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2009(本科)美学期末考试
12009(本科)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毕达哥拉斯认为美是客观规律;苏格拉底认为美是客观目的;柏拉图认为美是客观理念。2、康德美学关键美词:“超功利”、“非概念”、“无目的”和“主观普遍性”。3、一些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把人分为三类:梦幻者、艺术家和精神病人。4、科学、宗教、艺术,还有道德,是人类不同心理活动的对应物,满足的是人类不同的精神需求。科学求真,道德求善,艺术求美,宗教求圣。5、康德把美学的基本问题从“美是什么”变成了“审美是什么”。6、西方美学研究大致经历了着三个发展阶段:①_哲学_;②_心理学_;③_艺术学_。7、美和丑都是审美的,美的问题和丑的问题也都是美学问题,美和丑之外,还有一个“非审美”。8、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模仿说”列举了三种模仿方式:(1)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2)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模仿;(3)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9、情感有三个特征,即主观性、对象性和传达性。10、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1750年以后的事。当时,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出版了第一本叫《美学》的书。11、克罗齐美学观点就是“审美即直觉,直觉即表现,表现即创造”。12、从毕达哥拉斯起,西方美学基本问题是“美是什么”。在康德那里,美学的基本问题是“审美是什么”。而在黑格尔这里,则变成了“艺术是什么”,美的研究也变成了艺术的研究。13、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认为:美是关系。此关系的含义有三:1)事物本身各部分所组成的关系。实在的美。2)事物与它物的关系。见到的美。3)人的想象关系,虚构关系。想象的美和虚构的美。14、“美学之父”鲍姆嘉通认为,人类心理活动分成知、情、意三个部分,其中_知_是理性认识,已由逻辑学来研究,_意_是道德活动,已由伦理学来研究,_情_属于感性认识的部分,应该由美学来研究。15、黑格尔认为,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16、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是色彩、形体、声音。17、美育的典型方法包括感兴、协调、激励、启悟。18、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是抒情性和表演性,过程性和流动性,节奏感和韵律美。19、中国先秦美学的历史起点是老子的美学思想,先秦道家美学的集大成者是庄子。20、从我国美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美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具体说来应包括_美_、审美_、_艺术_和审美教育四个具有内在联系的部分。2二、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D)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2.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B)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3.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D)A.自然B.社会C.人生D.艺术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A)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5.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B)A.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B.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C.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D.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6.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A)A.历史性B.民族性C.阶级性D.地域性7.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美的事物的基本规律是(C)A.按照对象的客观规律进行建造B.按照主体的内在尺度来生产C.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形象D.把主体情感投射到对象上面8.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在美学上的两种意义,即(B)A.既批判丑,又肯定美B.既制造丑,又创造美C.既扬弃了丑,又消解了美D.丑中有美,美中有丑9.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B)A.艺术作为观念形态对生活的审美反映3B.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C.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性D.艺术必须服务于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10.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A)A.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B.人的主观心意状态C.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D.人类的审美需要11.原始时代的狩猎民族虽然住在花卉极其丰富的土地上,却决不用花做装饰。这一现象说明(C)A.美取决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B.美在移情C.美依存于人们的生活实践D.美取决于距离12.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D)A.德谟克利特B.休谟C.博克D.康德13.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不同于柏拉图美在理念说的主要特点是(C)A.突出了美的感性因素B.强调了美的理性内容C.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D.更具有思辨的意味14.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B)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15.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D)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的自然界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16.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D)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C.鲍姆加登《美学》D.黑格尔《美学》17.美感产生于(D)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418.“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C)A.席勒B.柏拉图C.亚里土多德D.尼采19.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B)A.感官B.审美能力C.想象D.灵性20.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C)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C.人工制品D.自然物21、“美是生活”这一著名美学命题的提出者是(B)A.狄德罗B.车尔尼雪夫斯基C.黑格尔D.席勒22、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的作者是(B)A.马克思B.席勒C.康德D.亚里斯多德23、美学主要是一门(A)A.人文学科B.自然科学C.社会科学D.实验科学24、中国晋宋时代提出“畅神”说的著名画家是(C)A.王维B.刘勰C.宗炳D.钟嵘25、具有“瞬间永恒性”特性的艺术是(D)A.综合艺术B.语言艺术C.表演艺术D.造型艺术26、本质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A.柏拉图B.黑格尔C.鲍姆加登5D.贺拉斯27、认为自我的象征性实现会给人带来瞬间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高峰体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B)A.弗洛伊德B.马斯洛C.阿恩海姆D.克罗齐28、古典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B)A.表现B.再现C.抽象D.和谐三、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人的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人的本质出发探讨美的本质,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3)马克思主义美学唯物、辨证地解决了美学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人类的审美欣赏活动、审美创造活动都是主体与客体相契合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美学还渗透着巨大的历史感。把历史和逻辑有机结合,具有强大的理论力量。2、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艺术,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1)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着的客观现象,美学必须以它为出发点开展研究。(2)美学还必须研究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它们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观念形态的东西。(3)美学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3、美学与哲学的关系?(1)哲学是美学的基础。哲学为美学提供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任何一种美学理论的建立都有一定的哲学理论作为基础。(2)美学又区别于哲学有自己的独特对象和规律:哲学研究的是整个客观世界以及人类的主观世界的最普遍的规律,而美学则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3)因此,哲学与美学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4、为什么鲍姆嘉登被尊崇为“美学之父”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由美学思想发展为独立的美学学科。最早使用美学术语作为一门学科的是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登。1735年,鲍姆嘉登在他的《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首次使用“美学”概念。鲍姆嘉登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从不同的学科加以研究,研究知,即理性认识的学科是逻辑学;研究意志的学科是伦理学;而情,即对所谓“混乱的”感性认识加以研究,并最终用“埃斯物惕卡”来命名这门学科,即今天说的美学。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6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才正式宣告成立。因此,我们把鲍姆嘉登尊崇为“美学之父”。5、优美与崇高的异同是什么?区别:在主体的审美感觉中,优美和崇高能给人不同的感官享受。优美一起的是单纯的快感,可以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精神愉悦,心境是单纯而宁静的;而崇高所引起的是奋发激荡、昂扬向上的情绪。共同点:优美与崇高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满足感官的要求,不涉及明确的目的,都表现出主观的合目的性。6、自然美的特征是什么?自然美的特征,是指自然的美具有自然性、形式性、变易性。自然性是指自然物的美是非人工的,具有天然属性。它是未经人工制作的或天然的,具有非人际关系性。形式性指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技美相比较,自然物的形式因素在自然美中占主导作用,它首先是以赏心悦目的直观形式引发人的注意力、想象力和情感,当然形式本身也可以蕴涵深层意义。变易性是指自然物的美具有变动特性。自然事物引起人的不确定联想,而且自然形象本身就是气韵生动的活的形象,它是不确定的,暗含着宇宙生命的节奏。7、美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美是什么,就是美学的基本问题。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人类最早提出这个问题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古希腊古罗马美学,也是西方美学史的第一个历史阶段。“美是什么”,就是美学的种子,美学的根。8、如何理解康德美学关键美词:“超功利”、“非概念”、“无目的”和“主观普遍性”。第一,审美是一种无利害却又生愉快的活动,而能够产生这样一种超功利愉快的对象就是美。第二,这种愉快被假设为像概念一样具有普遍性。第三,这种愉快和判断也没有任何具体目的。第四,这种普遍性和必然性就只能是一种“先验假设前提”。也就是说,这种普遍性只能是主观普遍性。审美判断实际上是主观的,却又在逻辑上、理论上要求普遍有效性。9、什么是心理距离心理距离说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剑桥大学教授布洛提出来的。布洛的“距离的矛盾”、“距离的设置”、“距离的变化”、“距离的极限”、“距离的尺度”一起构成了布洛“心理距离说”的全部内容。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只有当主体和对象之间保持着一种恰如其分的“心理距离”时,对象对于主体才可能是美的。所谓“距离”,不是物理距离,而是说在意识上有了的“超功利”距离。布洛强调的则是,只有当主体和对象之间没有利害关系时,才可能产生审美愉快。10、什么是艺术的“表现说”顾名思义,表,就是把内在的东西变成外在的;现,就是把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的。也就是说,只要把内在的、看不见的东西(比如情感),变成了外在的、看得见或者听得见、可以用感知去把握的,就是表现。艺术就是表现。因为它把艺术家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微妙情感,变成了别人也可以感受的东西。但,艺术是表现,表现却不一定是艺术。有艺术的表现,也有非艺术的表现。艺术的表现和非艺术表现的区别,在于表现的艺术性。这才是艺术的价值所在。表现说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把个体感性存在的价值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个体的自我实现面前,群体不再是神圣的、权威的、不可改变和不可超越的。在主体的自由驰骋面前,客体也不再是高于个体经验因而必须一丝不苟地描摹或仿造的。总之,我们不必再“照抄作业”,而可以“信手涂鸦”了。711、审美和非审美、美和丑、美和艺
本文标题:2009(本科)美学期末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6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