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0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
200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汉藏两族友好关系源远流长,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达赖藏独势力的图谋是不会得逞的。据此回答1—3题。1.贞观年间,对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发展藏族经济作出很大贡献的是()A.文成公主入藏B.册封松赞干布为西海郡王C.金城公主嫁到吐蕃D.在大昭寺门前立唐蕃会盟碑2.西藏从元朝开始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当时管理西藏的机构是()A.中书省B.巡检司C.宣政院D.云南行省3.清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A.西域都护B.伊犁将军C.军机处D.驻藏大臣4、近年来,我国东部一些城市的重点学校相继办起了“西藏班”、“新疆班”,免费接受少数民族的学生来校就读。这些城市的举动说明A.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B.我国各民族之间是一种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C.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D.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权受国家的特殊保护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震级最高、破坏最大的一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据此回答4-5题。5.都江堰市是这场特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就位于这里。都江堰修建于()A.春秋时期B.西周时期C.西汉时期D.战国时期6.飞机在这次抗震救灾的“硬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飞机的发明是在()A.新航路开辟过程中B.第一次工业革命中C.第二次工业革命中D.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据报道,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因桥而生”的“大桥经济”正在环杭州湾一带悄然崛起,嘉兴市也将随之变成一个重要的交通节点。据此回答10—12题。7.杭州是近代著名的通商口岸,它被增开为通商口岸是通过()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近代史上,使嘉兴闻名于世的一次重要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9.杭州湾跨海大桥必将以其规模宏伟、作用巨大而载入史册。下列被载入史册的名桥,成为中国将士顽强抗击日军侵略历史见证的是()A.泸定桥B.赵州桥C.卢沟桥D.武汉长江大桥2008“四·二八”胶济铁路事故是一起典型的责任事故,它发生后引起了世人对铁路建设和管理责任等问题的高度关注。据此回答9—10题。10.历史上,铁路的兴建开创了人类陆地交通新纪元。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诞生于()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11.责任重于泰山,对领导干部尤其如此。20世纪60年代,面对严重自然灾害,以强烈的责任心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兰考人民服务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A.邓稼先B.王进喜C.焦裕禄D.孔繁森《星期日泰晤士报》刊文说,撒切尔夫人将是继丘吉尔之后,唯一一个被允许举行“皇家”公共葬礼的首相。据此回答19—20题。12.右图是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时的场景。双方会谈的主题应是()A.中国的改革开放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3.下列事件,与丘吉尔的外交活动相关的是()①签订《凡尔赛和约》②签署《联合国家宣言》③出席雅尔塔会议④发表“铁幕”演说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14.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专题片《齐鲁青未了》中提到两位影响巨大的思想家,一位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另一位主张“民贵君轻”。这两位思想家分别是()A.老子、孟子B.孔子、孟子C.孟子、墨子D.孔子、墨子15.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①《马关条约》签订②中华民国建立③抗日战争胜利④渡江战役胜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中有一个宣传队到关东村镇宣传并当场为新青年剪辫子的情节。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应是()A.辛亥革命爆发B.五四运动发生C.新文化运动兴起D.九一八事变发生17.五一节小亮家要买一部汽车。爸爸说:“就买‘奇瑞’,它可是咱们国产的第一部汽车!“小亮笑着说:“错了!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于”A.解放战争时期B.抗美援朝时期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大跃进”时期18.下列光辉灿烂的上古文明,诞生在北非大河流域的是A.金字塔B.佛教C.阿拉伯数字D.早期基督教19.“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研制与发射,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复杂的数据分析、论证,最终把人类从这种复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的重大发明是()A.蒸汽机的发明B.电动机的发明C.传真机的发明D.计算机的发明20.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上述两人的主要贡献分别是()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创制内燃机B.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C.发明电灯、制造汽车D.发明电子计算机、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谱21.历史课上,当老师介绍到詹天佑(1861——1919)“少年时代就赴美留学,学习铁路专业”时,李刚立刻联想到詹天佑能受到这种教育应得益于()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二、非选择题22.2009年4月26-28日合肥举办了第四届“中博会”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安徽经济腾飞。请回答下列有关题目:(1)春秋时期为发展经济,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了是我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2)魏晋南北朝时,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冶铸中心。(3)明清时兴盛的全国最大的最有影响的商帮之一是。(4)近代安徽经济发展缓慢,洋务派最早设立的一个综合性军事工业是(5)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首创“大包干”制的是。23、毛泽东在他最著名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把秦始皇和汉武帝相提并论,同时又提及了成吉思汗等几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秦始皇和汉武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请通过表格举出两人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重要举措。方面人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秦始皇①统一②建立制度④统一货币和及车轨等⑦统一⑧汉武帝③稳固大一统局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大规模兴修水利⑨独尊;设置五经博士、兴办太学(2)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在近代,哪些运动冲破了秦皇汉武建立和完善的思想体系并一步步解放了人们思想?(4)思想的统一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你认为当今我们国家的公民应该在哪些思想上保持一致?24.材料一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显示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在联合外国人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人进一步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国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于是,他们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掀起了一场持续30多年的“自强”、“求富”运动。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改善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创办实业的热情;抵制外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也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是自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工业一直在步履蹒跚地发展,始终未使中国富强起来,实现民族振兴仍然任重道远。材料三“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用于建设的投资总额达766.4亿元,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58.2%用于工业,其中重工业占88.8%。(1)指出材料一中“运动”的名称、兴办者的主观目的,以及它所产生的客观历史作用。(2)张謇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之一,你怎样认识他的创业活动?(3)据材料三,建国初我国工业化道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什么?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通常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含义是什么?(4)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对你有何启示?25.搜集和整理材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参照范例,给美国独立战争、明治维新做出类似的卡片。要求:每张卡片至少提供三条关键性信息。关于战役的卡片信息1:1942年信息2:苏德战场信息3:苏军胜利信息4: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他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关于革命的卡片信息1:信息2:信息3:信息4:它是:关于改革的卡片信息1:信息2:信息3:信息4:它是:26.近些年来,反映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层出不穷,请认真观察下面的8个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运用历史的综合性知识技能,完成相关任务。A.秦始皇B.京剧《郑和下西洋》C.达芬奇密码D.武昌起义E.明治维新F.巴黎和会G.诺曼底登陆H.戊戌变法(1)上面8个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属于中国史范畴的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2)话题A、B、C、D、E、H按时间先后排列,应为______________,其中有两个话题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成效差别巨大,这两个话题是___________。(3)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历史文化素养是人的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份,它可以提升人的修养。某文艺团体为考查青年演员的综合素质,拟向全国征集考查选手文化素养的历史试题。请你从上面影视剧中挑选1个话题,设计1个相关问题,向该网站投稿。要求:问题简洁明了,指向性强。例话题:明治维新问题:明治维新发生在哪个国家?答案:日本话题:问题:答案:推荐理由:这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从此日本脱亚入欧,很快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推荐理由:200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B2.A3.C4.D5.D6.D7.C8.C9.C10.C11.A12.C13.A14.A15.C16.A17.D18.B19.D20.B二、非选择题(第21题17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2分,共60分)21.(1)①六国(或中国);②中央集权;③大一统;④度量衡;⑤铸币;⑥盐铁经营;⑦文字;⑧焚书坑儒;⑨儒术。(9分,每个1分)(2)他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蒙古大汗国),为元朝统一奠定了基础。(2分)(3)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3分,答出三个即可)(4)改革开放、一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祖国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教兴国战略、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等。(3分,答出三点,言之有理即可)22.(1)名称:洋务运动。(1分)主观目的:维护清朝统治(或封建统治)。(1分)客观作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或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3分)(2)辛亥革命,抵制外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3分)认识:张謇主张“实业救国”,从状元到民族企业家的转变,体现了他极大的爱国热情;张謇的创业活动是1895年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2分,答出一条即可)(3)显著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或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2分)含义:“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分)(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实业救国”是不可能实现的;要发展民族经济,首先要赢得民族独立;和平安定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没有民族经济的振兴,就不可能实现完全真正的民族独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4分,答出两条即可)24、(1)关于改革的卡片信息:1868年;日本;资产阶级性质改革;脱亚入欧(学习西方);具有不彻底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3分,答出三点即可)它是:明治维新。(1分)(2)关于革命的卡片信息:1775年;列克星敦的枪声;华盛顿;《独立宣言》;萨拉托加大捷;打败英国殖民者(英国承认美国独立)。(3分,答出三点即可)它是:美国独立战争。(1分)
本文标题:200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9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