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政治/理论 > 2007-2008-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A及答案和评分标准
第-1-页共10页2007-2008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A课程代码BB106009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时长10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合计满分30103822100得分阅卷人考生须知:1、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均要填在密封线以内,否则试卷作废。2、答题请在题后空白区域,在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试卷上不准做任何标记,否则按作弊论处。4、考试期间,试卷不准拆开,否则按作弊处理。请务必将答案写在第1、2页给定的位置,并将试卷完整交回,否则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见第3~6页;每题1分,共30分)(请在下面将所选项的标号字母用中性笔或圆珠笔等涂黑。)01.[A][B][C][D]02.[A][B][C][D]03.[A][B][C][D]04.[A][B][C][D]05.[A][B][C][D]06.[A][B][C][D]07.[A][B][C][D]08.[A][B][C][D]09.[A][B][C][D]10.[A][B][C][D]11.[A][B][C][D]12.[A][B][C][D]13.[A][B][C][D]14.[A][B][C][D]15.[A][B][C][D]16.[A][B][C][D]17.[A][B][C][D]18.[A][B][C][D]19.[A][B][C][D]20.[A][B][C][D]21.[A][B][C][D]22.[A][B][C][D]23.[A][B][C][D]24.[A][B][C][D]25.[A][B][C][D]26.[A][B][C][D]27.[A][B][C][D]28.[A][B][C][D]29.[A][B][C][D]30.[A][B][C][D]二、多项选择(题见第6页;每题2分,共10分)31.(AB)32.(ABC)33.(ABCD)34.(BCDE)35.(ABCDE)三、材料分析(材料及问题见第7~8页;共38分)36.(22分)答:⑴⑵37.(16分)答:⑴⑵得分得分得分第-2-页共10页四、论述(第38题,见本试卷第8页)。要求论述紧扣题意、突出重点、合乎逻辑,切忌无的放矢、条理不清。(22分)38.答:⑴⑵得分第-3-页共10页一、单项选择。请选出第1~30题各题中最适合题意的1个选项,并在本试卷第1页给定的位置将其标号字母涂黑。(每题1分,共30分)01.在以下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论断中,正确的是(C)。A.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的理论体系B.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D.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最终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02.以下选项中所列活动都属于基本实践活动的是(B)。A.企业家管理企业,艺术家搞艺术创作B.民警处理案件,农民培育作物新品种C.哲学家沉思,工人开山筑路D.教师教书育人,军人保家卫国03.1662年波义耳提出,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和它所受的压力成反比。19世纪法国化学家雷尼奥发现,除了不能液化的“真正的”气体即氢气外,其他气体在温度增加到接近其液化点时,这一定律就不适用了。后来人们发现,不能液化的“真正”气体是不存在的,所有的气体都可以变成液化状态。但是,人们并未因此抛弃波义耳定律。这一事实说明:(A)。A.真理和谬误具有同一性B.人不可能获得真理C.真理总是相对的D.真理取决于观察者04.关于19世纪初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以下选项中简称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错误的说法是(D)。A.空想社会主义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B.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和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C.科学社会主义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扬弃,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诞生标志D.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规律05.“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些说法是说(D)。A.理性认识是先于感性认识的B.理性认识完全决定感性认识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D.理性认识总是渗透于感性认识06.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是(C)。A.人能动地探索和改造自然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B.人和世界的存在方式C.社会生活的本质并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物质性D.由认识指导和决定的07.以下论断中不能正确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是(C)。A.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者和选择者D.人民群众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08.以下选项列举了四个有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论断,其中,错误的是(B)。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创造商品价值的雇佣工人和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资本家之间的矛盾C.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一种表现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会导致经济危机,决定了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第-4-页共10页09.在以下几种有关社会主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直接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奠定了一块理论基石B.列宁根据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C.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并且是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的D.社会主义建设是艰巨的和长期的,社会主义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因为(D)。A.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实践标准B.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加以检验C.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手段,都是间接的检验D.实践是具体的和历史的,在被用于检验真理时总是受着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1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抽象劳动(D)。A.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生产使用价值B.转移劳动力的价值,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交换价值,补偿生产资料的价值D.凝结到劳动产品中,创造新价值12.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这幅广告画的哲学寓意的是(C)。A.个人消费是完全独立于生产的B.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C.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同一性D.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物质关系13.在以下几个有关真理的论断中,正确的是(B)。A.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客观规律B.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C.真理和谬误是没有绝对性、同一性的D.实践检验真理具有唯一性和绝对确定性14.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A)。A.是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一个社会成员高度自由自觉地全面发展B.是在人的发展进程中人的依赖关系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实现C.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特征和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的归宿D.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私有制和社会分工最终消灭的必要条件15.不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与体现的是(B)。A.社会主义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B.我国经济建设坚持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抓住时机发展自己C.我国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认识事物遵循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原则16.“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亡的种子。”这种说法是(A)。A.认为生死有同一性的辩证法观点B.否认生死有确定界限的诡辩论C.片面主张死亡的绝对性的绝对主义D.主张事物绝对运动的相对主义17.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揭示了(B)。A.生产方式运动的辩证过程和内在动力,为研究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B.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等同社会经济结构的相互作用,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哲学理论依据C.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决定性,排除了人的主观意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18.以下选项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除了(A)。A.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B.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和社会劳动的产物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第-5-页共10页19.下列选项中能够正确说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是(C)。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也一定越高B.社会意识总是可以超越社会存在的发展状况而正确预见未来C.社会意识并不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立即发生变化的D.社会意识只可能促进而不可能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20.“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从这一论断可以推论:(B)。A.物质和感觉是彼此独立的客观存在B.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C.物质是人通过感官感知到的客观存在物D.物质在人的感觉之外因而不能为人所认识21.上世纪50年代末,人们以麻雀吃粮食为由,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大量捕杀。实际上,麻雀虽然吃粮食,但是主要吃害虫。所以,后来人们把麻雀从“四害”中解放出来。现在人们又把麻雀列为保护动物。从这一系列事实不能得出的哲学结论是(A)。A.认识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C.认识是不断反复、深化的辩证发展过程D.认识是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22.在以下几个有关资本和货币的论断中,正确的说法是(D)。A.资本就是一定量的货币和物品,其本质是物B.资本和货币都是永恒的经济范畴C.资本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生产资料、劳动力都是资本D.资本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即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主义剥削关系23.下列说法中错误地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是(D)。A.意识创造客观世界B.意识反映客观世界C.人心齐,泰山移D.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24.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唯一途径或方法是(C)。A.提高劳动生产率B.降低工人的工资C.增加剩余劳动时间D.延长工人工作日2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真理的绝对和相对性、认识和实践、肯定和否定、量变和质变、运动和静止、主体和客体等这几对范畴的内部关系都是(C)。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矛盾关系D.因果关系26.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直接哲学理论基础是(B)。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原理B.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D.世界统一于物质和永恒发展的原理27.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变革奠定了一块理论基石。下列选项中不能正确说明这一论断的是(A)。A.唯物史观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明确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B.唯物史观揭示了实现社会变革的社会力量,指明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道路C.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D.唯物史观用社会存在说明社会意识,认为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在生产方式中28.以下是几个有关社会再生产的论断,其中,正确的是(D)。A.马克思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是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B.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替换问题C.只要两大部类生产在规模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会再生产就能顺利进行D.社会总产品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第-6-页共10页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D)。A.社会主义最完备的物质准备B.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产物D.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主义
本文标题:2007-2008-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A及答案和评分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779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