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06年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路北区第三次模拟)语文
2006年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路北区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2006.5注意: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1—3题,12分)1、用诗词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2分)①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②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每空1分,共4分)①陶渊明的《饮酒》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思想情趣的名句是:,。②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与“植物”有关的完整语句。,。3、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题。(每题3分,共6分)①运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名句写一段话。(50字左右)②某出版社要出一套“中学生喜爱的中外名作”丛书,请你从《骆驼祥子》《西游记》《名人传》这三部书中选择一本推荐给出版社并写出推荐理由:书名:推荐理由:第二部分(4—24题,5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本文选自《》,《孟子》是。(2分)5、将文中空缺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②人恒过.然后能改过:③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8、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试列举一个实例加以证明。(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生物地毯”让沙漠不再起沙①我国现有174.3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面积,且沙化土地面积还在不断扩大。面积4.8万平方公里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冬春起沙很少,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发现,这里的“生物地毯”是阻止沙漠起沙的头号功臣。那么,“生物地毯”到底是什么,又是如何实现防风治沙的呢?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文言文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得分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九年级语文三模(8—1)九年级语文三模(8—2)得分评卷人②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通过在1000倍至2000倍的电子显微镜下研究观察,发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细小的沙粒并不是以单独颗粒的形式存在,而是被微生物形成的黏液粘连,或者被藻类、地衣和苔藓的假根(kǔn)绑起来,形成的生物结皮,即我们在沙漠中所能见到的大面积分布于沙漠表面的绿色、黑色以及灰黑色覆盖物。③专家认为,“生物地毯”的形成使土壤表面明显不同于松散沙土。地下菌丝和假根粘结沙粒,有效减少了干旱地区风、水对地表的侵蚀;一些种类的“生物地毯”对大气中氮素的固定作用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并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从而为植物的定居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生物地毯”还可生存于极端干旱、高温(最高可达70摄氏度)和高pH环境。④专家介绍,“生物地毯”是最接近细沙的防护网,能有效束(fù)沙粒流动,从而起到固沙作用。实验测定数据表明,裸露沙地在风速为每秒钟8.42料的条件下就能起沙,而全部覆盖“生物地毯”的沙地则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起沙。⑤专家认为,荒漠地表生物靠自然露水和降水就可四季常青,能够适应零下10摄氏度到零下60报氏度之间的低营养环境。选择它们作为固沙先锋植物,在大面积流沙中培植,进而形成大面积覆盖沙漠的“生物地毯”,可以补充完善我国目前采用的“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生态体系,尤其适合用于荒漠化地区实施重大工程对地表破坏后的恢复。但专家也警告,人类放牧等活动将“生物地毯”破坏30%后,沙漠地表将不能克服风蚀影响,而破坏程度达到80%后,沙面抗风蚀能力则等同于裸沙。⑥据悉,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正在开发研制生物化学防沙固沙新材料12种,以在沙漠中形成“生物地毯”。据估算...,其治理成本将比化学固沙材料成本降低30%。乐观估计,未来3~5年,“生物地毯”治沙技术将能在我国大面积推广。9、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2分)①(kǔn)②束(fù)10、概括“生物地毯”是怎样形成的?(不超过40个字)(2分)11、本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生物地毯”的作用?(3分)12、第④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分析它的作用。(3分)13、第⑥段中加着重号的“据估算...”三个字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人生之路①大仲马说:“人生是一串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确实,在生活的道路上,极少有人是一帆风顺的。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做出了很多成绩;也有人没有勇气正视人生,沉沦下去。然而,生活绝不会可怜懦夫,相反,它只欢迎那些笑面人生的人。②列夫·托尔斯泰就是这样的人。据说,他读大学文科班时,曾经连续两个学年考试不及格,无法毕业,只好退学回家。但他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坚定、执著地追求着人生的真谛,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有了名著《战争与和平》《复活》的问世。试想,假如他当初自暴自弃,那么世界文坛恐怕就会少了一颗巨星。③也许有的人认为:这并没有什么,托尔斯泰所受的挫折和某些人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④这里的某些人,自然包括那些后天或先天有残疾的人。美妙的音乐他们听不见;艳丽的鲜花他们看不见;世界给予他们的,他们无法去取;而他们应该得到的,却又常常失去。和常人比起来,他们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超过常人几倍的力量。请看看真正有志的人是怎样做的吧!⑤北京造船厂青年工人刘京生因公至残,失去双臂,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瞬间变成了残疾人。他苦恼过,可是他并没有颓唐,而是重新奋起,刻苦自学,成为一个青年书法家。⑥海伦·凯勒是个先天不足的人,她又聋又哑。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她说得好:“我滑落过好几次,跌倒、摔得头破血流,然而我战胜了自己,继续攀登,因为我看见灿烂的云霞在向我招手,希望的顶峰就在面前。”⑦⑧然而,在这个世纪之交的时代,有些人却在一时的挫折面前退却了。不是有人发出了“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感慨吗?不是有人因高考落榜而一蹶不振吗?生活中遇到不幸是必然的,可毕竟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在召唤我们。⑨人生的路是那样坎坷,挫折常常会给每个人的心里投下浓重的阴影。这能成为自己畏缩不前的理由吗?14、文章的论点是什么?(2分)九年级语文三模(8—3)九年级语文三模(8—4)得分评卷人15、举出作者运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说说它的作用。(3分)论证方法:作用:16、选文第⑤、第⑥两段位置可否互换?说明原因。(2分)17、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第⑦段应怎样写?试给予添加。(30字以内)(3分)18、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当遭遇挫折时,你将以怎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请结合选文内容,引用文学作品中的名句来回答。(3分)四、阅读甲《烛心》、乙《挽手》两篇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20分)(甲)烛心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地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面……(乙)挽手在我家的后山,有一片高大的杉树,它历经无数次风暴,却不见有哪一棵树被风暴吹倒折断过。一天,一阵狂风暴雨过后,我看着后山那片高大的杉树林,奇怪地问父亲:“这么高大的树木,怎么会不被风暴击倒呢?”“因为它们懂得挽手。”父亲答道。挽手?树怎么会挽手呢?父亲见我不解的样子,就说:“等一下我带你到后山去看一看就知道了。”父亲拿了一把铲子,带我来到那片杉树林。父亲用铲子铲出一层土,露出了杉树的树根,只见它们盘根错节,相互纠缠在一起,已分不清哪条树根属于哪棵树了,好像那所有交错在一起的树根都属于每一棵树。看到这些树根,我似乎看到了一条条相互挽在一起的手臂。这时我才恍然明白,父亲所说“挽手”的含义了。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只要懂得相互挽手、相互帮扶、相互关爱,就能战胜人世间的一切风暴。19、两篇都写了人和事,从文学样式看一样吗?(2分)甲文是,乙文是。20、甲文所设置的悬念是:,所要表现的主要人物是:,其性格特点是:。(4分)21、甲文第④段是描写。用词语写出小薇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22、乙文的基本写法是:。中心思想是是什么?(3分)23、比较两文题目的特点。(4分)《烛心》《挽手》24、根据甲文最后一段展开想象,续写小薇复杂的心理活动及如何接待小男孩,要入情入理。(不少于40字)(3分)九年级语文三模(8—5)九年级语文三模(8—6)得分评卷人第三部分(25题,50分)25、作文。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们向着光亮不断碰壁,最后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然后在瓶子里换上几只苍蝇,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原因是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即改变方向,虽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终总会飞向瓶颈,脱口而出。威克教授由此总结说:“横冲直撞总比坐以待毙高明得多。”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也用“横冲直撞”来形容在某一方面行动能力很强的人。要求: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也不要大段抄写材料。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④卷面乱、有错别字的适当减分。九年级语文三模(8—7)九年级语文三模(8—8)600字以上题目:
本文标题:2006年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路北区第三次模拟)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7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