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08-2011年中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12008--2011年中考知识点总结综观近年天津市语文中考题,会发现其中的知识点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针对这些知识点,教师在进行教学和总复习的过程中应怎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有的放矢呢?一、选择题。本题共25分,一般的题型分布如下:第一题一般是字音题,考查的对象几乎都是涉及“形声字误读”“形近字误读”“多音字误读”“方言化误读”“古今读音(用法)不同导致的误读”等词。我们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对这些字的读音进行归类,从而识记。第二题考查(1)对错别字的辨析能力。在复习中要弄清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包括字形相似误用、字音相同或相近误用.此外,要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积累和识记词语。(2)本题考查同义词辨析。做这类题,要掌握以下原则:分辨词义看侧重;斟酌词义看大小;借助习惯看搭配;分清色彩看感情;认清色彩看语体;借助朗读看语感。六条原则可单用,也可部分合用。回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要在平日学习中了解近义词的有关知识,其次在回答时要注意结合相关语境去理解词语的意义。第三题一般是病句的辨析。以选择题的形式,从句意表达或修改的角度考查是否有语病或修改是否正确,这是中考辨析和修改语病的主要题型。病因的判别与辨析应建立在对各种语病类型熟悉并完全掌握的前提下,平时复习应针对病句类型进行针对性训练。第四题一般考查(1)标点符号的应用。要根据标点前后文字的意义关系,选择恰当的标点符号。中考试题中考查频率较高的是引号、分号、冒号、破折号、省略号。在中考复习中,要注意记住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并注意在写作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修辞格的辨析。辨析时,要根据各种修辞格形式上的特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对于选择题型,还可运用排除法解答。第五题一般考查(1)诗句的理解和赏析。解答诗词鉴赏题要注意:⑴把握整首诗表达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⑵理解其中关键词的含义;⑶明确诗歌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一般解题思路:先揣摩诗题,再推敲诗句,然后体味意境,最后明辨技巧。第六至第八题一般是出一段课内讲读课文,然后出几个选择题。选择题内容不外乎以下几种:(1)关联词的运用。关联词的运用在段落大意的理解和总结中起着点睛的作用。总结性的语句一般都紧随其后,根据关联词连接起来的句子读下去,最后的句子往往就是答案。(2)对文章段落主要内容的提炼。要做到准确的提炼,必须抓住中心句,2以及能支撑中心句的关键句,必要时将这些句子进行整理。(3)对文中词语指代意义的理解。回答词语指代的内容,首先要从文中找到带有指定词语的这句话,然后可以从这个词语的前面句子中找它所指代的内容,回答时可以运用文章的原句,也可适当概括。(4)文章结构的划分和内容的总结。一篇文章内容很多,结构的划分可根据中心句和重点字眼来体现。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分或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5)中心句的考查。这种总结性的题目往往考察的是学生找段落中心句的功底。一般说明文的中心句不是在开头就是在结尾,有时在句中,一般有特殊的标志,如关联词的提示,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6)说明方法及其运用。在理解语段的基础上来辨析,同时也要了解各个说明方法的意义以及他们经常使用的特殊句型。作比较一般是两者不同的事物之间,打比方一般都有相关字眼来提示你,举例子的方法一般都有词语提示,等等。所以,注意各个说明方法的提示词、掌握各个说明方法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很重要。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②发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该事物的XX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突出对象的XX特点(地位、影响等),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该事物的XX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另: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生动具体形象。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语。3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7)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反复研读问题所在的段落,抓住关键语句,明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来作答。(8)写作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做这种题目的方法是:找关键词和中心句。如本段中的第一句话就告诉了你答案。(9)对文章内容、论点及写作方法的考查(一般是议论文)。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子,仔细研读问题所涉及的段落,找出答案。找论点应注意:中心论点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优先考虑;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是完整的陈述句。辨识、分析文中的论据,品味其作用的答题套路:①举例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③对比论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严密。④比喻论证(引证法)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使论证更严密。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的答题模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的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分析关键词语、句子或语段的含义及作用:答这类题时一要联系文章内容,尤其是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二要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揣摩其具体含义。如果考查的是在结构上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是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0)对文章语言准确性的理解和辨析。体会这类词如何准确地说明事物的形态、性质、成因、功能,有助于我们对被说明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第九至第十一题是课内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中的选择题一般是这样安排的:(1)重点实词或虚词的解释。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在课堂教学中应重点强调,学生应该牢牢地凭记忆答题;即使记不住,也可用“代入法”,即把选项中的翻译套入原文,看能否读得通;如果读得通,那就是对的,反之则是不正确的。(2)对古文句式和句末语气的考察。会翻译即可。平时应让学生熟练掌握判断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感叹句、反问句等句型;还可根据末语气词或关键的字眼来判断,如“岂”“哉”等都是反问句的标志,而“……者,……也”则是判断句的典型句式。4(3)对文言文省略句的辨析。文言文省略句一般有如下几种类型:①主语省略,②谓语省略,③宾语省略,④介词省略,⑤介词宾语省略。(4)句子节奏的划分。解这种题目时,应在理解文章意义的基础上断句,或者按照句子结构来划分。实在不行,都读一读,凭语感答题。(5)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这是对文言文学习的综合考察。中考中,文言文阅读分析与综合试题往往包括三个检测要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6)翻译句子。翻译文言语句是中考必考题。翻译时要注意落实重点词语的意思,如遇到省略句,翻译时还要补写出省略掉的成分。我们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反映的具体社会实际和具体情理,遵循“信”(忠实原文)、“达”(连贯通顺)的原则,力求“雅”(文质兼美)。二、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主要考查方式一般有两种:(1)记忆性默写题。一般涉及到古代诗词名句和古代的散文名篇中的名句。准确填写有赖于平日对名句的熟练背诵。默写时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2)理解性默写题。回答时要根据对诗词的理解来选填诗句。三、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出题类型一般包括这几种:(1)文言词语的意思。这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之一。做这类题时,要让词回原句,句回原文,就是说,首先把解释好的词放回原句中,把整个句子翻译一下,一般情况下,译得通顺,就说明解释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的。我们在平日学习中必须注重课内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并能把课内所学的知识迁移到课外,灵活运用。(2)翻译句子。翻译文言语句是中考必考题。翻译时要注意落实重点词语的意思,如遇到省略句,翻译时还要补写出省略掉的成分。我们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反映的具体社会实际和具体情理,遵循“信”(忠实原文)、“达”(连贯通顺)的原则,力求“雅”(文质兼美)。(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这类问题,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对具体问题在文中的定位是前提,然后能用原文词句作答就用原文,不能用就根据原文总结,意思对即可。四、课外现代文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散文)出题模式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字音、成语选用、词语在句中的的含义(表层深层);做这类题目,首先要找到词、句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弄清词句本意及所在的话要表达的含义,再以形象化到抽象化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答题套路:本意+抽象化意。(2)品味语言(尤其是哲理性句子的含义)。思考方法: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语,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或双关意义。5(3)概括文段内容。回答这种问题时要注意通读原文,紧扣相应的段落,仔细阅读比较,从中提炼出关键信息来回答即可。思考方法:内容—句子推敲,抓关键词概括—合并感情:景语—情语谁+干什么(六要素方法)也就是说,非情节性文章要摘取重点语句,有情节人物:谁+干什么(4)理解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做这类题目,要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以行为为线,以时间为线,以空间(地点转移)为线”等,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5)写自己的设想,谈自己的感悟;这类题考的是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并结合自身经历谈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等。评价——对人、事的看法(结合文本,找观点,找依据);体验——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对事物的认识(结合文本);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结合文本);启示——领悟的道理(结合文本)。(6)修辞手法的判断和作用分析。修辞在中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在平日复习中要注意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概念及作用,能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语句。修辞的表达效果:能将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可使道理通俗浅显。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体现作者的情感;夸张强调或突出事物本质,表达强烈情感;排比语言畅达,节奏感强,有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反复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设问提醒人们思考,或突出某些内容;反问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鲜明更强烈。答题套路: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什么词)+作用(结合文章)(7)文章的写法(表现手法)。常考表现手法:对比、象征、烘托、照应、悬念、铺垫、伏笔、欲扬先抑等。教师应让学生熟练掌握常见表现手法的用法和意义,掌握那些专业术语,以便答题。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对比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最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人以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铺垫突出主要的,使文章内容丰富多彩情节起伏,增添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象征简练形象、感情真挚、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烘托能突出主体或感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悬念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欲扬先抑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6答题套路:运用了XX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作用(结合文意)(8)
本文标题:2008-2011年中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16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