分别是A.卵巢;子宫B.输卵管;胎盘C.输卵管;子宫D.输卵管;输卵管和子宫26.分类单位的等级与包括生物共同特征及种类的数量间的关系是A.等级高,共同特征少,种类少B.等级低,共同特征少,种类多C.等级低,共同特征多,种类少D.等级高,共同特征多,种类多27.为使树干高而直,在小树生长过程中人们常采用的方法是A.保护侧芽B.摘除主干顶芽C.适时除去部分侧枝D.保护主干顶芽28.某校4位同学在体育测试时,分别准备了补充能量的物质:甲——糖;乙——牛肉干;丙——水果;丁——蛋糕。哪位同学准备的食物能更快地补充能量?A.甲B.乙C.丙D.丁29.实验证明,维生素B1在140℃时还不至于被破坏。有人在做馒头时喜欢加大量的碱面,长期食用这种馒头,容易患脚气病。其原因是A.高温会破坏维生素B1B.碱能够破坏维生素B1C.面粉中缺乏维生素B1D.患者吸收维生素B1能力较差30.甲血管与心房相连,乙血管与心室相连,均流动脉血,甲、乙两条血管的名称依次是A.主动脉和上腔静脉B.肺静脉和主动脉C.肺动脉和肺静脉D.肺动脉和主动脉31.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即使我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的也是不能避免的。下列疾病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高血压B.冠心病C.高血脂D.先天性心脏病32.右图表示尿素在人体某结构内的浓度变化,请判断该结构是A.肾小球B.肾小管C.肾小囊腔D.出球小动脉33.某人看到“前方危险”的告示后停下了,而一只狗却仍然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拥有A.视觉中枢B.语言中枢C.躯体感觉中枢D.躯体运动中枢34.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黎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直至褪色为止。观察结果如下表。黄瓜汁青椒汁芹菜汁白菜汁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14滴8滴15滴11滴据表可知这四种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是A.黄瓜B.青椒C.芹菜D.白菜35.将新鲜血液分别进行如下处理:(1)加入柠檬酸钠;(2)用竹签搅动几分钟;(3)不进行任何处理。静置后均出现淡黄色液体,三种方法获得的液体名称分别是A.血浆、血清、血清B.血浆、血浆、血清C.血清、血浆、血浆D.血浆、血清、血浆36.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4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A.失去感觉,但能运动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且能运动D.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37.某学生上体育课时经常发生关节错位、扭伤、拉伤。你给这位学生提哪些建议?①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②加大活动量③增加运动时间④运动强度要适当⑤佩戴护腕、护膝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④38.我们在养花时,需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还要把花转移到室内,并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的温度⑤水⑥一定的生存空间A.①②③④⑤⑥B.⑤①②③④⑥C.④⑤③⑥①②D.③⑥⑤④②①39.下列基因组成,一般属于生殖细胞的是40.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A.基因、染色体、细胞B.细胞、物种、生物圈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30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41.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需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下面有关蛋白质在人体内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B.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C.能为人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D.人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离不开蛋白质42.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环境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B.人类能够改变环境,所以人口越多越好C.人类的活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D.人口的过度增长是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43.下列叙述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A.建立“三北防护林带”B.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产生温室效应C.一些植物的根部能分泌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D.土壤中有大量的微生物,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44.下列有关生物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防治的优点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B.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技术C.生物防治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D.生物防治与农药防治相结合,不会影响生物与环境45.当人从30℃进入0℃的环境中,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A.体温降低B.体温升高C.体表血管收缩D.耗氧量增加46.下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速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休息及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B.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5D.运动时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47.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的是A.松毛虫B.蟋蟀C.棉铃虫D.48.一所医院对志愿者进行了如下研究:16名志愿者服用了等量的一种镇定剂,经过3小时,测得志愿者血液及尿液中镇定剂的含量,数据如右图。某同学分析数据后得出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不同个体血液中存留的镇定剂含量不同B.大多数人血液中镇定剂的含量比尿液中的低C.少数人血液中的镇定剂含量高,其尿液中的镇定剂含量也高D.血液中的镇定剂含量在每毫升5.0×10-3克~1.5×10-2克之间的人占多数49.右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两个大小相同的幼果a、b,现对其两个部位进行环割。一段时间后两个果实的生长状况为A.a加速生长B.b加速生长C.a停止生长D.b停止生长50.下列有关植物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子的种皮属于保护组织B.植物的营养组织储藏营养C.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D.植物的分生组织就是形成层51.连续调查某生态系统中的两种动物,结果发现它们的数量变化具有一定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是捕食者,b是被捕食者B.两者的数量变化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如果a灭绝,b也会受到影响D.在进化过程中,a和b能够进行相互选择52.下列有关种子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B.玉米、小麦均是被子植物C.被子植物的胚有两片子叶D.鹅掌楸、银杏均是裸子植物53.
本文标题:2006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知识竞赛山东赛区初中决赛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6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