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尧治河模式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实践王彦章“中国全面小康要看山区,山区全面小康要看‘鄂西圈’,‘鄂西圈’全面小康要看尧治河,尧治河已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这是凡到过尧治河村的领导、专家都发出的感慨。尧治河村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范围内,率先提出建设“中国山区第一村”跨越式发展目标的湖北省旅游名村、全国文明村。1988年的尧治河村尧治河村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一个边远、高寒山村的典型样本。在发展起始的1988年,我国山区农村的共性特征几乎都在尧治河村集中体现:一、尧治河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与很多中国山区农村一样,尧治河村自然资源富集,存在多样性、特色性和因时因地制宜科学利用的一面。水能资源、磷矿资源、生态资源、景观资源、人文资源,这些宝贵资源代表了尧治河村摆脱贫困、实现发展的希望和机遇。二、尧治河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劣势。1、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尧治河村位于房县、神农架和保康三县(区)交界处的高山深处,平均海拨1600米,远隔保康县城120多公里,得不到中心城镇的经济辐射带动。全村4个村民2小组、164户、649人。版图面积3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0亩。村民居住分散,交通天然阻隔。进出尧治河村,要四肢并用地攀爬悬崖峭壁上的木制“天梯”,翻越崇山峻岭。不通车、不通电,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阻断,使得尧治河人世代无从进行必要的经济能量交换。既得不到经济能量集聚,更无法得到经济能量扩张。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尧治河村先天被边缘化,游离于主流经济的社会分工体系之外。解放以前的国民党政权,连抓壮丁、征收苛捐杂税都不到尧治河村,可见这里交通艰险闭塞的程度之深。2、农业生产原始,非农产业为零。“竖起的路、挂起的田”,“四月雪、八月霜”,尧治河村土地贫脊,气候恶劣。水稻、小麦不适生长,只能种植玉米、土豆。到1988年,尧治河村还是一个吃供应粮、穿烂衣裳、占煤油灯、住破草房,全村人均粮食不足300斤、人平收入不足300元的集体经济空壳村。3、人才匮乏,资金奇缺。人才、资金、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支撑和驱动力。然而,这些关键方面对尧治河来说都是问题。全村群众绝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并且还有数十人的智障村民(当地称“哑糊”)。群众收入单一,闲散资金奇缺。这使得尧治河村经济发展初始投入极其艰难。4、市场条件差,村民组织涣散。信息渠道不畅通,供求无法对接。加之土地包产到户以后,村级党组织丧失集体经济基础,对群众的组织管理作用弱化。尧治河村群众各守自家几分薄田,一百个人一百个想法,自行其事,难以协调统一。要依靠自给自足的经济条件和3各行其是、难以组织的涣散群众,来改造恶劣的生存环境,尧治河村发展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现在的尧治河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贫困、边远、高寒山村,在村党委书记孙开林一班人带领下,抢抓省委、省政府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机遇,创造了尧治河村经济社会发展奇迹。到“十一五”末,尧治河村工农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亿元,年均增长1.56亿元,年均增长率130%;固定资产累计投入14亿元,年均增长1.8亿元,年均增长率36%;实现税费由2005年的180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8亿元,整整翻了10倍,年均增长3300万元,年均增长率180%;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4600元增加到2010年的9000元,年均增长880元,年均增长率20%。尧治河村新型集体经济形成旅游、精细磷化工生产研发、磷矿开采、水电、酒业等多元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村级企业22家。——基础设施改善。尧治河村党委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关键环节,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悬崖峭壁上打通公路93.5公里,并按三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硬化,形成村内村外、农户矿点公路交通网络化格局;架通高低压输电线路131公里,实现户户通电;大力实施人畜饮水工程,100%的农户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不断加强信4息化建设,建设7个移动通信基站,安装程控电话,开通宽带网,建设尧治河网站,实现与外部世界的高效快捷连通,成为“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村”。——开放开发扩大。尧治河村逐步改变过去立足村内开矿办电的单一发展模式,大胆走出去,采取收购、买断、参股等办法,收购原县属5座水电站,并建成九里川电站,使全村水电站总数达到10座,装机容量达到2.4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2亿千瓦时,年创产值3000万元、利税1000万元。收购房县天源公司、房县黄磷厂、房县文升公司和襄樊乾泰公司,转化能力达到50万吨;投资320万元收购房县野人谷、野人洞风景区,并注入1500多万元进行改造升级;投资5000多万元在房县兴建准四星级宾馆,投资2000多万元收购原县酒厂,成立湖北尧治河楚翁泉酒业公司。多方进军新的产业领域,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社会事业进步。尧治河村为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标准化的寄宿制小学,对适龄儿童实行完全免费教育,并对升入初中、高中和考上大学的分别给予400元、1000元和4000元的奖励;由村里出资,选派大专院校学习深造;组织农民到大寨村、华西村等经济社会发展先进乡村参观学习,进一步提高员工和村民素质;建设2个规范化的村卫生室,村里对特困户看病给予重点扶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统一为企业员工购买工伤、医疗、养老保险;建设襄樊市唯一的村级福利院,对孤寡老人实行集中统一供养;兴建图书室、科技文化屋和文体活动5广场,经常开展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知识竞赛、观看电影等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生活提高。尧治河村高度关注改善民生,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千方百计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年攀升,达9000元;对农民住房实行分区规划、统一设计、扶持建设,100%以上的农户住上新颖别致、美观实用的别墅式楼房;对边远农户实行整体搬迁,在地势相对平缓、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建设2个居住小区;成立“三福公司”,对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众实行集中管理、带领劳动,使他们有了稳定可靠的收入,逐步走向富裕;全村100%的农户有存款,100%的农户有高档家用电器,100%农户有手机和固定电话,70%的农户有小轿车,群众过上了相当宽裕的生活,一个“村在园中、厂在绿中、房在花中、人在景中”的山区新农村格局初步形成。——文明村风形成。尧治河村把村风文明建设作为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抓手,以全面提高农民道德素质为重点,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和“双思教育”。具有尧治河特色的“热爱家乡、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互助、注重环境、勤劳节约、文明礼貌、尊老爱幼”荣辱观正在形成;以“五星级文明户”评选为载体,大力改变农民的不良生产生活和行为习惯,并将评选结果与农民的股份、福利、就业、评先等切身利益挂钩,激发群众争当“发展致富星、文教科技星、遵纪守法星、生态卫生星、明礼诚信星”的热情,促进良好村风民风的进一步形成;成立村警务区和法6律顾问室,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民间矛盾纠纷调处,全村呈现出“无刑事案件、无群众上访、无辍学儿童、无计划外生育、无封建迷信”的良好局面。——管理体制逐步创新。尧治河村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对村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逐步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运行模式;改革分配制度,实行以岗定责、以绩定酬、绩效挂钩,打破平均主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改革用人体制,对管理人员实行能上能下,对企业员工实行能进能退,极大地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成立督办室,对各项工作进行跟踪督办,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力地促进工作落实。——党建工作加强。尧治河村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首创了适应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党建新机制: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设置和功能三位统管,村级重大事务实行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三会治事,新农村建设干群联动、工农联建、城乡联创三联共建。这一模式被襄阳市委概括为“三三制”党建机制。2010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到襄阳市调研时,对这一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尧治河村党委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五好村党支部。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尧治河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湖北卫生村、湖北省旅游名村、7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同志,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全国十大优秀村官、湖北省优秀党员、十佳村党支部书记。当选湖北省八次党代会代表、湖北省九届人大代表、中共十七大党代表和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列席十七届四中全会,参加了建党89周年全国基层党组织建设座谈会。关键少数:孙开林一个解放前国民党政权连抓壮丁、征收苛捐杂税都不愿涉足的贫困、边远、高寒山村,一个1988年还在吃供应粮、穿烂衣裳、点煤油灯、住破草房的山区集体经济空壳村,一跃成为保康县首富村、襄阳市明星村、湖北省旅游名村、全国文明村。尧治河村是如何发展的?是谁领导了尧治河村史无前例、翻天覆地的全面再造?是什么促使他带领尧治河人舍生忘死地凿穿深山?他唤醒并凝聚尧治河人奋斗力量的基础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什么样的创新思维和举措,推动尧治河村21年不停滞、持续突破、不断向好呢?是孙开林——尧治河村党委书记、人人信服的关键少数。孙开林的修养、能力和功绩自有公评,本文只阐述他为尧治河村经济社会发展所解决的目标、机制、精神三个关键问题。一、确定尧治河村战略发展目标:建设“中国山区第一村”。82008年7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大战略决策,确定以“后现代”理论为指导的内生增长型总体发展思路,以“和谐共生、交通先行、绿色主导、品牌引领”为核心战略。推进鄂西和鄂西北欠发达山区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发展的新路子。2008年10月,位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三峡——神龙架——武当山”黄金旅游线中部节点的尧治河村,以创业发展20周年纪念为契机,理性总结过去,抢抓省委、省政府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大战略机遇,科学谋划尧治河村的美好未来。村党委决定大力实施“大化工、大旅游、资本运作”战略,主动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形成战略呼应与承接,把尧治河村建设成为“中国山区第一村”。——大化工战略。尧治河村通过联合、参股、购买、兼并等形式,先后取得7个采矿证,5个探矿证,磷矿资源远景储量达到2.5亿吨以上。为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尧治河村投入上亿元资金新建配矿厂、购买先进采矿设备、改进采矿方法,不断提升原矿的回采率、回收率和利用率,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尧治河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果断决策,在马桥周湾园区征地237亩,大力发展磷化工,吹响向磷化工进军的号角。万吨黄磷项目率先进入园区之后,尧治河村以黄磷为原料,配套开发黄磷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出“黄磷不出厂”的内控目标。投资近亿元,完成华兴公司黄磷电炉改造和赤磷扩产项目。启动马桥周湾园区二期工程项9目,新上5000吨/年次磷酸钠、5000吨/年饲料级磷酸氢钙、2500吨/年阻燃剂、1万吨/年次磷酸、3万吨/年食品磷酸、2万吨/年食品六偏、1万吨/年食品焦磷酸钠等精细磷酸盐加工项目。在华兴公司新上精品五硫、包覆红磷等系列产品生产项目。目前所有生产线基础工程基本完工,设备正陆续进场安装,2011年5月可以全部建成投产。至此,尧治河村在磷化工业发展上,实现从磷矿开采到粗加工、从粗加工到系列化精深加工的产业突破。——大旅游战略。在做大做精磷化工业的同时,充分利用尧治河的品牌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以“中国山区第一村”为目标定位,主打“深山溶洞游”、“生态避暑游”、“人文风情游”三大特色品牌,逐步把旅游业发展壮大成为全村的后续产业。尧治河村聘请湖北大学,按照“高起点、上档次、成规模、有特
本文标题:尧治河模式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1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