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哲学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件(王伟)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二框题审校:王伟复习旧课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发展的实质:※、新事物:※、旧事物:※、判断标准: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重点)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的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远大前途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二框题阅读思考:(p63.时间3分钟)1.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2.如何理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3.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重点4.什么叫量变?什么叫质变?5.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如何?重点6.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做?阐述故事。。。刮目相看“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说明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如何把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们观察事物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应该既然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p64②)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p64)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是最根本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共一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北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五次反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诞生第二,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p64②)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60年来,无论在技术、性质还是应用上,其变化都是日新月异的,每五年体积缩小10倍,运算速度却提高了10倍,而成本降低了10倍。同时,它也飞速地进入千家万户。早期计算器:珠算盘第三,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一国两制”方针,属新事物。它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必然得到两岸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香港、澳门民众庆祝回归,拥护祖国统一。前面讲到的中国共产党、计算机、“一国两制”方针发展的道路是怎样的?想一想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而它发展的道路是否是笔直的?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p64⑤)①.新事物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划书)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竭力扼杀新事物。(划书)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划书)⑶、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重点(P65①)①.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划书)②.又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接受挫折,在曲折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划书)辛亥革命推翻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地改国号,但他仅做了83天皇帝,就在一片讨伐声中被迫取消帝制。随后,张勋借机进京,拥戴清废帝溥仪登基,其复辟行为遭到了革命党人的讨伐,张勋出逃,溥仪被迫宣布退位,复辟闹剧仅维持了12天。结合材料,谈谈袁世凯和张勋为什么要复辟?他们的复辟为什么必然要失败?新生事物的发展会不会一帆风顺?为什么?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A.什么是量变?(P65④)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P65③)想一想?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其状态和过程又是怎样?(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B.什么是质变?(P65⑤)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归纳出质变和量变的区别项目变化指向变化状态变化的结果量变质变数量程度根本性质渐进的、不显著根本的、显著的性质没有变,事物仍是该事物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水蒸气水≥100ºC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由液态到气态),是不是突如其来的、凭空发生的?量变与质变有什么关系呢?思考0ºC——100ºC①.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划书)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的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划书)⑵、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P66①)(重点)事物由“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问前发展人类社会形态变化示意图原始社会量变质变奴隶社会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封建社会……新的量变……⑶、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P66③)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划书)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划书)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数量和程度上的变化根本性质的变化不显著的变化显著的变化必要准备必然结果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的促成事物质的飞跃世界观方法论判断正误:1、量变必然引起质变。2、质变就是发展。3、只有数量的增减才是量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是并非量变就一定会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引起质变。发展总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是不能说质变就是发展,只有向上的、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倒退的质变不是发展。试一试列举体现量变与质变原理的成语、俗语。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8、防微杜渐9、欲速则不达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新事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一、原理二、方法论小结:1、新事物所以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最根本的原因是()A.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比旧事物后出现B.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C.新事物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D.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课堂练习:(单选)D2、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幼儿园的娃娃抓起,并且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新事物的力量开始是弱小的,发展方向是不明确的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和准备C.对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党的中心工作D.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B2、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任何知识都是无法学到手的。这说明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B、量的积累比质的变化更重要C、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过程D、学习知识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3、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A、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B、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DA2、下列名句符合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A、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之C、牵牛要牵牛鼻子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辩析题:1、量变必然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是并非量变就一定会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引起质变。2、质变就是发展。发展总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是不能说质变就是发展,只有向上的、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倒退的质变不是发展。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每天上午九点就去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查找资料,研究文件,一坐就是一整天。由于精力集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上用脚来回蹭地,日久天长,竞把脚下的水泥地面磨去了一层,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人们称之为“马克思的足迹”。马克思孜孜不倦40年才成就了这部鸿篇巨著。试分析“马克思的足迹”中所蕴涵的哲学道理及对青年人成才的启示。论述题:选择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本文标题:哲学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件(王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9818 .html